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6-04-20 08:50张秀宗
成才之路 2016年8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张秀宗

摘 要: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融入趣味性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通过学儿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做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趣味教学;数学课堂;思维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79-01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枯燥的计算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低年级学生如何学好数学这个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可以把生活中一些有趣味的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就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猜谜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引入教学,就会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设计了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钟表。”“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在哪里见过钟表?”“家里、学校、广场、机场……”学生们回答。教师又问:“钟面上有什么?”学生汇报:“钟面上有三根针,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欢乐的数学王国,去探究数学中的奥秘。

二、学儿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低年级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左右。教学中,如果巧编儿歌,让儿歌贴近生活、充满童趣,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就会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位置”这一单元时,设计了“学儿歌”,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探究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儿歌如下:“对着我的前面点点头,对着我的后面挥挥手,对着我的左面微微笑,对着我的右面握握手,对着我的上面我抬起头,对着我的下面我跺跺脚。”有了儿歌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随着儿歌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认识了上下、前后及左右,并体会了位置的相对性。

三、做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长方体、正方体的盒子、圆柱、球等物体,让学生参与“争当小小设计师”的游戏比赛。比赛规则:两人一组,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看看哪一组搭得好,搭得快,还要进行评比。同学们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搭建活动,渐渐地,学生的作品陆续呈现出来:美丽的房子,可爱的小狗,笨拙的机器人,矗立的高楼……这些精彩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搭建过程中让自己的各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活动,有思考,有讨论,有交流,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既轻松愉快,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讲故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如果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整个教学过程便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猫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它们从早上一直钓到下午,直到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才准备收鱼竿回家。这时,妈妈说:“我今天才钓了3条鱼,你呢?”小猫垂头丧气地说:“我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教师及时提问:“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用什么来表示?”“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教师又问。“一共钓了3条鱼,因为妈妈钓了3条,小猫钓了0条,3+0=3。”学生回答。“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教师继续提问。“3-0=3,多钓了3条。”学生回答。从学生回答的言语和表情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零的认识以及任何数加零和任何数减零的知识已基本掌握。教师又提出问题:“如果小猫一家想美餐一顿,把3条鱼都吃完,那还剩几条?”学生齐声答道:“一条也没有了,它们全部吃完了,3-3=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0……”。同学们在故事情景中感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故事,学习兴趣高涨,沉浸在快乐的探索之中。

五、结束语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曹飞忠.精当灵动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隐的“魔力”[J].小学教学设计,2010(23).

[2]张润德.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