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娟
[摘 要]同情心是人的重要的优良道德品质之一,是非常宝贵的一种情感,它是许多高尚道德情感的基础,它在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凝聚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里,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幼儿园教育因素都在某一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变成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同情心;培养
中国的孟子高度评价了同情心在人性发展中的地位,认为“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在心理学上同情心被认为是幼儿社会性品质中最为核心的成分之一,是其他一些重要社会性品质及亲社会行为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同情在家里在社会里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里没有同情,则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是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人人自利,社会就不是社会。
一、幼儿同情心培养的重要性
1.同情心是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凝聚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2.同情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情感,是许多高尚道德情感的基础,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及其行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情感。只有在同情心这一基础上,人们才会产生尊重、理解、安慰、帮助等高级情感及由其支配的活动,人与人之间才可能变得亲切,家庭之间才会变得温馨,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3.培养幼儿同情心是他们道德成长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同情心是对人于境遇低于自己或正在遭受不幸的人得一种怜悯关怀和无私帮助的情感与品质,他不仅是对弱者的同情,也包括对正义者的支持,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基础,是个体道德情感的核心要素。
4.同情心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它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助人、分享、谦让等良好社会行为的养成。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被看成是亲社会行为中最主要的动机源。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1.营造充满爱、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同情心的培养必须遵循“以情育情”的原则。社会环境是幼儿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如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以及与集体之间,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等,尤其是幼儿园的整体气氛,都属于社会环境的范畴。为幼儿提供“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能使幼儿时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理解和同情,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可使幼儿获得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并且易于向同情和爱转化。所以,父母和老师应努力创造一种温暖和谐、轻松愉快的情绪气氛,在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伙伴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平等合作的关系,为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奠定基础。
2.为幼儿树立同情行为的榜样
从心理角度讲,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成人要注意言传身教,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用富于同情心的言行去感染、教育幼儿。家庭、幼儿园以及幼儿生活的社区,应联手创设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父母和教师应利用自身的权威地位,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树立榜样,向幼儿直观地展示什么是同情心,什么人需要同情,使幼儿在获得行为方式的同时,提高道德认识。
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才可以取得功效。”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宣传栏,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明白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学会关爱父母及家人。比如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帮助孩子感受、理解父母的辛苦,增强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家长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孩子创造一个“爱自己,爱别人”的家庭环境,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榜样。
4.利用角色游戏,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
移情是一种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观念、愿望和行动能力,是同情心得以产生的重要基础。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这一途径。首先要让幼儿学会辨别他人所处的情感状态,并分析对方是否值得同情,然后再让幼儿进入角色,亲身体验特定角色的情感,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同情心。最后教师要引导对这一角色作出积极的行为反应,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强化幼儿的助人行为倾向。
5.要重视“体验教育”,避免“形式主义同情心”避免脱离实际、脱离行动的说教
幼儿的亲身体验、行为的互动是形成幼儿同情心、道德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受到伤害、感到痛苦、难过时,成人应通过语言、表情或体态动作表示同情,给予帮助。使幼儿从中感受并学会同情他人。对此,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让幼儿体验痛苦情感。通过精心安排使幼儿获得痛苦体验,对于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是非常有益的。尽管同情心的发展需要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但是幼儿也应当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欢乐与幸福,也有痛苦与不幸,而后者正是值得自己去同情的。对幼儿而言,体验痛苦可以利用各种带有悲剧色彩的艺术作品和发生在身边的生活事例,通过观察、演唱、讨论、谈话等形式进行,引导幼儿形成情感共鸣,并且商讨具体的办法帮助身边那些值得同情的人,使同情心真正成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内在动力。
6.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常看到孩子看到别人遭遇到困难而不出手帮助,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办?因此,有时他们用错方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自己和需要帮助的人更加限于困境和不安。长此以往就可能压制孩子的同情心。因此,当孩子遭遇到可以助人的事,父母不妨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带着孩子一起做,使他们不仅愿意帮助别人,而且有自信,有能力帮助别人。
7.充分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来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
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长期考验和筛选为人们所共同认定的文学精品,是人类共有的世界文化结晶。如《三毛流浪记》、《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狼和小羊》等作品对于培养幼儿同情心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只要我们在孩子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童心、爱心、智慧去培养我们身边最稚嫩的花朵,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汪秀珍:《从小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宁夏教育 2001年第7-8期.
[2]李幼穗:《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研究》 天津师大报 1995年02期.
[3]林 红:《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学前教育研究 199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