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蓉
【摘要】本课题属县级课题,于2009年立项(安教发【2009】330号文件,序号:42号。课题组通过对我校初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发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学生,主要表现对人焦虑、自卑倾向、孤独倾向、冷漠倾向。课题组通过近两年多的贫困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认为教师与贫困生结对帮助、以班级为单位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学校开展心理辅导三结合是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近两年多的努力,我校贫困生心理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初中贫困生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7-0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贫困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心理素质的发展不平衡,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农村初中贫困生
我校初中贫困生家庭贫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
(1)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这类家庭占我调查的51%。
(2)突遇天灾人祸,或因病致贫,或遭意外伤害,或受难以抗拒自然灾害。
(3)家庭人口多,人均收入少。
2、对提高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水平的尝试
即指从农村学生贫困的现状出发,根据农村特点,运用环境熏陶、集体教育、集体活动、学科渗透、书信沟通、电话网络释疑等方式,提高农村贫困生的生心理素质,远离心理疾病的长远教育活动。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
(3)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
(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
(5)和谐的人际关系
(6)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马克思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特别强调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主要包括自然潜力、需要、心理、感觉、精神、道德、观念和思维等内容。并使其不断由低层向高层发展,使个人的心理日趋健康、成熟和稳定,使个人的观念、道德和精神得以升华等。
(二)教育学依据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智识、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因此,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心理的协调。
(三)心理学依据
1、人的天性中具有寻求实现人的本性的倾向,人的本性在这里是指先天的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
2、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发展理论的核心。从价值的角度看,自我实现者才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
3、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人”比“教书”更重要。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我们把它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或方面:
(一)通过本课题研究,弄清当前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
(二)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适合农村初中贫困生实际和符合农村初中贫困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以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三)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锻炼出实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其一是:问卷调查法。其二是:个别调查法。
(2)观察法。
(3)行动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审报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对我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第三阶段:贫困生心理辅导的策略研究。
第四阶段:检验成效、总结。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分析
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心理调查平均得分看,贫困生各项得分均高出非贫困生,其中对人焦虑、自卑倾向、孤独倾向、冷漠倾向、恐惧心理都比较突出。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我校贫困生贫困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类:一类是老人领养的孩子;第二类是家庭成员因治病花去大量的钱而导致贫困的,在亲人重病后孩子难免产生恐惧心理和悲观。第三类是单亲家庭,很多研究都表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一般都存在心理缺陷。
2、贫困生心理缺陷内在因素分析。这类型的学生自卑心理情结重,比较敏感,遇事容易冲动。
3、贫困生内在心理与外在表现分析。
(三)提高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1、教师与贫困生结对,开展一帮一活动。很多贫困生的心理是自卑的、敏感的、封闭的,遇到困难往往是自己坚强地挺过去,在与贫困生结对,能更好地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就是带给他们心灵上的安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举例说明:从道士坝村来的于亚飞同学,由于家庭贫困常不乐观,影响学习,丁慧洪老师与他结对从生活上帮助他,心理上开导他,他才安心学习,考上了安岳实验体育班。
2、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做好班级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3、定期开展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贫困生自信心训练》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特点,帮助贫困生走出自卑心理阴影,提高贫困生自信心。
4、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咨询。认真倾听贫困生的心声,从他们身上找到同优点;其次,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激励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举例说明:黄同学上初二了,因为家里穷,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导致他缺乏父爱,五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但母亲遇事就拿这件事情说事,导致黄同学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久之,则害怕回家,并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一员。
采取的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
为帮助黄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实施辅导方案如下:
第一,就“偷窃事件”的认知,多给予赞赏的目光,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
第二,就处理黄同学与母亲的关系上多下功夫。黄同学爱外婆一家,可借助外婆的力量消除母亲对他的偏见。
第三,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班级氛围,让黄同学感受班级的温暖,让他能正视接纳自己,经过实践检验,黄同学也能知晓自己是受同学欢迎的。经过不断努力,终于考上了安岳实验高中。
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尽管学校资源有限,但要充分利用各学科的资源,探讨教材中的心理因素,结合学科教育特点,进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在《科学》教学中介绍牛顿的故事,牛顿从小丧父,家境贫困,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大科学家。以此来激励学生。
6、全校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我校师生开展每月一次的献爱心活动,每月节约一元钱,给贫困生献一份爱心。让贫困生觉得不孤独,感到人间有真情,有关爱。
(四)采取提高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策略后的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并在我校全体教师的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些成效。
1、构建了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尝试模式。
2、贫困学生心理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心理问题发生率有了下降。
3、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长盛不衰。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师资队伍已经形成。课题组成员、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心理专业知识不断得到丰富,能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心理活动课教师,能进行心理专题讲座,使学校有一批自产的心理骨干师资队伍。
5、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校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找到了一些关注贫困生心理的策略。
6、我校教师教科研水平有了提高,很多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究,也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如《关于农村贫困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等相关论文都获得了好评,并用在教育实践中。
八、问题讨论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也只是开始,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只是起步,因此,更希望关心贫困生心一是健康状况的人们对我们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班华《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