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洪伟,尹香菊,金英淑
(1.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救助管理技术体系研究*
钱洪伟1,尹香菊2,金英淑1
(1.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对弱势群体管理关注较少,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救助管理技术体系,包括疏散撤离管理技术、特殊环境救援指挥决策管理技术、住宿管理服务技术、饮食管理技术、特殊环境心理健康矫正技术、医疗环境卫生救助技术、应急文化管理技术及就业管理技术、弱势群体人机工效设计技术等。并将构建的弱势群体多元救助管理技术体系设计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实际进行调查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多元化救助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安置存在的几大问题,整体来看,被调查人群对弱势群体的整体安置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对构建的救助技术体系持积极肯定评价,表明救助技术体系设置合理有效,获得了救助人群认同;有相当部分被调查人群对弱势群体人机工效设计技术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提出了很多改进建议。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弱势群体;管理技术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震后紧急疏散的灾民包括弱势群体撤离到指定的避难场所后,就会涉及到弱势群体生活持续运转的各种问题,比如住宿管理问题,大批灾民涌入避难场所,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住宿管理规制,就容易产生避难场所的混乱。另外,灾民一旦安置后,又面临饮水、吃饭问题,医疗卫生中的传染病防控问题,灾民的心理安抚问题,枯燥的灾后处置生活问题等。这些问题非常复杂。而发生地震灾害后,大批的弱势群体,即妇女、残疾人、儿童、老人及无家可归等群体的脆弱性将增强,在灾害伤亡者中,妇女、儿童占据很大的比例。政府提出要使恢复重建的举措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弱势群体所接受,并融入降低其脆弱性、改变脆弱性地位的内容,避免因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年龄、社会地位等因素出现歧视行为。此外,在上述疏散撤离、住宿管理、饮食安全、卫生健康及文化生活服务等许多方面,最弱势群体都会遭受着难以想象的困难,这就要求在灾民安置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跟踪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为这一群体提供尽可能的援助或救援。
本研究针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对弱势群体管理关注较少,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的现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方面的经验及措施,参考多学科范畴对弱势群体的研究文献资料及相关理论方法,构建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技术体系,希冀本研究能为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提供一定现实指导价值,丰富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管理体系内容。
1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现状
1.1弱势群体概念
弱势群体,即社会脆弱群体或弱者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当下语境中,弱势群体主要依据人的生存、生理、体能及社会地位等因素来综合考量[1]。弱势群体一般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谈的,某种程度上,主要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层级结构中,受经济因素制约,相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的。其被社会所重视主要是源于2002年3月的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弱势群体”的概念。当前,弱势群体概念一直受到社会学家、法学家及公共管理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关注,如余少祥从法学角度提出,弱势群体既包括经济贫困群体,也包括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群体[2]。朱力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弱势群体又称为脆弱性群体,该类群体具有几个方面特征:经济低收入、入不敷出、生活质量低、心理压力大、能力素质较差等[3]。骆群从公共管理视角提出,弱势群体是对基于某些社会权利、能力构建的一种社会关系缺乏应有反馈的不同群体统称[4]。可以看出,不同学科领域对于弱势群体概念界定不统一,对于概念界定存在许多争议的地方。
1.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安置现状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的概念欧美及日本在这方面开展较早,研究成果颇多,概念界定较统一,基本认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是指涌入避难场所中的老人和孩子(孤儿)、伤残人员妇女[5]。由于语言和文化不同,很多外国人与外界联系较少,也成为灾害发生时的弱势群体[6]。欧美、日本等国家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安置或管理情况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日本新潟县、爱知县建立了系统的应急避难场所运营规范体系[7-8]、美国政府吸取卡特里娜飓风教训,加强了应急避难场所弱势群体的关注[9]。我国针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研究非常鲜见,散见于自然灾害下弱势群体救助[10]、生产事故中弱势群体相关分析[11]等案例文献中。由此,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对灾民安置服务功能,本研究就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对灾民安置服务的安置住宿、环境卫生、医疗卫生、饮食安全、文化娱乐等展开系统阐述,提出符合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特点的弱势群体管理技术体系框架。
