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典
摘要:歌唱与心理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歌唱总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进行,心里又总是对歌唱发生着积极地或消极的影响,歌唱是在心理支配下的生理运动。因此,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创造成功歌唱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所有的声乐学习者都面临着克服心理紧张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人的心理因素在声乐学习以及声乐演唱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针对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对如何克服延长紧张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歌唱心理;声乐教学;紧张心理
一、心理学与声乐教学的联系
人的身体肌肉、发声器官都充满了神经,这些神经组成了遍布全身的联络网,那些从身体表层通向大脑的神经称之为传入神经,或叫感觉神经。当你采取某个步骤,把信息传给你的肌肉时,就叫做传出神经,或称运动神经。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是人的一个先天的、完整的心理反应系统。传入神经是把外部信息传送给大脑,传出神经是把内部信息传给肌肉,使各部器官按照内部信息进行动作。这种心理反应系统恰恰就是声乐学习通过传入神经把教师的技能信息传给大脑司令部,然后,大脑司令部通过传出神经给肌肉下达命令,贯彻实施大脑司令部的意志。意志实施与贯彻的好坏程度、正确与否,又通过听觉传入神经反馈给大脑,大脑再进行调整、纠正或重新发出命令,使肌肉更准确的运用。事实上,要经过不断反复的反馈、调整,才能正确地实施大脑意志。这种心理反应正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全过程。
二、声乐学习者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
心理知识告诉我们,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是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种刺激的反应。进行声乐学习的人在演唱时的紧张,主要是心理因素,若歌唱者心理状态不正常必然会出现紧张、怯场的情况,这将是歌者的水平大打折扣而造成演出不尽人意甚至失败,因此,历来歌唱家对这种情况都十分重视。
为什么会产生紧张心理呢?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生理原因。解剖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通常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脑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人体中任何一个器官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大脑皮层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器官。巴甫洛夫指出:“大脑皮层的正常活动是由神经过程发生时的强度、灵活性和均衡性决定的。如果均衡遭到破坏,兴奋和抑制过程出现过度增强或减弱的情况,都可以是高级神经活动陷于絮乱状态。”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过程是相互平衡的,当歌唱者当中歌唱时,许多平时不存在的情况就出现了。例如,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是否适于进行演出?要演唱的歌曲是否准备充分?演唱时有什么人听?听众是内行还是外行?……这样许许多多的情况就从内部和外部对歌唱者形成刺激,引起不良心理反应。若此时歌唱者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控制,则会出现心跳突快、口干舌燥、手脚冰凉、双腿发抖、脸色苍白、汗流浃背、气息上浮、声嘶力竭、节奏不稳、走音跑调等等多种对演出成功极具威胁的不良反应。造成歌唱者紧张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歌唱技能技巧不过硬,准备不充分;另一方面就是心理素质较差。熟练的歌唱技能技巧和充分的准备会增强心理状态稳定,然而叫好的心理素质是发挥技能技巧的动力。
三、如何克服紧张心理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歌唱者获得最佳歌唱状态的心理基础。所以,如何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克服紧张心理、保持最佳歌唱状态,是每一个声乐学习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在此,就此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一)建立获胜的信心
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心理,导致演唱的失败。因此,建立成功和获胜的信心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先决条件。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不要轻易打击学生的信心,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使学生形成不畏艰难用于向强的品质。
(二)提高学生的声乐技术、为演唱做好充分准备
演唱实在观众面前产生的激动想象,即使是著名的歌唱家也在所难免。但他们高超的声乐艺术水平却保证了演出时的激动不会妨碍他们大脑皮层中正确的神经活动过程。所以说:“艺高人胆大。”高超的声乐技能,可以使歌唱者产生强烈的歌唱愿望,并使整个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满怀信心的走上舞台。因此,歌唱者首先应该在学习声乐技术、技巧方面狠下功夫,顽强进取,为良好心理状态的产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演唱曲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勿好高骛远,盲目演唱超出自己驾驭能力的曲目。
(四)要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许多声乐作品都是和文学作品有着密切联系的,要想得心应手的完成声乐作品,没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不可能做得很好的,因此,学习声乐者不能仅仅将注意力仅集中在技巧学习上,还应该多读一些文学作品,这样在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的把握上会更容易一些。
(五)演唱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歌唱者演出时,要抛开一切个人的私心杂念,正确估计自己,不要考虑演出后果。增强演出的信心和决心,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作品的演唱上去。从生理上说,集体进行主要活动一演唱时,一切其余的活动都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时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状,是为了要实现演唱时所必须的一定的肌肉活动。多余的、不必要的活动被抑制了。所有与此有关,有碍于主要过程的活动都处于从属地位,从而良好的心理能够得以产生。声乐教师在平时上课时一定要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投入到自己演唱的声乐作品中,做到注意力集中。
(六)加强舞台艺术实践
理论必须联系实践,这样实践才能得到验证和提高,这是一条真理。许多声乐学习者在当众演唱时产生不良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舞台演出锻炼,也许这些学习者在台下自己歌唱时会发挥的很不错,但是已经站到舞台上就不能适应舞台演出时的各种刺激了,所以导致演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以失败告终,从而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歌唱者来说,舞台就相当于战场,战士要想打胜仗如果对战场地形不熟悉很难有取胜的把握。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能够让他们锻炼的舞台,当然不一定是正式演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搞一些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的积累舞台经验,逐步克服怯场、紧张等不良心态。
总之,歌唱与心理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歌唱总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进行,心理又总是对歌唱发生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歌唱是在心理支配下的生理运动。声乐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怎样运用心理调控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去对歌唱或发声进行自我调控,使学生反复体验、反复验证,使得学生不仅掌握歌唱的技术技巧,而且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克服紧张心理,做到泰然自若,运声自如,从而到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徐行效.试论歌唱者的心理训练[J].河南大学学报,1986(06)
[4]那查连科.音乐探索[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