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丽
摘 要:近日,在《汉字文化》期刊2015年第3期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陈耀祖 《说“曌(瞾)”》,其赞同《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刊登的邹晓丽的文章 《“曌”与“瞾”》中提出的观点,文章指出“瞾”最早出现于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题目中将“曌”写成“瞾”是骆宾王别出心裁,有意为之,而非错别字,旨在警示武则天的罪行。在此,经过一番考证和史料的查阅,我认为这样的结论颇值得讨论,斗胆尝试着提出一些想法,本文将具体论述我的考证过程。
关键词:曌(瞾);骆宾王;讨武氏檄 ;字与史
一、骆生落魄 挥毫讨武
骆宾王(约619—???),字观光,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高宗永徽中,历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679年),除临海丞,不得志。其诗文辞采华胆,格律严谨,情理相兼,尤以讨武氏檄影响最大。讨武氏檄的题目,在传抄过程中,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原因,流传出许多种版本,如《讨武氏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等等,中华书局于1959年出版的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基本上尊重古籍的原貌,收录的骆宾王讨武氏檄题为《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首先,从该文章的由来说起。开国功勋李勣之孙,李敬业坐事被贬为柳州司马。公元684年,同唐之奇、杜求仁等一群仕途受阻的人在扬州发动叛乱,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理由起兵。招骆宾王入幕府,为文艺令,军中书檄皆出自他手。《资治通鉴》 第二百零三卷记载“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李敬业扬州起义,骆宾王为记室”……“敬业传檄文到各州县”,《新唐书》记载太后阅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还责问宰相,何人作此檄文,宰相回答说是骆宾王,太后则说:如此之才,失之乃宰相之过也。十一月,武则天派兵三十万平定叛乱,骆宾王或死或失踪(不详)。“丁酉,追削李敬业祖考官爵,发冢斫棺,复姓徐氏。”故在骆宾王为其作檄时,他应该还是“李敬业”,这对于他以匡复李氏皇室的“师出有名”而言,意义重大。
综上,根据《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记载,骆宾王作讨武氏檄,应该是在公元684年。
二、一代女皇 则天制字
《旧唐书.则天皇后》记载“载初元年正月......神皇自以“曌”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这是武曌之名由来的最早记载。《资治通鉴.唐记》二百零四卷记载“太后享万象神宫,赦天下。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凤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胡三省在注中一一列出十二字,其中有“曌”字。据此史料,我们可以推测,扬州起义距离武则天制字,大致相差四五年,如果说讨武氏檄中,骆宾王使用“武曌”或“武瞾”,都有点违背史料,与时间不符。
《古文观止》采用的题目是《为徐敬业讨武瞾檄》,而这个版本也已经是清康熙年间了。纵然是考据总结之大作,但也并不能从这个角度说明唐骆宾王使用的就是武瞾,因为难免文章传到清朝,已经带有历代人文字使用的痕迹。
通过以上资料查阅,我们可以得出,骆宾王使用武瞾入题是不合历史逻辑的事情,何来他讽刺愤恨而有意改字之说。推测可能是后人为之。所以我认为陈耀祖、邹晓丽的关于:认为“瞾”字最早出现于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这一说法值得讨论商榷,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论断也值得讨论:骆宾王关于痛恨武则天的废帝篡位、杀害忠良、不孝不义的毒蝎之行而否定其名“曌”,将日月当空,无微不明,无远不照的寓意,改为双目当空,阴狠毒辣,监控着天下,即“瞾”。
三、“瞾”“曌”之变
如若空上日月非为骆宾王有意改之,是否还有别种可能? 武则天制字之后,尤其是武则天逝世后,武曌之名成为武氏专用,并流传甚广。在封建皇权专制的时代,必然是要避讳的,“曌”字是皇帝的名字,人们不敢直书其名,便把“曌”字上部的“日月”写作近似的“目目”,符合近文相易的规律。明末张自烈所著的《正字通》一书的“目部”在“原从日月,非从二目”项下改正过来。又《康熙字典 》 瞾【午集中】【目字部】同照。○按《正字通》:唐武后自制十九字,以曌为名,与照音义同,从明,非从二目也。后伪为瞾。
四、结语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起源流源远流长,一笔一划是先民的智慧。在汉字使用过程中,它是有一个历史语境的,每一样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必有其存在的时空,因而也必带有这个时空的色彩和意义,汉字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变,不断地丰富。
我们在讨论某一个字词的出现或者意义时,虽不能时光穿越,但应该充分考证历史,发挥历史语料对于汉字考证的作用,论字亦不能尽论字。尽量还原历史语境,用逻辑和思维给出一个证明。我想说的是,牵强附会,欲加之意,往往会曲解了一个字或词的本意。
我们之所以强韧,因为我们有思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主观的,总是带着主观的想法去评判和断言,带着已有的经验思维,或者过度的求异思维给某些事物打上标签,使得原本的意义被淹没。当然并不是否定,而是每一种方法总应用之有度。
参考文献:
[1]陈耀祖.说“曌(瞾)”[J].汉字文化,2015年,第3期.
[2]邹晓丽.“曌”与“瞾”[J].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3]司马光.白话资治通鉴[O] 沈志华,张宏儒主编 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O] 北京:中华书局 1997年.
[5]刘昫.旧唐书[O] 北京:中华书局 1997年.
[6]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O] 北京:中华书局 1959年.
[7]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九十二[O]清同治十二年 方功惠广州刻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