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技术体系
结合汶川8.0级地震、玉树7.1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及鲁甸6.5级地震具体等灾民涌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安置服务情况调查,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勾勒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技术体系框架图(图1)
图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技术体系
图1可以看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元救助体系集成,其中的每一项管理技术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及鲁甸地震等实际情况,针对每项管理技术展开论述。
2.1疏散撤离管理技术
现场调查发现,在汶川地震和其他几次破坏性地震灾害情境下,几乎90%以上的弱势群体对地震灾害会做出两种不同的响应行为,即日常惯性思维导致的常态行为特征及应急行为特征。常态行为特征如靠右走、面对突发事件麻木无反应等;应急行为特征表现为恐慌、盲从、识别能力减弱、拥挤等。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疏散撤离过程中,传统的城市社区及设施规划布局缺陷、逃生疏散人群数量多、疏散路线识别性差等因素都大大降低了弱势群体疏散逃生容易度,带来很大的逃生障碍,如地震发生引起火灾时,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人中毒或死亡[12]。作为发生地震的区域,如何合理地疏导、疏散弱势群体由于群集行为造成的疏散困难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掌握有关弱势群体疏散基本知识、疏散路径识别方法、疏散标识设计、疏散撤离组织管理技能、避难人群行为基本规律、避难人群基本心理规律等疏散撤离管理技术内容,如此,方能减缓或降低避难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疏散逃生撤离的伤亡。
2.2特殊环境救援指挥决策管理技术
应急管理中,救援指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科学有效的决策对于获得理想的避难效果非常重要。在地震灾害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如何对发生地震灾害的弱势人群进行一个有效的疏散指导及调度指挥很关键。这方面要深入探讨特殊环境救援指挥决策的心理机制,找出其中的规律,尤其对于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管理中的特殊人群,即弱势群体,是否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针对弱势群体进行救援指挥的负责人,由弱势群体救援指挥负责人专门对地震避难场所运营中的弱势群体展开全方位、系统的指挥决策管理。这就涉及到弱势群体救援指挥负责人的选择标准、岗位职责及工作权限等问题。由于指挥人员存在不同类型性格,如“过度自信、忽略小概率事件、关注表象、错误关联、夸大事实、进退失衡、惊弓之鸟、求全责备、自欺欺人和害怕重蹈覆辙”[13],设置严格的选人标准对于弱势群体的有效避难非常重要。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弱势群体救援指挥负责人在进行决策管理中的决策风格及决策质量评估等因素。决策风格给指挥决策行为影响决策效果和效率。对指挥员决策风格的准确评估,可通过扬长避短、科学搭配、人岗胜任和人机对接等途径优化,提高指挥决策质量[14]。
2.3住宿管理服务技术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对避难人群,尤其对弱势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住宿安置及住宿管理两个问题,地震灾难发生后,住宿空间比较紧张,采取何种措施,对弱势群体进行更加人性化的关心,即科学的住宿管理工作就凸显重要。依据欧美及日本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经验,一般来说,住宿管理服务技术包括临时应急住宅的供给管理、募集、选定入住者的标准管理、入住者的生活支援管理、开展公告宣传及咨询服务管理、住宿区的消防安全管理、防雷安全管理等技术。此外,住宿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住宿管理办公室尽可能集中在一个区域,其功能涉及服务协调灾民的保健、物资供给、供水、教育等服务;此外,还包括必要的灾民首次登记/健康筛查区、寻人服务、治疗供给中心、储存库房等。除此之外,一些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必要的应急设施及应急区域要预先设置合理,如洗浴区域、心理咨询区域、文化教育服务区域,当然在相关的区域要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尤其对生理性障碍及孕妇幼儿应配备合适的应急设施设备。另外,在住宿管理服务中,由于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保障管理问题,一般火灾比较容易发生,一旦发生火灾,弱势群体逃生自救能力差,对此,应遵守《消防法》相关条款[15],查找隐患,降低、根除弱势群体火灾事故发生率。
2.4饮食管理技术
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的灾民安置的饮食服务中,饮食卫生最为关键,其中以饮水与食品安全最为重要。第一是饮水安全问题,针对弱势群体特点,应配备充足的供水、储水系统,考虑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否为弱势群体及时提供应急储水使用;此外,还要考虑饮水污染洁净问题,如果条件允许,应配置简单易型的净水系统,并远离污水源,同时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可见,针对弱势群体饮水安全问题,必须加强饮水安全管理技术配置,即设计科学合理的供水系统、调水系统、净化系统、分配水系统、紧急响应系统及饮水安全健康监控系统,同时还要考虑废水处置系统等。第二是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弱势群体了解基本的食品营养学知识,基本的食物烹饪技能方法等。同时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基本健康教育培训技能,例如,如何在灾后婴儿喂养,帮助病患儿童进食、腹泻的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婴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病人以及老人等)有哪些具体安全保障措施,应采取哪些积极有效措施等。此外,食品中容易产生废弃物,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处置系统也是非常急需的,目的是避免二次灾害发生。
