王林林王冲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在我国势在必行,利率市场化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意义重大。然而由于一国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原因提高了利率风险,威胁了商业银行的生存,本文旨在思考如何使我国的经济既能实现市场化发展,又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改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任由利率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随市场供求波动会使商业银行利差减少,营运能力降低甚至面临破产的命运。只有化解了在这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所遇到的利率风险,我国才能化风险为成功,走向经济发展的前沿。
一、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利率市场化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麦金农提出的,他指出市场化的利率是货币市场下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筹资数量的利率水平。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银行对利率的自主定价能力
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的时候,无法真正体现商业银行实际的经营状况,利率的价格机制根本没有发挥空间。当利率由金融市场决定的时候,此时的利率是反映了金融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银行的成本与风险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利率的决定。银行可以实行利率差别定价,针对不同的顾客设立不同的利率,例如银行综合考虑后,对于低风险的客户设立较低的利率水平,对于高风险的客户设立较高的利率水平,从而优化银行的客户结构,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二)促使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
利率市场化形成后,将会明显的为国有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国有银行为了抵御风险便会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促进其向商业银行转轨,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①。
(三)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
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主要是存贷款的利息差,在中央银行实行利率管制的时候,商业银行无需考虑其他的盈利渠道,也不会进行金融创新。然而实施了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为了规避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便会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从而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得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
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认为利率风险就是: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负向偏离预期收益,实际成本正向偏离预期成本,即当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时,商业银行就有了受到损失的可能② 。
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带来持久性风险,一般是指市场利率剧烈波动时,商业银行可能会有获利的可能,也会有亏损的可能,这种风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四种持久性风险会出现在整个进程中,包括:
(一)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也称为成熟期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异③。传统的商业银行以存贷款利息差为主要盈利途径,若银行贷款数量少于存款数量时,此时利率上升会引起银行的收益减少;反之,如果商业银行贷款数量多于存款数量时,利率的上升使得银行的收益增加。同样的道理,在现在金融创新能力比较强的银行中,只要是对利率敏感的资产负债项目,利率的变动都会引起银行收益的变化,这时银行总是处于一种不确定性中,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二)收益率曲线风险
收益率曲线风险是由两种债券的收益率之间的差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一般而言在商业周期的大部分过程中,收益曲线的斜率均为正数,这代表了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但扩张时,短期利率要高于长期利率,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利差减少,就会转而大量持有零风险的国债。由于长时间过多的发行债券,使得对债券的需求供过于求,从而使得债券的票面价格降低甚至小于其发行面值,因此商业银行就会更加的雪上加霜,并因而使其面临巨大的收益率曲线风险。
(三)基差风险
银行的基差风险一般来说有两种:第一种是指存贷款的利率涨幅或跌幅不一致,当存款利率涨幅大于贷款利率的涨幅时,商业银行的利差减少,从而收益下降;贷款利率跌幅大于存款利率的跌幅时,商业银行仍然会减少利差,这都是难以避免的风险。第二种是指短期存贷款与长期存贷款利率涨幅或跌幅不一致时,引起了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协调使得银行盈利下降。
(四)选择权风险
在实际生活中,客户总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选择,比如提前还贷,提前取钱等,当客户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会为银行带来一定的利率风险,这就是选择权风险。在商业银行中,当利率上升时,存款者为了获得更高的存款利息会提前将存入银行中的钱取出,然后再以更高的利率存入;当利率降低时,贷款者为了降低贷款成本,也会提前偿还贷款,然后再以更低的利率向银行进行贷款。当银行客户进行以上选择的时候,商业银行除了被动接受别无他法。
这四种风险会长期贯穿并且有加剧的趋势,这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制定出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利率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危害。
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策略
由于长期对利率的管制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自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放开利率管制后,虽然经济发展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因利率的波动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各种利率风险。为了规避利率风险,我国需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加强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
为了减小利率敏感性缺口,就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增加资产的敏感性的方法有增加投资业务的比重,比如投资于短期证券或者浮动利率证券。减少负债的敏感性的方法有取得长期借款,比如进行长期回购和发行金融债券。
(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利用表外管理法能够有效的转移金融风险,表外管理法就是引进金融衍生工具来降低风险的方法,金融衍生工具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表外管理法来转移风险,同时也可以用来对冲表内管理预测出的资产缺口,因此引进金融衍生工具是很有必要且意义深远的。
(三)提高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内控能力
一般来说,西方的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由资产负债表管理委员会制定利率,而我国依靠对资产负债比例进行调整来管理利率,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难以控制品种,期限以及成本方面的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推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实时监控,规避利率风险。而且要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选择信用好、风险小的客户,提高资产的收益率降低风险,同时减少给信用差、有过大风险的客户贷款。
(四)培养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银行首先需要拥有储备人才的意识,其次聘任一批专业的利率风险管理人员,学习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利率管理的技术,不断熟练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职人员应该进行知识的持续学习,不断充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结论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与世界融为一体,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也成功接轨,这不仅仅是一个潮流,也是呼应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金融的主体,是主要的融资体系,只有化解了在这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所遇到的利率风险,我国才能化风险为成功,走向经济发展的前沿。(作者单位:1.天津财经大学;2.南开大学)
注解:
① 高芳.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② 侯若瑶.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③ 张俊.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评估和管理[D].上海:复旦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