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经理》原型:我从没当过间谍

2016-04-20 03:03杨扬
环球人物 2016年9期
关键词:派克夜班间谍

杨扬

在这部BBC热播剧中,主角是兼有特工身份的酒店经理

这两个月,东西方简直被两部电视剧统治了,在亚洲是《太阳的后裔》,在英美则是《夜班经理》。2015年,当英国广播公司(BBC)宣布要拍此片时,美国各大有线台纷纷放低身段求合作,彩虹传媒控股集团斥重金买下BBC美国频道的一半股权,就是为了旗下有线电视台AMC播出该剧。

这是一个充满了暴力、犯罪、性和正义、信念的故事。夜班经理乔纳森?派恩被英国情报部门征召,卧底军火走私集团,行走在刀尖上。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qrw/hqrw201609/hqrw20160934-1-l.jpg" alt="" />

要扮演角色,而不是你自己

原著作者约翰?勒卡雷,被称为近半个世纪来最杰出的间谍小说家。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勒卡雷乘车来到苏黎世近郊的一片森林,对面是景致瑰丽的阿尔卑斯山,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继续前往,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那是一座颇具年代感的古堡。司机告诉他:多尔德酒店到了。这也是勒卡雷父亲罗尼最钟爱的酒店。罗尼风度翩翩,却是个无数次上法庭、3次进监狱的商业诈骗犯,只要一离开监狱,他就住进全欧洲最豪华的酒店,结交很多女朋友。

在多尔德酒店,酒店经理派克引起了勒卡雷的好奇心。他静静地站在大堂不太显眼的地方,敏锐、谦逊但不冷漠,身上有一种贵族式的审慎。对于派克而言,慎重是酒店服务业的行为准则,他曾经说过:“关键是你不能喜形于色,不要把个人生活带到工作中来,无论对客人或员工——这就像在舞台上,你要扮演角色,而不是你自己。”派克甚至开玩笑,如果你想学表演,但又无法融入角色,不妨来酒店学学 。

派克性情温和,人缘也很好。他将勒卡雷视为好朋友,会在晚上带着勒卡雷游览酒店,谈论酒店里的人。“勒卡雷会定期过来,我们谈论很多事情。他谈吐温和,不会想当然——他是让人愉快的客人。”

也许是派克的职业,也许是他的形象,再或许是他待人接物的风度触动了勒卡雷,给了他灵感。1993年,勒卡雷写出了《夜班经理》一书。小说出版之前,勒卡雷曾把小说手稿寄到苏黎世,派克成了第一批读者,“没有错误,所以就这么出版了。”

一个平凡的酒店经理

现在,66岁的派克已经退休,住在瑞士乡村,过着隐居生活。

有20多年派克没有再见过勒卡雷,直到前一阵他意外发现勒卡雷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在《夜班经理》中客串了一个角色。派克更没想到的是,这部热播剧让他自己也成了名人。

英国《卫报》在采访勒卡雷时,这位作家承认:剧中人在性情和习惯上和他曾认识的酒店经理派克很像。于是,就连家人都一个劲地追问派克,他是否是男主角的原型?他是不是做过间谍?而他的回答都是:“我从来没有。”

剧中,曾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英国退伍军人派恩,在埃及开罗一家豪华酒店担任夜班经理,并爱上了一位神秘房客索菲——当地最大军火走私贩的情妇。她给了派恩一份涉及英国军火黑市大佬罗珀的机密文件,但没有多久索菲就因泄密而被军火贩子杀害。派恩伤痛欲绝,离开埃及,转去瑞士的一家酒店继续当夜班经理。4年后,军火大佬罗珀到这家酒店度假。而派恩则被英国情报组织招募,成为了一名秘密特工,调查地下军火交易。为了靠近罗珀,派恩要让自己变成罪犯,周旋其中,同时要忍受着良心的煎熬。