2.5特殊环境心理健康矫正技术
弱势群体遭受地震灾害后,心理上遭受很大创伤,尤其弱势群体存在诸多生活不便利因素约束,如何进行科学适当的心理健康干预或矫正就显得非常关键。当然在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或矫正的同时,必要的生活物质援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多管齐下,弱势群体心理障碍恢复效果才更明显。考虑到地震灾害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矫正技术主要是以提高保护弱势群体心理障碍为出发点,以保证顺利避难为落脚点的主动心理干预过程,其目的是维护弱势群体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提高心理活动强度、增强环境适应能力、改善挫折耐受和心理康复能力等。主要包括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技术、受灾儿童的心理特征识别技术、灾后孤儿的心理救助技术、孤寡老人与失亲者心理救助技术、伤残病员的心理关爱技术、伤残病员的心理特征识别技术、伤残病员的早期心理干预技术、弱势群体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干预技术、弱势群体新闻采访的管理技术等。具体训练方式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16]、行为观察[17]等手段实现。
2.6医疗环境卫生救助技术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规避地震二次灾害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损失或风险,在灾前已规划建造并能提供一定基本生活保障的救灾场所。灾民安置场所的人群流动性大,密切接触频繁,设备及用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造成污染,健康人群与病患和带病者混杂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与扩散。为确保灾民安置场所运营期间无大疫,灾民安置场所必须及时动员区域人群搞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主要内容涉及做好水源保护,设置临时厕所、垃圾堆集点;做好粪便、垃圾的消毒、清运等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灾民安置场所环境与卫生管理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证灾民安置场所的人群的健康,同时为受灾人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医疗环境卫生救助技术主要包括医疗救助技术和环境卫生处理技术两个方面,其中,医疗救助技术涉及多种救助技术,主要有基本医疗技能(包扎、止血等)、心肺复苏术、疾病快速诊断与抢救、伤员转运技术、传染病识别与防疫等。环境卫生处理技术包括卫生与健康、排泄物的安全处理、废水处理、垃圾处理、尸体处理、灰尘处理技术等。
2.7应急文化管理技术
应急文化管理技术属于应急教育范畴,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要特别重视异地安置的文化、风俗等传统的冲突性发生,做好协调性工作,防止地震移民与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文化风俗等层面的冲突。在做好灾民安置问题上,主管部门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建议,做到群策群力,既要考虑未来的风险因素,也要考虑公众对以往生活环境的归属情怀。文化生活服务大体包括恢复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及开展灾后健康教育活动等内容。具体说来,文化及社会教育功能对于震后灾民精神归宿感、灾后的信心重建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度,由于其功能释放周期长及灾民迫切的安全与生存现实需求,造成文化及社会教育层面表观上的建设速度及功效较难体现,而这恰恰是文化及社会教育对震后恢复重建的长远意义所在。另外,制作灾害记录书以及修建纪念馆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建立公共安全及防灾减灾教育具有非常好的启发教育意义。
2.8就业管理技术
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灾民安置服务后期工作中,要恢复受灾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灾后的生活,保证稳定的就业是必不可少的。灾后安置过程中,为使弱势群体生活安定,要在各企事业单位中开展确保就业政策的宣传,并与他们对就业稳定问题进行商讨,在稳定就业情况的同时,积极为求职者进行工作介绍,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因灾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具体包括调查就业情况、维持就业稳定及失业人员的生活和促进再就业。其中需要把握的注意点是:做好弱势群体就业安置工作的政策宣传,从弱势群体就业安置政策、心理上展开工作。
2.9工效学设计技术
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时间不长,其应急设施规划基本是依照健全成年人的尺度和人体活动空间参数来设计的,许多地方不适合弱势群体使用,由于弱势群体在生理心理上存在一定脆弱性,这就要求在避难场所运营中从弱势群体角度出发,考虑无障碍应急设施的设置,如对拄拐老人提前预设若干拐杖以供此类人群使用,对聋哑人群预设类似同声传译的应急设备等。这方面考虑可引入人机工效学思路进行避难场所整体运营设计,有专家学者对城市公园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庞聪对北京城市无障碍外部空间展开了探讨[18],朱文倩等对生理性弱势群体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19]等。可以发现,弱势群体的人机工效设计主要是注重人性化设计[20]、行为心理[21]等因素的考虑。
3以汶川、玉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状况案例探讨
