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薇
摘 要:本文首先明确粮食安全的概念,详细的分析了粮食安全的概念演变过程。随着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继而提出了粮食安全的多元维度,并且每个维度都有衡量指标。粮食安全可以分为粮食供给、粮食获取、粮食利用和粮食安全稳定性四个维度,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各自独立。粮食供给是确保人们获得充足粮食的一项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粮食的获取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第四个维度稳定性强调了其他三个维度随着时间推移的永久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粮食安全;多元维度;粮食供给;粮食获取;粮食利用;稳定性
一、 粮食安全内涵及其演变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都有所增加,但饥饿仍然存在。在这种国际和社会背景之下,粮食安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粮食安全的概念不仅仅只着眼于粮食的供给,还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群获得食物的能力。1981年,FAO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有物质和经济的能力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粮食。[1]1983年2月,FAO在粮食国际首脑会议上把粮食安全的概念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所有人随时都能买得到且能买得起能够维持生活的基本食物。[2]根据这一定义,粮食安全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足够数量;二是粮食供给相当稳定;三是对粮食有需求的所有人都有获取粮食的能力。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方面,才实现了真正的粮食安全。与旧的概念相比,粮食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也更加明确,内涵中明确了粮食安全的三个维度。仍然有不足之处,内涵中只表达了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粮食来实现粮食安全,没有包括其他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986年世界银行提出粮食安全的定义,即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有活力的健康的生活。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维度粮食供给(Supply)和粮食获取(Access)。[3]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以下简称《罗马宣言》(2009)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做了重新的阐述,“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社会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营养食物,满足其过上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饮食偏好。”[4]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是“可供应量”、“获取渠道”、“充分利用”和“稳定供应”。FAO同时提出营养是粮食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0:应对持续危机中的粮食不安全问题》中对粮食安全的概念与《罗马宣言》(2009)类似。《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1:国际粮价波动对各国经济及粮食安全的影响》重点关注国际粮价波动对各国经济及粮食安全的影响。《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 2012:经济增长是加速减轻贫困及营养不良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提出了饥饿指数的概念。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3:粮食安全的多元维度》根据《罗马宣言》(2009)中粮食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可分别为:粮食的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的利用以及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脆弱性和冲击),并且明确了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具体指标。
二、 粮食安全多维度衡量及其指标体系
《2009年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中指出“粮食安全系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社会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营养食物,满足其对过上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膳食偏好。”[5]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总结出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粮食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利用以及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一)粮食供给
粮食的可供量在粮食安全中起着突出作用。向特定人口供应充足的食物是确保人们获取充足食物的一项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粮食的供给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当年的本国的粮食生产量,二是以前年度的粮食储备,三是净进口。但无论来源于哪一部分,粮食生产量是粮食供给的最主要的来源。就某一国或地区而言,粮食总生产量特别是人均粮食生产量能够衡量其粮食生产情况进而决定了该国粮食安全水平。
但由于粮食构成的复杂性和各类粮食作物提供热量的不同,单纯用粮食供给的数量来衡量粮食安全程度还不够准确,而应考虑到不同粮食作物热量提供能力的不同。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膳食热能供应量(DES)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程度。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的膳食热能供应量超过2200大卡,则处于粮食安全水平之上;1800至2200大卡处于轻度粮食不安全中;1600至1800大卡处于中度粮食不安全中;不足1600大卡处于极端粮食不安全中。与此类似,还可以计算人均蛋白质的供应量。粮食进口也是粮食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日益紧密,但毕竟国家间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还会起冲突。因此确保一定程度的粮食自给是保证一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所以粮食自给率或粮食外贸依存度是衡量国家层面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粮食自给率越高,一国的粮食安全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见,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供给维度,主要的衡量指标有粮食产量的平均值、粮食产量结构、人均粮食供给量、人均膳食热能供应量、人均蛋白质供应量、粮食自给率等。
(二)粮食获取
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粮食获取则是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之一。粮食获取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市场交易购买粮食,另一种是通过自行生产来获取粮食。但是自给自足的途径实际上与粮食供给是同一个维度的,所以在本文论述的粮食获取主要是指市场交易获取粮食的途径。
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获取足够的粮食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获取粮食的经济手段,二是获取粮食的物质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粮食价格。两者决定的是人们的购买力。收入越高,粮价越低,人们的购买力就越高,粮食获取能力越强,粮食安全越有保障。就一个国家整体来看,在获取粮食的经济手段方面取得进展可以通过贫困率的下降来反映。粮食获取的经济手段还体现在社会支持措施的提供和获取上。这些社会支持措施的提供情况和能否被人们获取将直接决定部分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
粮食获取的另一决定因素是物质手段,它决定了粮食能否顺利从生产地流通到粮食购买者手中。粮食获取的物质手段包括各类基础设施,比如港口、道路、铁路、通信和粮食储存设施等,此外还包括能够促进粮食市场运作的其他设施,比如交易所、粮贸市场等。综上所述,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获取维度,衡量指标主要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价格及交通、通信、存储、交易等的基础设施情况。
(三)粮食利用
粮食利用也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维度。因为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方面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粮食利用方面的改善,只有获取的粮食被充分利用了才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和食物的喜好。
