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摘 要:音乐教学应遵循目标导引,提前预知促发展;学生为主,自主学习获能力;横纵联系,多元感知长见识的原则。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互动性更强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教学相长;目标导引;自主学习;横纵联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27-01
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他们音乐素养的获得渠道是全方位的。教材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学相长是教师的终极追求,教师如何构建教学相长的课堂模式?
一、目标导引,提前预知促发展
教学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参考,也是方向性导引,它能促使学生围绕目标实现而自主学习。教学目标提前让学生知道,有助于学生在解读目标时知道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难点,并为了理解教材而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高中音乐以鉴赏为主,学生想全面感知抽象的音乐内容,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有局限的,提前出示教学目标能让学生通过多元渠道去实现教学目标。如湘教版高中音乐教材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它包含了两个主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和“培养音乐的耳朵”。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主要让学生明确音乐的概念、基本要素,怎样去体验音乐、分析音乐、感知音乐。如音乐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节奏、旋律、和声、曲式。教学目标的提前呈现能让学生知道本主题的学习方向是什么,在鉴赏本主题的教材时能理解音乐的特点,以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抽象的艺术等去分析音乐,最后形成“音乐是什么”的知识概念。而培养音乐的耳朵主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根据已有的经验,运用比较的观点,探究音乐艺术的非具象和非语义性特征,有效鉴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带给身心的快乐。可以说,让学生提前知道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时就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音乐交流的“盛宴”,教学相长就能实现。
二、学生为主,自主学习获能力
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师主要围绕音乐怎样教,而很少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怎样学。其实,学习音乐主要还是看学生个人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如听到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时,学生马上想到的是悲伤、不幸等情感。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是长期学习形成的,而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课堂去渗透,教师要突破以“教”为主的课堂模式,让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通过把控课堂、调节教学思路,使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感知音乐、表达音乐。如在学习湘教版第五单元“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时,本主题不少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音乐作品,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宜过多地将自己的音乐理解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自行熟悉音乐、视唱音乐,结合教材自主学习、鉴赏,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进行歌唱和鉴赏。在课堂上,教师不围绕怎样教而展开,而是将鉴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歌曲。不同学生由于音乐基础和生活体验的差异性,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喜欢程度是不一样的,学生动态的思想交流会让多元的音乐元素在课堂上呈现,教师不太了解的音乐知识也会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挖掘而呈现。音乐交流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多元,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这也是高中生具备一定音乐基础和鉴赏能力的体现。可以说,以学为课堂主线能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能促进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横纵联系,多元感知长见识
经典的音乐作品离不开时代发展的脉搏,而音乐鉴赏并不能单一地局限于音乐两字,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构建教学相长的课堂模式里,教师要突破封闭与孤立的思维,让音乐与生活相联系,让课内与课外相联系,以泛教材、泛学科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并在多元的课堂模式中让音乐交流与表达更加频繁,使学生鉴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的思维更加灵活。音乐鉴赏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构建多元的音乐教学模式,引入音乐实践。如听、唱、奏、演等,使音乐鉴赏课堂变成学生愉快的音乐表现舞台,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感知方法,实现课堂的灵性发展。如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优美与壮美”,如何让学生体会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范畴的音乐作品呢?本单元以欣赏为主,但在欣赏课堂里,教师不要局限于单纯让学生听音乐和说曲风,而是让学生将音乐表达的多种形式融入课堂,使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如在欣赏《彩云追月》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听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整体感知音乐。然后让学生从乐器、演奏形式、特有节奏等方面去欣赏音乐,并让学生试着跟音乐打节奏,学生会随着欣赏形式的变化而对乐曲曲风的理解加深。教师再进一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去感知,还可以让学生用乐器尝试演奏。可以说,灵性的课堂为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教师也会在教学中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提升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相长是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也是高效课堂的体现,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鉴赏能力,他们在参与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理解能为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只有让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学习,以学定教的课堂模式才能释放魅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会走向理性和深入,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姜莉丽.青年声乐教师感悟教学相长[J].音乐大观,2014(02).
[2]陈鹤.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