结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几处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文献研读、现场调研访谈等手段,获取有关弱势群体的一线资料信息,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几处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实际与构建的弱势群体多元救助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弱势群体多元救助体系的不足及调整完善之处,为未来破坏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高效运营提供一定参考。
3.1数据资料来源
采用查阅文献、访谈及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取汶川、玉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弱势群体一线资料及间接资料。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获得灾害与弱势群体理论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②问卷法,具体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从汶川、玉树地震应急避难所不同人群中随机提取样本作为调查对象,采取一对一面谈获取问卷答案,结合几次地震避难场所实际维护运营状况编制问卷。③访谈法,在实地调查中采取深度访谈与小组访谈两种方式,围绕避难所运营弱势群体安置影响要素进行访谈。
3.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实际与弱势群体多元救助体系设计差异性分析
依据数据资料,先后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同时查阅文献基础上,调查问卷发出150份,回收145份,有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33%,问卷有效回收率符合统计学规律。为进一步掌握多元化弱势群体救助体系设计与地震灾害中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将文献查阅、现场访谈调研的主要调研内容以表格形式列出,进行调查结果后的整体说明,选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几处防灾公园型避难场所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避难人群安置状况进行调查评价,进而对多元化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实际效果进行探讨。
调研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条目1,即“你了解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弱势群体,如何进行安置,是否采取了安置措施,有哪些安置措施”的调查中,90%的人对地震避难场所中的弱势群体具体概念模糊,对具体如何安置更是知之甚少,有70%的人认为对弱势群体采取了安置措施,但当咨询有哪些具体安置措施时,又有近50%的人不知道哪些具体安置措施。从条目1可以发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缺乏对弱势群体安置的基本安全管理认知常识的宣传教育,这方面有待加强。对于条目2,即“发生地震后,是否有针对弱势群体的疏散撤离专项措施,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调查中,基本所有人都认为有针对弱势群体的疏散撤离专项处置措施,这进一步验证了后面“效果如何”内容是明显的答案,对于“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调查中,80%的人认为平时应加强包括所有灾害避难人群的疏散撤离教育,而不仅仅针对弱势群体。事实上,就是要加强预案演练强度,这表明,对所有避难人群日常的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宣传教育及实战训练是缺乏的。对于条目3,即“你了解是否针对弱势群体设置了专门的指挥管理者,效果如何,存在哪些不足”的调查中,有80%的人了解建立了专门的弱势群体指挥负责人,有10%的人不了解设置专门指挥者产生的效果如何,有20%的人认为其效果非常好,基本没有人对此提出相关建议。这表明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管理层在这方面宣传上,无论是从力度还是普及面上都欠缺。对于条目4,即“你了解针对弱势群体的具体住宿管理服务措施么,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调查中,30%的人认为非常了解,10%的人不了解相关服务措施,90%的人认为效果非常好,而针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调查条目,建议主要集中在服务时间上应更合理、住宿条件能否在改善等方面。对于条目5,即“针对弱势群体,采取了哪些饮食服务措施,效果如何,出现了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更合理”的调查中,几乎100%的被调查人群都认为采取了合理的饮食服务措施,效果不错,问题也不多,即使产生了问题,管理人员也及时采取了迅速有效的措施。对于条目6,即“针对弱势群体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有哪些,是否严重,是否采取了必要心理疏导服务,效果如何,哪些需要改进,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的调查中,30%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较为严重的占到1%,对此,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心理咨询专家提供了较好的心理疏导服务,包括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西南大学心理系、唐山师范学院心理系等机构,心理专家的介入取得了积极效果,有将近90%的灾后心理障碍人群得到缓解、根除。对于条目7,即“针对弱势群体是否存在医疗卫生问题,是否严重,采取了哪些必要措施,效果如何,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措施”的调查中,由于灾后的环境特殊,30%的被调查人群认为弱势群体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医疗卫生问题,针对医疗卫生问题,80%的人认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后环境差引起的医疗疾病传染扩散。