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一个注定要写入人工智能发展史的日子,一场吸引全世界眼球的“人机大战”,以机器人首胜拉开了帷幕,让预测人工智能还是“小儿科”,人类在围棋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人们,大跌眼镜。直至3月15日最后一局落幕,机器人以4:1的大比分领先人类。一时间,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大大超出预期,人类将要受到“威胁”的论调即刻开始蔓延。
本文,将对此次人机大战引发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进行中肯评价。既不想包庇人类,也不偏向机器。
先祝贺一下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AlphaGo在围棋上的“造诣”,连设计它的谷歌工程师都没有预料到。实战比分出乎意料,这一点表明人类工程师对所制造机器人的实际能力已经无法精确估计,这也是大家“恐慌”的原因之一。万一机器人比所预料的“聪明”得多呢?万一机器人觉得“自己”比人类更适合在地球上生存呢!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具有自学习能力的,它能够学习、模仿、归纳和超越,这是大家“恐慌”的原因之二。机器人是不是有一天会开始自我创造、自我进化、甚至自我“繁殖”。
从科技具有无限可能的角度来说,不能排除这些可能性。但从AlphaGo的原理与结构来看,目前这些想法,还属于“杞人忧天”。AlphaGo“脑子”里的东西,仍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蒙特卡罗搜索树(MCTS)等,这些常规角色。从严格意义上说,AlphaGo仍然是一台只会“搜索”而不会“思考”的机器。战胜人类棋手的诀窍,在于高效的搜索,而并不是深入的思考。
机器的优势在于速度,而人类的优势在于直觉,最高明的人类棋手也不可能把围棋的每一步都想清楚,记下来,人类下棋是依据经验加直觉,顶多再往前推算几步。而机器的速度,可以瞬间在“脑子”里将棋局推算到终点。但机器没有直觉,只能凭借粗略的规律,盲目地下棋,但为什么“盲目”地下棋还能战胜人类的世界冠军呢?我也能盲目下棋,我咋不行呢!这就是速度的优势了。其实,在机器“思索”的几分钟里,机器已经在它的“脑子”里下了数百万步棋了。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机器就从这些步数里挑选出最好的下法,自然就会显得比较“聪明”。AlphaGo的设计者能够让它在几分钟时间里从数百万步棋里产生一步足够“聪明”的走法,从而有了挑战人类世界冠军的实力。
所以,目前的人工智能看上去很“聪明”,但实际上和真正的“聪明”还有质的差别,人类的直觉,意识仍然是些未解之谜。机器的“速度”能否战胜人类的“意识”,还无法从本次人机大战中解读出来,我期待人工智能“意识”的到来,但显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目前“恐慌”完全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