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
摘 要:元中都作为元代三大都城之一且是唯一没有被其他时代建筑叠压,无论是研究元代都城建筑形制还是探讨东北亚历史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中都;成因;兴衰;价值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南离大都(今北京)265公里,北距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195公里。元中都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海山建,至正十八年(1358年)被红巾军焚毁,是元代三大都城之一。
一、元中都成因
1.地理位置重要。元中都何以建在张北地区,《元史》及其它资料记载甚少。但不管元武宗政治上出于什么考虑,他和他的谋士们之所以在这里建造一座都城,肯定考虑了张北地区的地理优势。张北南10公里处,称为野狐岭,是燕山山脉与阴山山脉会合部位一天然山口,交通险要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元史·太祖纪》:“太祖六年(1211年)二月,帝自将南伐,败金将定薛于野狐岭……金复筑乌沙堡。秋七月,命遮别攻乌沙堡及乌月营,拔之。八月,帝及金师战于宣平之会河川(今怀安县东),败之。九月,拔德兴府、居庸关,守将遁去,遮别遂入关,抵中都(今北京)”。至此,野狐岭更引起军事家的重视。张北又处于大都和上都之间,北通和林,西达西域,北联草原,南制中原。其地北、东、南三面见广袤草原,安固里河由南向北绕过东垣,这对统治全国的蒙古贵族来说,的确为理想的建都之地。
2.战略运筹综合考虑。忽必烈自建藩府于金莲川起,对坝上地区格外关注。宪宗四年(1254年)复立抚州(今张北)就是例证。武宗建中都于张北地区是忽必烈战略运筹的继续。中都是上都一个强劲的支撑点。元中都所在地区,历史上是蒙古草原联系中原汉族地区的交通孔道和枢纽。元朝前,这里是北方重要的交通咽喉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北方丝绸之路”和“旱码头”之称,蒙古使者及军队往来中原,一般均行此路。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中原全真道人丘处机自草原往蒙古拜见成吉思汗就行此路。
二、元中都的形制
古城遗址由廓城、皇城、宫城呈“回字”形相套。宫城南北长620米,东西长560米,小于大都宫城,与上都宫城基本同大。城垣完整,高出地面3米左右。皇城东、北、西距宫城120米,南210米,呈断续土垅状,高出地面1米左右。廓城距皇城东、北、南1050米、590米、1570米,局部残存约1米土垅,基宽15米,西墙无迹可寻。宫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四角有角楼,角台残高5米。东、南、西三角均设有水道,砌有青条石。
廓城、皇城、宫城内均有建筑遗址。其中宫城内有突出地面明显可见的遗址20多处。其中位于城中心的大殿残高3米,有四条大道与四门连接。正南御道与南门连接线上有多处建筑遗址。
【宫城中心大殿】中心大殿位于宫城四门直线交点上。大殿由两层台基组成。南北长90米,东西宽48米。中部收回,呈亚腰状,凹部顶宽18米。顶部平面为“工字”形。前殿东西两角2次折回,后殿东西两角三次折回。与已发掘的宫城西南角楼、东西两角的三出阙造型相同。两层台基共有7条14级踏道。前殿伸出部正前方一条2级宽7米直通南门,为御道。两侧各1条2级宽5.5米(其它踏道均宽5.5米)是臣道。前殿中部东西各一条2级上前殿道。亚腰中部东西各1条2级上后殿道。从顶部建筑遗迹看,前殿大而方,后殿宽而短。由前殿、柱廊、后寝合而为一的“工”字形建筑,应与上都大安阁,大都大明宫一样,为中都的正殿或正衙。
【宫城西南角楼】角楼墩台平面为曲尺形。角台的东墙与南墙相接处和北墙与西墙相接处,分三次伸出,形成三个直角。角台西边与北边断续长度各为22米,砖墙厚0.72米。城砖为30×14×5厘米的金代贯用的6沟青砖。墙面收分较大(10:3),砖墙底面与地面处有土衬石。转角处有斜置的角柱石,收分同墙面。台芯为夯土,直立夯土面高2-3米,夯土上部因风雨侵蚀已为斜坡状。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批脊面筒滴等建筑构件。剥露的角楼墩台和出土建筑构件,初步勾画出三出阙的建筑形制,阶梯式的角楼造型。
【宫城南门】宫城南门门台遗址面阔88米,进深18米,占地面积1584平方米。中间有3条门道,中门道宽5.9米,两侧门道宽5.6米,3条门道地面均铺砌石灰岩条石。门道两边铺地条石之上有青条石石袱,高40厘米,宽50厘米。门道中心有将军石,高出地面35厘米,将军石两侧有门砧石高出地面6厘米,门砧石上有凿筑着装门框之卯眼。在西门道东门砧石上保留了一个完好的铁制鹅台(承门轴的半园形铁球),而西门砧石上却保留了一个完好的海窝(铁制筒状,底端为园形凹窝,套在门木轴上,落在鹅台上)。一对大门旋转结构揭示了古代匠人的聪明才智。在各石袱后,均有四个直径40--50厘米木柱,上部为烧毁状,残高0.7米。石袱上均有未烧尽的木料。特别是东门道东壁第一柱,完整的横向倒在门道中,直径50厘米,长450厘米。门道中间有两根未燃尽的过梁。东石袱上金边内镶着一根较完整的木制地袱,袱上凿着整齐的榫眼。上为整齐的排栅无疑。在挖掘清理门道时,未发现垒砌过的砖块,从门道的遗留物看,该门应是木构过梁式门道。
中都系武宗所建。在他继位之后,大兴土木,军民徭役、赋税繁重,所建中都地处偏远塞外,交通不便,砖石瓦木多不能就地取材,工役繁重,死于木石之下者甚多。为此,监察御史张养浩曾上书劝阻,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能容,故被罢官。
武宗亲政期间,生活奢靡,滥封官职,殊恩泛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竭,财政崩溃。在其死后六日,其弟仁宗就下令“罢城中都”,并对“司徒萧珍以城中都徼功毒民,追命夺其符印,令百司禁锢之。还中都所占民田。”此后中都受到了冷落,作为行宫,后泰定帝等来此作佛事,可见其但地位仍不可低估。至正十八年(1358年),关铎、潘诚率领的红巾军将沿途所经兴和、中都沿路诸驿路尽焚毁。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元慧宗从大都北上上都,“九月,车驾至中都,以李仲时为兵部尚书,征兵于高丽。十五日,车驾至上都”。由此可见中都被焚毁后,仍作为行宫使用。
明初,在明军与元残余势力—鞑靼争夺兴和的战争中,中都又遭到了严重的毁坏,从此,昔日金碧辉煌的元中都淹没于草原之中。
三、元中都遗址价值
元中都遗址发掘成果列入“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元中都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河北省文物局把元中都遗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元中都作为元代三大都城之一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元中都作为多京制的产物,是研究辽、金、元诸代的多都城建制的宝贵实例。
元中都遗址的认定,不仅填补了元代都城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中国历史、对中华民族形成道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北亚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元中都遗址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山川·炭山》.
[2]徐闻诗《张北县志》《古迹·北羊城》.
[3]《元史·太祖纪》.
[4]《食货志》.
[5]《口北三厅志》《山川·沙城》.
[6]《元史武宗纪》.
[7]《元史仁宗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