针对“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措施”的调查中,有10%的人认为灾后医疗卫生资源,如医疗药品、医护人员数量不够,建议针对这些加强灾后物资配置。此条目也进一步暴露了灾后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应急物资调配、储存等方面存在很大缺口,这也是目前我国地震灾害救援重要薄弱点之一。对于条目8,即“针对弱势群体是否存在文化交流障碍,有哪些,是否采取了必要措施,有哪些,效果如何”的调查中,20%的被调查人群认为灾后的特殊环境、弱势群体的生理性缺陷等原因,造成弱势群体存在文化交流层面障碍,比如生理性障碍造成很多人群难以沟通交流,针对此类障碍,90%的人认为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如设置志愿服务人员提供交流沟通中介,提供相应服务,但5%的人认为依靠志愿者或其他人员提供交流沟通中介服务不具有持续性,建议避难场所配置语言交流障碍设备设施,从整体调查结果来,这方面有待完善,存在很多的急需改进的地方。对于条目9,即“是否关注了弱势群体就业安置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的调查中,100%的人认为相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考虑弱势群体就业或灾后安置问题,并采取了有力措施,如针对不同生理性障碍积极联系不同企业单位考虑灾后的就业岗位等。对于条目10,“是否考虑了弱势群体自身生理性障碍问题,是否采取了工效学设计,有哪些符合工效学的设施或规划布局,有哪些需要改进,你的建议”的调查反馈结果与上述条目8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如对弱势群体的生理性障碍问题,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管理尚未对此有较全面的考虑,已有工效学设计上的考虑大多都是一般普适性的措施,如应急厕所设置了老年人、孕妇等便池,但对私人空间的配置布局,如更换衣物等空间尚未有充足考虑。至于对“有哪些改进建议”的调查,则很少有人提出建议。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如何解决类似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日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方面的经验进行全盘考虑[7-8],当然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对于条目11,即“你认为针对弱势群体的多元化救助体系是否科学有效,整体存在哪些不足,你的建议”的调查中,100%的人认为针对弱势群体的多元化救助体系考虑周到,如果能全面用到地震避难场所安置中效果会非常好。其中有10%的人认为应将该体系拓展到其他灾害安置中,如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避难场所服务中。
通过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弱势群体的多元化救助体系调查对比发现,11个调查条目基本囊括了多元化救助体系的9类救助管理技术,从上述调查数据结果分析可以看出,9类救助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安置存在的几大问题,整体来看,被调查人群对弱势群体的整体安置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这要求应在救助体系中补充弱势群体基本安置常识教育技术。另外,整体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人群对疏散撤离管理技术、特殊环境救援指挥决策管理技术、住宿管理服务技术、饮食管理技术、特殊环境心理健康矫正技术、医疗环境卫生救助技术、应急文化管理技术及就业管理技术等持积极肯定评价,表明几类救助技术设置合理有效,获得了救助人群认同。然而,有相当部分被调查人群对弱势群体人机工效设计技术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之所以提出建议,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灾害避难场所中对弱势群体自身工效设计缺乏应急预案中规划布局,造成灾害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中对此类应急设施设备缺乏必要的配置。整体来看,多元化弱势群体救助体系构建对于推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科学、高效的运营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今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设计中应进一步做好日常的现场勘查及灾后人群的访谈交流工作,从更加接地气的角度来加强多元化救助体系的科学构建,使其更人性化、更贴近避难人群生活实际,从而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弱势群体管理更具可操性与时效性。
4结论
(1)概括弱势群体概念基础上,论述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安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欧美及日本国家关注较多,我国具体关注较少。
(2)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方面的经验及措施,参考多学科范畴对弱势群体的研究文献资料及相关理论方法,构建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管理技术体系,包括疏散撤离管理技术、特殊环境救援指挥决策管理技术、住宿管理服务技术、饮食管理技术、特殊环境心理健康矫正技术、医疗环境卫生救助技术、应急文化管理技术及就业管理技术、弱势群体人机工效设计技术等。
(3)结合汶川、玉树地震等灾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弱势群体管理调查状况,对多元化弱势群体救助体系进行了初步实践探讨及理论验证,指出了理论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研究表明,多元化弱势群体救助体系能有力地促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弱势群体的有效避难,对于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营管理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弱势群体[EB/OL].(2014-12-27)[2015-10-07]. http://www.baike.com/wiki/%E5%BC%B1%E5%8A%BF% E7%BE%A4%E4%BD%93.
