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进青蒿产业化进程

2016-04-19 19:06何君林
科学种养 2016年4期
关键词:酉阳青蒿青蒿素

何君林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一时间,“青蒿素”一词火遍大江南北。

青蒿,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是青蒿的主要产地,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而重庆三峡库区武陵山一带,以其适宜的气温、降雨及土壤等条件,特别适合优质青蒿生长,是全国青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该地区青蒿的青蒿素含量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青蒿产业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球公认的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青蒿素近一半出自重庆酉阳,全球有八成的原料青蒿也都产自该地。

良种选育规范种植

“以前家里穷,没钱翻修房子。这几年靠种植青蒿攒了些钱,总算有条件翻修了。”在重庆市梁平县荫平镇乐英村,正在翻修房屋的青蒿种植大户李华平告诉笔者。今年她家种植青蒿又收入两万多元,在乐英村,像李华平这样靠种植青蒿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村民比比皆是。

据了解,2015年乐英村发展订单式青蒿1000亩,青蒿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由于青蒿种植技术要求不高、时间短、管理简单、见效快和收益可观,早在2006年,荫平镇就开始规模种植。2009年成立了青蒿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发展模式,让青蒿产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用该镇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十年间,当地青蒿产业的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先后有一批贫困家庭,依靠青蒿产业的“短平快”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而在被誉为“青蒿之都”的重庆市酉阳县,青蒿种植更是遍地开花。据介绍,酉阳县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种植青蒿,目前青蒿种植面积达8万亩左右,青蒿素年产量达60吨,占据全球病区需求的近一半,而且酉阳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高达千分之十四,超过国家标准一倍。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从2012年以来,酉阳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订单模式发展青蒿种植业,青蒿订单种植遍布全县38个乡镇。2014年,该县发展青蒿的企业有3家,种植面积7.5万亩,产量7500吨;2015年发展青蒿的企业又有2家,即重庆华方武陵山制药有限公司和瑞南农业有限公司,分别发展青蒿4万亩、2万亩,预计产量6000吨。此外,通过推广GAP基地建设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酉阳青蒿成为重庆市第二个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品种,酉阳青蒿已于近日入围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市科委就立项支持开展本地野生青蒿训化技术研究,成功实现青蒿人工种植,青蒿素含量从千分之三提高到千分之十以上。”重庆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同时选育出了“渝青1号”“渝青2号”两个良种,已经推广应用到酉阳、黔江、涪陵等青蒿主产区。目前,重庆全市青蒿规范化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左右,年产量150万吨。

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青蒿产业化进程,这在重庆已经成为常态。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青蒿产地,重庆市多年来一直坚持用科技手段支撑引领青蒿产业的创新发展,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全市青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种植基地建设、青蒿提取、产品开发和国际科技合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推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通过设立科技专项,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提取工艺研究和提取物生产,目前有恒星生物、科瑞南海等3家企业专业生产青蒿提取物,年产量达到100吨左右,占到了全国产量的70%。而且,世界上有五成青蒿素来自重庆。

据介绍,青蒿素主要靠乙醚等石油产品提取,危险程度大,为此,重庆市科委大力支持重庆大学建成青蒿素提取技术研究中心,为全市青蒿提取物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依托这样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使得相关企业青蒿素提取水平大大提高,纯度由原来的80%提升到99.5%以上。

事实上,为了延长青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经济效益,重庆市除了全力巩固青蒿素等药品原料提供地的优势,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实施青蒿素成药的开发。目前,该市相关企业已经开发生产了复方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青蒿素药品,而且被纳入WHO(世界卫生组织)采购目录。

相关专家指出,青蒿素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等功效;有研究发现,青蒿素对于人体的寄生虫有杀灭作用;对现有青蒿素类药物进行结构改造,可解决疟原虫抗药性问题……这无疑将成为延续青蒿药用价值的新方向。基于此,在规范青蒿及青蒿素生产、提取,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重庆市进一步加快对青蒿素及青蒿的研发,加快在其领域的开发利用,致力于从原材料供应向成品药剂要效益。

目前,西南医院、重医附一院已经在研究开发利用青蒿素治疗白血病、肿瘤的候选药品,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重庆华方制药(华立集团下属华方医药版块全资子公司)也从未停止过研发步伐,而早在2004年,重庆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与美国一所大学签约,利用酉阳的青蒿素资源共同研发新的抗癌药物。

扶持龙头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是青蒿的主要产地,青蒿素是中国人最先提取出来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多半只能提供青蒿素原料,而成品制剂的大头利润控制在跨国医药巨头手中。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青蒿素90%以原料出口,青蒿素衍生物80%由印度、意大利生产,制剂也集中在印度和欧洲生产。

如何让中国青蒿素及衍生物直接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解答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重庆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在研发、注册和学术推广等方面下工夫,通过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从事青蒿素类药品研发等,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全力帮助扶持重庆青蒿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例如,通过一般物资对外援助、多双边发展论坛等多种方式,扩大对外宣传,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打开国际市场,进而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一般贸易活动;利用多种渠道,推动有关企业通过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有关国家政府的公共采购渠道供应商资格审查,帮助龙头企业进入抗疟药主流市场;推进重庆市医药产业出口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以复方双氢青蒿素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抗疟药品,进而提升医药产业整体实力;加强行业出口的管理和规范,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共同发展,树立中国青蒿素类抗疟药自主品牌形象。

据了解,2015年8月,重庆华方制药顺利通过了世卫组织的GMP认证,这意味着该企业离国际市场又近了一步。而在抗疟疾斗争中,重庆科瑞南海制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并且是国际知名制药公司瑞士诺华公司的青蒿素供应商。

“青蒿产业是一个包括青蒿种植业、青蒿素及其制剂生产业、市场商业销售及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的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辐射领域宽和行业带动性强的特点。”重庆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发展青蒿产业对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外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市将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实施更加积极的举措,进一步推动青蒿产业做大做强。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龙溪武陵路70号 邮编:401147)

猜你喜欢
酉阳青蒿青蒿素
白米青蒿社饭香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绿色高质高效典型案例专题——酉阳篇
《酉阳杂俎》中游仙故事的传承与变异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酉阳古歌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