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广播记者采访质量的措施

2016-04-20 04:07刘玥柴子寒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新闻报道广播

刘玥 柴子寒

【摘 要】广播同电视或期刊报纸等媒体,在特点上是不同的,它除了采用的是语言和声音的形式来对节目内容进行传播外,并没有其他的辅助性形式。在多样化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的当今时代,只有将采集新闻、编辑新闻与播报新闻等环节的质量提升上来,才能将广播的特色发挥出来,借此吸引住一批忠实而稳定的听众,笔者在文中针对如何提升广播记者的采访质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广播;新闻报道;记者采访;质量提升

引言

制作广播节目的基础就是广播记者的采访,它不但会直接影响着广播节目的整体制作质量,同时对广播这种传统媒体能否发挥其特点、吸引听众、促进广播事业顺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研究如何将广播记者的采访质量提升上来,对广播节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 记者的素质是提升广播记者采访质量的基础

广播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极强。这就需要记者提升素质,使自己具备高质量采访的能力,满足广播受众对报道事件、问题深入了解的需求。

1.1 现场采访报道要求记者有良好的语言能力

在新闻事发现场直接向受众报道时实发生的新闻是广播媒体主要报道形式之一。因此,在发生新闻事件时,到达现场的记者必须在对事件真件准确掌握的基础上,组织好采访、报道语言,并就人们最想了解的、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现场播报。如果记者知识面过窄,就难免因底气不足而露怯,甚至可能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出现语言障碍,这样枯燥乏味讲解语言的描述,难以让受众提起兴趣 ,节目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现场采访报道记者必须不断淬炼自身语言能力,才能用良好的语言能力来驾驭现场采访和播报,才能对广播节目的整体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1.2 记者要拥有准确观察和正确描述事件的能力

在采访、报道现场,记者只有调动自身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来观察新闻事件,感受采访、报道对象的鲜明特征。这种观察应当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行动,记者在观察过程中应带着“这是哪里?”“事件如何发生的?”、等问题。并通过观察体验,使现场采访或报道有血有肉、入情入理,才能使节目更具美感。

当然,记者的观察只有通过贴切、恰当的描述来展现给节目受众,才能使观察结果发挥作用。否则只有准确的观察,而不能正确予以描述,就难以展现最真实的现场和生动的细节。

结合实践工作,广播采访、报道现场的描述,应当易听好记,且能准确表达现场情况,从而使新闻内容因采访、报道而增值和更为广泛地传播。

1.3 现场的应变能力

在采访、报道现场,记者在采访中必须敏锐地对事件情况有一个初步判断,对复杂情况下具备新闻价值的环节,应当机立断,重点采访和报道。记者应当在现场随着情况的发展及时做出反应,这对于紧急情况下确保新闻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而言,优秀记者在复杂的采访、报道现场也能做到保持冷静,并调动一切感观来获取现场的新闻元素,最终通过语调、语速乃至情绪,传递给广播受众以立体式信息。

1.4 事件分析与探寻真相的能力

记者如果具备深度报道能力,就可以有效避免报道的肤浅性。记者不能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应立足于事实调查基础上,进行深度地分析,进而探寻事件真相。

现场采访报道记者应对事件问题的本质善于分析,也只有深入的分析和探寻,才能发掘出具备新闻价值、层次较深的事实,才能把真相准确地告诉给广播受众。

2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提升广播记者采访质量的重要一环

2.1 应在熟悉采访对象和新闻背景基础上整理一份采访提纲

有些记者在采访前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充份的前期准备工作,往往是只听取采访对象所说的然后就直接记录下来,对方讲完了采访工作也就结束了。这样如同采访对象语言刻录似的广播新闻稿件,没有鲜活、生动的语言干瘪无味,又如何能够吸引观众呢?

记者应在接到采访任务时,即刻出发,通过互联网对采访对象进行一些相关的信息、专业术语、新闻背景、动态进展等进行了解。把提纲提前准备出来,等到达目的地,就不会匆匆忙忙。抓到机会提问时,就不会找不到话题,这样一来新闻稿就不会没有鲜活、生动的语言了。

2.2 对批评性或重大新闻的采访报道应预先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批评性或重大新闻的稿件如果播发的话,必然会在社会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采访的难度也会比其它类型的新闻难度大。具备一定经验的记者在采访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在采访笔记上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思考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这样能够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对事实真相有所隐瞒时,能适时把握采访的主动权,使真相得以浮出水面。所以说,只有采访前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在采访中才能做掌握主动、准确提问、随机应变、抓住要害。

3 有效提问是提升广播记者采访质量的有效措施

广播记者高质量、高水平的提问,是采访活动获得成功的又一重要环节。而要确保高质量的提问,在采访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问题要简单明了,尽量具体

一些记者对现场采访准备不足,提出的一些问题本身就不明确,这就导致采访对象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因此,经验丰富的记者,采访提问简单明确、清新自然,给采访对象带来舒服的采访感受。

3.2 提出问题的形式尽量做到灵活多样,且恰到好处

采访前,记者应在了解采访对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尽量更多地掌握其信息,以在与采访对象见面对面时,能够以对方喜欢的方式和语句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能够缓解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和生疏感,还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交谈、采访氛围。当然,如果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对问题的回答主题不突出,与采访目的产生偏差时,采访者应礼貌地打断对方,如委婉地引导谈话方向,“对不起,咱们可不可先就某某问题谈一谈?”,这样就能够使谈话不致偏离采访目标。由此可见,在采访实践中,广播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恰到好处的提问方式,才能使采访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3.3 要注意提问的逻辑性,始终保持灵活敏捷的思维

记者在向被受访者提及问题时,应注意所提出的问题要有逻辑性,不能使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互相矛盾。在谈一些棘手的问题前,不妨先提两三个预备性问题,让采访对象感到这些问题是记者一时想到的而非预谋的。同时,还要注意谈话过程中收集那些能够启发你提出新问题的暗示,始终保持灵活敏捷的思维,这样很可能发现当初没有想到的但有很大价值的新闻。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圆满的完成广播节目的采访是做好广播节目的关键环节。要想做好这一环节,除了之前文中提到的措施外,一名优秀的广播记者还要有驾驭整个采访局面的能力,及时地对材料数量作出判断,精心设计采访的收尾,做到见好就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访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敬.广播记者提升采访技巧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13.

[2]陈春兰.广播记者怎样提升自身的采访技巧刍议[J].新媒体研究,2015,19:56+68.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新闻报道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