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誉
内容摘要:近年来,区域信息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别从区域信息化的概念及研究对象、区域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信息化的测度与空间差异、加快区域信息化发展政策建议四方面,分析总结了我国学者对区域信息化的研究。笔者发现尽管目前学者对区域信息化的研究日渐深入,但仍然存在诸如理论机制模型较少、系统性不够等问题,伴随区域经济学理论化发展浪潮的到来,从微观层面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纳入到区域信息化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区域信息化 区域经济发展 信息化测量 空间差异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去的资源经济、资本经济逐渐过渡到知识经济,而发展的载体也由物质流、资金流转变为信息流。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主要发达国家,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就业人员占全社会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也接近一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可以说,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区域信息化是区域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信息化保持发展活力,落后地区则可以通过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差距。因此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区域信息化以促进区域发展,如何缩小我国区域信息化的地区间差距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和比较了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区域信息化的概念、内部研究对象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梳理了不同学者关于区域信息化测量及差异的方法与结果,之后总结了实现区域信息化及缩小区域信息化差异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区域信息化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
区域信息化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区域信息化概念
关于区域信息化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尤迪秋指出区域信息化就是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施,有效开发区域内的信息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区域的信息产业在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崔和瑞等认为区域信息化是指区域因地制宜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完善地区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方维慰认为区域信息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化模式在区域的各个领域渗透,推动区域的经济结构转向以信息和知识为重心,最终实现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张林等认为区域信息化是信息化在特定地域单元的渗透与推进,通过信息技术投入使区域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济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总结这些定义,其内涵大体一致。首先区域信息化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其次区域信息化实现的途径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资源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信息技术等与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活动相互融合、渗透;最后区域信息化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人服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定义似乎都忽视了区域信息化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信息化人才等。
(二)区域信息化的研究对象
具体到区域信息化的内部研究对象上,我国学者的研究是较为全面的,主要包括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及制造业信息化等。
陈能华等实证分析了我国不同省份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电子政务实现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且区域信息化水平是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张海滨则结合山东省滨州市区域信息化建设实践,指出要以电子政务的发展来统领区域信息化建设。唐绍祥通过构建区域信息化指数与电子商务规模指标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出两者有极大的关联性,并进一步通过构建因果回路动力系统模型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他指出区域信息化水平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带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电子商务主要通过微观层次上提高企业的效率来间接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刘跃等构建了信息化水平指数与电子商务水平两类测算模型,并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重庆市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化能显著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赵爽对我国区域物流信息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区域物流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平台建设、总体建设三方面,并与国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区域物流信息化多从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视角来研究,而区域层面的研究较少。曲保丽研究了区域信息化中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问题,该文章指出由于标准化等诸多问题使得各大医院电子健康档案无法资源共享,从而导致一个个信息孤岛,进而探讨了以信息网格技术为基础构建电子健康档案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来解决这一问题。岑健林等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分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建设,文章结合佛山市教育数字化“十大”工程,从社会支持层、教育教学应用实践层、教育思想和观念层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张金凤等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探讨了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问题,文章指出要充分运用MAP系统对区域数字图书馆的成员(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图书馆)实现行业性的纵向联合以及区域性的横向联合,从而实现区域数字图书馆的整合目标。谢庆生研究了在区域信息化中制造业ASP发展的模式与策略,文章分析了制造业ASP面临的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来促进我国制造业ASP发展的模式。
区域信息化的测度及空间差异
在研究区域信息化的过程中,对区域信息化进行量化可以了解区域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有利于决策的准确性。然而由于区域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不能够直接对其进行数据统计,所以如何准确地对区域信息化进行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上较早对区域信息化进行量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马克卢普—波特拉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法。马克卢普—波特拉法是1962年由美国马克卢普教授提出,并在1977年由波特拉进行了扩展。这种方法主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信息产业从国民经济体系中单独划分出来,通过计算增加值来测量信息化水平。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划分标准不容易把握,结果容易出现偏差。日本信息化指数法由日本学者小松崎在1965年建立,这种方法以指标体系为基础,将信息化指标划分为四类,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比波特拉法更为全面且计算简单,但一些指标已经过时,不能反映信息化最新的趋势。目前国外主流的测量方法有国际电信联盟法、“七国会议法”、信息社会坐标法、世界银行单项指标法等,这些测量方法各有侧重,但也有不足。
2001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统计局等七大部委联合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方案包括了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建设政策、信息化效果七个方面,共21项指标。构成如下: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杂志、报纸人均印张数,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小时,人均境内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数和每万人web站点数四项指标;信息网络包括每平方公里微波和长途光缆公里数、数据通信密度、每百人电话主线数三项指标;信息技术应用包括每百人因特网用户数、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每千人拥有银行卡张数、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四项指标;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占GDP比重、信息产业商品和技术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软件产业占计算机产业的比重、申请信息技术专利数与申请专利总数比四项指标;信息化人才包括每万人科技人员数、每千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在学高等教育人数中信息相关专业人数比例三项指标;信息化建设政策包括信息化研究开发经费占全部研究开发经费的比重、信息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两项指标;信息化效果包括信息产业增加值当年新增部分占当年GDP新增部分比重一项指标。为便于计算,方案还为每项指标确立了权重。2002年,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根据此项指标体系发布了1998-2000年的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立足国情,指标全面,数据较易获取且计算方便,便于比较分析,对于我国区域信息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学者也多采用指标法对区域信息化水平及地区差异进行测量,主要从国家以及省域层面出发,得出了较为丰富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测量的区别主要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具体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体系的模型化处理方法上。而得出的结论较为相似,主要是我国各省及省内信息化水平都呈现出较大差异。国家层面上,认为我国东部信息化水平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而中部信息化水平最低。另外对于导致信息化差异的原因不同的学者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