现实中的派克,无论是外形上还是背景上,与派恩完全不同。派克在英格兰东部诺福克岛长大,然后去了诺丁汉的寄宿学校。“我被美食所吸引,一直对酒店的工作很感兴趣,我的邻居、一名退休旅馆老板建议我离开学校去洗盘子,这样才可以慢慢做上去。”

上世纪60年代,派克入选了英国皇家连锁酒店萨伏依著名的实习计划。“我擅长理论,但不会创新,我所有的技能是在培训时获得的。”随后,他去了伦敦和巴黎,最后才来到苏黎世多尔德酒店。

派克没有丝毫军方背景,“我崇尚和平,甚至不会拳击。”他甚至从未做过夜班经理。即便如此,派克依旧是派恩这个人物的灵感来源。勒卡雷说:“你从他们名字:乔纳森?派恩、史蒂芬?派克的语音关系中可以找到联系,派恩有派克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温和性情。”

两个人的相互成就

如果说派恩继承了派克的职业与个性,那他传奇的经历则来自勒卡雷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勒卡雷前半生就生活在各种骗术和阴谋之中。还是孩童时,他们兄妹四人就被父亲训练成躲债高手,替父亲写信或者打电话给债主,谎称有多少钱已经汇出,“没有人像我们那样,从小就需要骗人。”

成年后,勒卡雷曾两度从事谍报工作。第一次是1949年,18岁的勒卡雷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德的间谍工作。1959年,他被军情五处一位老牌间谍看中,以外交官的身份前往西德,担任波恩大使馆二等秘书、汉堡领事,经历了谍报工作中的无数大风大浪。时值冷战,叛逃事件并不少,2008年,勒卡雷谈起了他唯一一次产生变节的念头,“似乎只差那么一小步,就可以一跃而过……间谍当久了,越来越靠近边缘,在这个地带,道德判断变得异常模糊。”最终,他经受住了考验。

但勒卡雷的间谍生涯却是因为另一人的叛逃而被迫结束的。1963年,英国著名的“双面间谍”费尔比投奔苏联,为克格勃提供了数十名英国间谍的名单,许多英国间谍因此被杀。勒卡雷也在名单上,但幸运的是,他保住了性命。

此后,小说成了勒卡雷人生的主题,写出了《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荣誉学生》《史迈利的人马》《巴拿马的裁缝》等一系列作品。其实勒卡雷是一个笔名,他的真名叫大卫?约翰?摩尔?康维尔。勒卡雷是法语,在与黑帮和监狱有关的俚语中,被命名为勒卡雷的人通常安分守己,这正如他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不是007那样的张扬,而是内敛甚至有点沉闷——正如派克那样的酒店经理。

在写《夜班经理》时,因为题材涉及国际武器交易市场,勒卡雷跑到迈阿密枪械市场,与那些“穿短裙的女销售员和穿套装打领带的男交易员”搭讪,又到巴拿马会见“半合法武器商”。

如今,在经历了多年行走在边缘地带的间谍生涯后,勒卡雷过起了另一种“边缘”生活:他痛恨城市和拥挤的人群,于是,干脆住到了海边的峭壁上;他讨厌电话、电脑,作品都是用笔写出来的;他的生活简单刻板,就是写作、散步、游泳、喝酒。

对勒卡雷而言,没有派克或许就没有派恩和《夜班经理》;对派克而言,他作为一个平凡而称职的酒店经理为世人所知,则要归功于勒卡雷,“似乎他对我的观察比我想象得多。”

在派恩的身上,派克的职业素养与勒卡雷的谍海风云完美交融。而现在,这两个人又都选择了归隐田园——不同的人生再次交汇。

猜你喜欢
派克夜班间谍
间谍酷知识
上夜班 升血压
派克大衣因纽特人的温暖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The Common Us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English Abbreviation in Daily Life
The Common Us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English Abbreviation in Daily Life
走来走去的树
头脑大爆炸
间谍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