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海昏侯墓的神秘面纱
汉人一向讲究“视死如视生”,贵族阶级厚葬成风。这一时期的高等级墓葬成为盗墓者们的重点对象。因此,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海昏侯墓也并非“完璧之身”,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盗洞。其中一个是2011年被村民发现的,深约14米,直通主椁室的中心位置。但万幸的是,棺椁外层覆盖了多层木头保护,盗墓贼没能打通。另一个则在墓室的西北角,洞内留下一盏五代时期的灯具,考古专家据此判断其为古代盗洞。但五代的盗墓贼也没能进入主椁室,仅仅损坏了西北角的几个漆箱。
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江西曾发生一场大地震,使海昏侯墓墓室坍塌,被地下水淹没,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使得墓内的文物得到保护,腐蚀程度不高。由于当时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这些水也为海昏侯墓提供了天然屏障,使该墓得以幸免。
海昏侯墓结构呈居室化倾向,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汉代葬制的西汉列侯墓。其椁室面积达400平方米,由甬道、东西车库、回廊形藏阁、主椁室构成,布局完整,说其像一座地下“豪宅”一点也不夸张。
回廊的功能分区十分清晰,不仅有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还有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等。此外,每个功能分区均发现有属遣策一类带有文字的木牍。其中木牍文字墨书,属汉隶,说明这位海昏侯不仅“豪”,而且很有文化。
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袭,一直延续到东汉,史料记载有4代,分别为刘贺,刘代宗,刘保世,刘会邑。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具传奇性,一生经历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刘的儿子,曾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废黜,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目前有三个直接证据证明海昏侯墓墓主身份为刘贺。其一,出土木牍中有刘贺与夫人分别写给汉宣帝与皇太后的奏折,刘贺的奏折直接写着“臣刘贺”等字样;第 二,内外棺间发现90多块金饼,其中4块有墨书题记,将它们完整拼合得到字样:“南海海昏侯刘贺凑金一斤。”其三,便是内外棺之间出现的玉印“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