研究方法上毕然等采用网络分析法对区域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并运用SD软件对网络分析法的模型进行了求解,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乌兰对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值法五种区域信息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五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进行区域信息化评价;灰色关联度法不适合指标取值跨度太大的数据;Topsis方法容易放大接近最优值的数据;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评价结果更稳定。杨雅婷等提出了贯穿区域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评价体系模型,运用数据仓库模型、层级分析法、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并且设定九分位法权重系数逐层计算信息化水平,并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对国家层面上的研究如修文群在《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潜力指数三个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域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刘跃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我国东中西地区各省份信息化水平的增长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我国西部信息化水平增长迅速,东部地区则趋于平缓,而中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庞丽等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市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区域信息化差异的空间特征,研究认为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存在两极分化格局,但基础设施水平和信息产业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信息资源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郎益夫等构建了信息化和谐指数测量的二阶段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和扩展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测量了我国2001-2007年的信息化和谐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逐年提升,但和谐指数却逐渐扩大,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王铮等从信息化产业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和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的角度对我国各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显示:东部地区整体上处于领先地位,极化作用突出;西部局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较高,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中部地区则处于整体水平较低的均衡发展阶段。吴玉鸣等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各省市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地区信息化发展极端不平衡,差距十分显著,呈现出东部先进、中西部落后的格局,存在明显的信息鸿沟。胡晓鹏采用最大差距法计算出我国各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指出我国信息化水平基本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最低”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变异系数分析得出导致全国信息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信息装备率和信息量空间分布的差异。
对省域层面上的研究,如李旭辉等构建了包含10项指标的评估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17个市的区域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各城市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指出基础设施、政策和人才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李晓晖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71个县市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运用GIS分析了江苏省区域信息化发展的空间差异,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信息化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总体上呈现出南—北—中的高低分布序列,而且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并不存在一致性。李卫锋采用线性加权方法对京津冀区域信息化空间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京津冀区域信息化空间差异较大,其中信息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差异是主要原因,并且信息化的空间不平衡性低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张灵莹等采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广东省21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得出广东省各城市信息化水平相差较大,而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是主要原因,并且教育水平和人才因素是制约中小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孙鑫通过各指标数据详细对比分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信息化水平,得出如下结论:长三角主要是政府支持的发展模式,侧重软环境的建设,是内涵式发展;而珠三角则是中心城市带动边缘城市的发展模式,靠硬环境拉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外延式发展。
区域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
区域信息化是信息资源、技术等与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不断融合、渗透的过程,全面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区域信息化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理论研究方面,曹贵宝认为,第一区域信息化能够促进政务、商务的相对公开透明,从而提高区域的信用程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区域信息化能加速地区的知识溢出,促进产业集聚;第三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的推广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进而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黄克亮认为区域信息化能够加强区域内及区域与外界的交流,使区域特色经济融入到整体经济中;信息技术通过与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相融合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饶光明指出信息化极大促进了创新: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效率提高,从而刺激了创新的欲望并且加速了创新的循环过程;另一方面学习与创新过程都是信息处理过程,而信息化能够降低这种过程的成本与风险,提升效率。刘大勇引用著名经济学家阿罗的理论认为,经济主体所掌握的初始信息是有限的,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信息化则可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进而实现经济决策的优化。谢玉先认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信息化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资源基础;其次信息化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再次信息化能够改造传统产业。李波则认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如今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则是知识的积累,而信息化能够加快区域内知识累积的速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刘宝辉认为信息化一方面为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的横断性能够产生通用性创新,即信息技术创新几乎能够渗透并影响社会的所有领域。
总体来说,区域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区域信息化在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改造传统产业中,除此之外,提升社会效率、增强与外界的贸易和交流以及营造良好的环境等也是重要的途径。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学者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且研究偏于宏观,从企业、个人等微观层面出发的研究较少。
实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考察了区域信息化与地区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较为丰富的结论。研究方法主要是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来量化区域信息化,然后通过相关系数和回归模型来计算区域信息化与各种区域发展指标的关系。然而这些模型大都过于简单,所选取的变量较少,不够全面,导致结果的说服力不强。
戴芸等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相关系数以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信息化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得出了区域信息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结论。胡晓鹏认为区域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作用:信息化对三次产业生产力的作用和对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他计算得出区域信息化指数与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力的关联系数为:0.61、0.73、0.82,指出信息化会通过对三次产业的技术渗透来提高它们的生产能力;区域信息化指数与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关联系数则为0.89,说明信息化加速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张道伟通过全国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信息化对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促进作用,模型结果显示,区域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就能带动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0.118%,从而优化区域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邵宇开等计算了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与区域比较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为0.88,证明两者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分别计算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与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相关关系得出与区域信息化相关度最高的是第三产业;该文章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区域信息化是因,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果。高新才等以甘肃省为例对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首先量化了信息化水平,然后分别计算了信息化水平与人均GDP、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以及恩格尔系数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越高,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层次也更高。王铮等通过构建包含信息化水平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了我国各省份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地区,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而信息产业在西部各省份普遍呈现出强劲的带动作用,说明发展信息化能够实现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滕丽等通过构建具有基础设施溢出的核算模型实证研究了单区域设施和两区域设施与省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单区域信息化设施的溢出主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率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两区域信息化设施的溢出主要通过信息交流的知识溢出和贸易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