[2]余少祥.法律语境中弱势群体概念构建分析[J].中国法学,2009(3):64-66.
[3]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 江苏社会科学,1996(2):130-134.
[4]骆群.“弱势群体”再界定[J].南京社会科学,2007(3):82-87.
[5]钱洪伟.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探讨[J].灾害学,2014,29(4):143-149.
[6]在日华人积极支援岛根县外国人灾害弱势群体防灾[EB/OL].(2014-03-13)[2015-10-07]. http://www.jnocnews.jp/news/show.aspx?id=72120.
[7]胡卫建,王娟,马菁,等.日本新泻县区域防灾规划-地震灾害对策篇[M].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8]道客巴巴.愛知県避難所運営マニュアル[EB/OL].(2014-10-20)[2015-10-07].http://www.doc88.com/p-9119406984121.html.
[9]豆丁网.美国政府对卡特里娜飓风调查报告[EB/OL].(2008-07-09)[2015-10-07].http://www.docin.com/p-410875.html.
[10]《中国减灾》编辑部.关注灾害中的残疾人士[J].中国减灾,2013(11):11.
[11]缪明月,陈艳艳,高爱霞,等. 城市交通弱势群体事故发生机理及时空分布特征[J]. 城市问题, 2010,173(4):63-65.
[12]伍爱友,施式亮.大型公用建筑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评价模型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7,9(2):33-37.
[13]Jamser M J. Cognitive biases in military decision making[R]. U.S. Army War College, Civilian Research Paper.2007.
[14]苗丹民,蒋杰,刘旭峰,等.军事心理学:为国防安全服务的心理学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Supp.1):108-118.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EB/OL].(2008-10-29)[2015-10-07]. http://www.gov.cn/flfg/2008-10/29/content_1134208.htm.
[16]邹湘军,孙健,何汉武.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 16(9):1905-1908.
[17]本特森,王银玲.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8]庞聪.北京城市无障碍外部空间初探[D].北京:清华大学,2005.
[19]朱文倩,孙崟崟.生理性弱势群体对城市公园使用需求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 ( 4) : 635-640.
[20]钱洪伟,于振宇. “可持续发展式的人性化设计”特点分析[J].理论界,2005(2):103.
[21]范剑才.在建筑设计中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2(2):107-109.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Technical System of Aid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s during the Disaster
Qian Hongwei1, Yin Xiangju2and Jin Yingshu1
(1.SafetyandEmergencyManagementResearchCenter,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2.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stitute,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
Abstract:Less attention has ever been focused on management of aid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s during the disaster, and targeted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absent.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n relevant docu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a management technical system of aid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s during the disaster is constructed, including evacu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mmand decis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special environments, accommod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cater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speci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health correction technology, medical sanitation technical assistance, emergency management culture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vulnerable groups ergonomics design technology and so on. Investigation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are done to the design of multiple vulnerable groups’ relief management technology system constructed with the practical related experience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Yushu earthquak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versified relief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s the 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 operation in vulnerable groups plac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overall, population survey of vulnerable groups as a whole placement services exist different degree of cognitive deficits. A positive evaluation is given to the rescue technology system, showing that setting of the system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nd has gained recognition from the relief crowd;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surveyed population also gave a high evaluation of the design technology of vulnerable groups ergonomics, and puts forward many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earthquake emergency; emergency shelter; operating in the disaster; vulnerable groups; management technology
doi:10.3969/j.issn.1000-811X.2016.02.032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2016)02-0164-07
作者简介:钱洪伟(1979-),男,河北沧州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急救援、行为安全及职业健康研究.E-mail:qianwei_@163.com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高效运营的瓶颈、影响及其消减策略”(14YJCZH115);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4A620002);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3-JKGHB-0025);河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2015JG029)
*收稿日期:2015-10-08修回日期:2015-11-26
钱洪伟 ,尹香菊,金英淑.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中弱势群体救助管理技术体系研究[J].灾害学, 2016,31(2):164-170.[ Qian Hongwei,Yin Xiangju and Jin Yingshu.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Technical System of Aid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s during the Disaster[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16,31(2):16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