粮食利用也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方面反映的是粮食能否被充分利用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一些决定因素或投入指标上,这些指标反映的是食物质量以及食物的加工制作情况和健康卫生条件,决定着现有食物的有效利用程度。粮食利用还受食物处理、烹制和储存方式的影响。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体有效吸收养分的前提条件,而卫生洁净的食物有助于人体健康。良好水源和良好卫生设施的获取也是粮食利用充分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洁净饮用水的获取对于烹制洁净、 健康的食物和保持人体健康都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粮食利用维度主要的衡量指标有洁净良好的水源、健康卫生设施条件、食物处理烹制和储存方式以及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
(四)粮食稳定性
粮食安全的稳定性或脆弱性也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维度,指的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将会加重粮食不安全的风险。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战争与冲突、疾病、经济危机、粮食价格波动等。[6]这个维度与前三个维度的联系非常的密切,即不确定因素冲击了粮食供给,粮食获取和粮食利用进而导致了粮食不安全风险。可以用风险暴露和风险程度两类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的脆弱性。衡量风险暴露的指标包括灌溉面积所占比例、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以及世界银行提供的政局不稳指标等,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和政局不稳指标可用于衡量干旱等自然灾害冲击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冲击可能带来的粮食供给风险,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可用于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足以支付粮食进口费用。第二类指标能反映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或冲击,如粮食价格、产量和供应量的波动等。实际上粮食安全的稳定性归结起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粮食供应稳定性和粮食价格稳定性。综上所述,衡量粮食安全脆弱性这一维度的指标主要有灌溉面积所占比例、政局不稳定指标、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粮食进口依存度、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等。
三、 粮食安全的结果
粮食安全的结果是能够反映出粮食安全程度的一些事后指标,粮食安全结果可以从获取和利用两方面来研究。
(一)粮食获取的结果
粮食获取的结果即人们得到的粮食数量的情况,人们获取的粮食是否满足了其生活需要,这与前文讲的粮食获取影响因素显然不同。就一个国家而言,可以用食物不足发生率来衡量整个国家人们的粮食获取情况,食物不足发生率就是食物不足人口所占的比重。食物不足指至少持续一年的、难以获取充足食物的状态,表现为食物摄入量不足,无法满足膳食能量需求,“饥饿”与长期食物不足同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食物不足发生率低于5%,即为低度粮食不安全;食物不足发生率在5%~9%之间,为中度粮食不安全;在10%~19%之间为较严重粮食不安全;在20%~34%之间为严重粮食不安全;大于等于35%为极度严重粮食不安全或粮食不安全达到警戒水平。粮食不足发生率是指粮食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食物不足发生率一致,也是粮食获取结果的衡量指标。此外,粮食短缺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粮食支出所占比例等也可以衡量粮食获取的结果。由此可见,基于粮食获取结果维度,重要的衡量指标包括食物不足发生率、粮食不足发生率、粮食短缺程度、贫困人口粮食支出比例等。
(二)粮食利用的结果
粮食利用的结果反映在一系列人体测量学指标上,主要是一些反映营养健康状况的指标。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是由他的养分摄入量和养分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养分的能力造成的生理状况,是粮食利用结果的重要体现。人们的营养状况良好说明粮食供应充足、粮食获取和利用的效果好,粮食安全程度高;反之则认为粮食安全程度低。营养不足发生率指一个国家营养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反映的是国家层面人们总体的粮食利用情况。营养不足是由食物不足、吸收不良或重复感染传染病导致的养分利用率不高造成,表现为特定年龄段体重较轻或身高较低(发育迟缓)、特定身高下体重较轻(消瘦)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消瘦是短期食物摄入不足、疾病或者感染造成的结果,而发育迟缓则往往是长时间食物摄入不足、重复出现感染或者重复出现营养不足造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依据五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指标能够有效估算出整个人口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包括五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比例、五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比例、五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比例以及五岁以下儿童贫血比例等。通过对不同时期营养状况指标的对比还可以测度突发性粮食不安全问题。[8]但是,营养状况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粮食安全状况,因为这类指标的变化可能并不一定是由于粮食不足引起的,很可能是由各种疾病导致的。此外,还可用成人低体重比例、孕妇贫血比例、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等指标来反映粮食利用效果。由此可见,粮食利用的结果维度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其他反应营养健康状况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特别是五岁以下儿童的相关指标,比如发育迟缓、消瘦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个衡量国家或地区层面粮食安全程度的指标是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编制的全球饥饿指数。该指数综合了粮食安全获取和利用维度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分别是营养不足发生率(PUN)、五岁以下儿童中体重过轻者比重(CUW)、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CM)。全球饥饿指数是这三项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GHI=PUN+CUW+CM3
该指数的计算只包括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克服了饥饿,因此没有包括在内。该指数以100分计,分数越高表示粮食不安全程度越严重。小于4.9代表较低程度粮食不安全;在5~9.9之间表示中度粮食不安全;在10~19.9之间表示严重粮食不安全;在20~29.9之间表示粮食不安全程度达到警戒水平;超过30表明情况极度危机。需要指出的是,该指数的计算采用了均等加权平均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方法。而该指数的局限性就在于,在指数计算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确定权重或选择合成函数的被广泛认可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可以分为粮食供给、粮食获取、粮食利用和粮食安全稳定性四个维度,其中粮食获取和粮食利用两个维度既有决定因素又有结果。四个维度之间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比如较高粮食可供给量意味着较低的食物不足发生率,单并不必然如此,因为食物不足发生率衡量的是粮食获取的结果,而粮食获取的影响因素很多,而粮食供给只是粮食获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样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方面的改善,也并不意味着粮食利用方面的改善,前两者只是粮食利用改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1] FAO. Agriculture: Toward 2000[R],Rome,1981.
[2] FAO. World Food Security: A Reappraisal of th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R].Director-Generals Report,Rome,1983.
[3] World Bank. Poverty and Hunger: Issues and Options for Food 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World Bank Policy Study, Washington DC,1986.
[4] [5]WFS. Comprehensive Food Security & Vulnerability Analysis Guidelines. First Edition. Rome: World Food Programmer[R].Rome,2009.
[6] 公茂刚。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62
[7] FAO. 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Food Security[R].Rome,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