加快区域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于如何快速实现区域信息化并缩小区域信息化差异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如杨开忠等系统研究了数字北京的发展战略,文章在分析了北京市信息化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数字北京的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发展原则及战略措施。该文章将数字北京工程分为机制层、基础设施层、应用服务层和社会文化层,下面分列各层的内容、战略重点与详细工程,为我国区域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尤迪秋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研究了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原则、方法、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孙中伟等就从信息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了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合作的模式与框架,文章建议初期应由政府主导,然后逐渐拓展到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的点式合作模式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多种合作模式,并将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分为筹划组织、重点推进和全方位合作三个阶段。方维慰在实证分析江苏省内部信息化的空间差异基础之上,提出强化信息化的增长极、推动虚拟城市与实体城市建设的衔接、壮大信息化的发展轴、推动信息产业与市场的梯度转移等策略来统筹江苏信息化的空间布局。刘正农以福建省为例从管理者的角度研究了区域信息化管理体制创新问题,提出要建立协调统一的行政组织、建立政府行政官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咨询和支撑体系。毛光喜研究了区域信息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文章指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充分利用区域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类库,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发展。王铮等在研究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差异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要着重引用外来资本来提升信息化水平,中部地区的信息化方向应该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甄峰等认为我国要加快培育若干个数字中心城市,并增强数字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其他学者也分别从人才、信息技术、政府政策、信息产业、信息资源、外部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学者关于如何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及缩小区域差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所给出的建议也囊括了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但很多学者的建议大都是泛泛而谈,不够具体,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
结论
如今,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区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伴随着我国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区域信息化理论也日益丰富,为我国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区域信息化是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囊括了区域经济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模型较少,系统性不够,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涉及也较少。未来应考虑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运用到区域信息化的研究中,并多从微观层面研究区域信息化的内部运行机制,相信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杨开忠.经济发展“双轨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8)
2.尤迪秋.关于城市/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的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5(12)
3.崔和瑞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机制的区域信息化系统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
4.方维慰.区域信息化的空间差异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张林等.区域信息化测度模型研究综述[J].决策与信息,2011(8)
6.陈能华等.论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7.张海滨.以电子政务统领区域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7(1)
8.唐绍祥.区域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协同关联机制和对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2)
9.刘跃等.重庆市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8(18)
10.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0)
11.曲保丽.区域信息化中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4)
12.岑健林等.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突破—浅析佛山市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建设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9(2)
13.张金凤等.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以宁波地区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8(3)
14.谢庆生.我国制造业ASP发展的模式与策略[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1)
15.曹贵宝.邯郸市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J].邯郸学院学报,2009(4)
16.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孙卫国.国内外信息化评估研究的演化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
19.高燕.基于信息化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4)
20.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网站,www.niec.org.cn
21.毕然等.网络分析法在区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08(10)
22.乌兰.中国区域信息化评价方法应用比较[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6)
23.杨雅婷等.区域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0(7)
24.修文群.区域信息化的测度与评价[J].情报学报,2002(4)
25.刘跃.区域信息化指数的构建与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J].情报杂志,2007(2)
26.庞丽等.西部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5)
27.郎益夫等.信息化和谐指数测量[J].图书馆情报知识,2010(3)
28.吴玉鸣等.中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经济地理,2004(5)
29.胡晓鹏.中国区域信息化差异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30.李旭辉等.安徽省区域信息化水平实证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1(3)
31.李晓晖等.江苏省区域信息化空间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2.李卫锋.京津冀区域信息化空间差异与协同发展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11)
33.张灵莹等.区域信息化影响要素分析及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06(21)
34.孙鑫.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信息化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2007(9)
35.黄克亮.论“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与发展[J].探求,2004(5)
36.饶光明.区域信息化经济发展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5)
37.刘大勇.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4(3)
38.谢玉先.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4)
39.李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的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4)
40.刘宝辉.信息化与中国区域发展[J].河北学刊,2005(6)
41.戴芸等.江苏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J].情报杂志,2003(1)
42.胡晓鹏.区域差距与区域信息化:一体化互动关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7)
43.张道伟.区域信息化与人力资本的关联模型[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5)
44.邵宇开等.区域信息化与劳动生产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4)
45.高新才等.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46.王铮等.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47.滕丽等.信息化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6(1)
48.杨开忠等.数字北京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