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摘 要 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自黎锦熙先生提出“兼格”的概念以来,语法界的许多专家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对汉语兼语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求全面系统地掌握兼语句。本文在前人对兼语句式的研究基础上,从认知语法分析的行为链模式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兼语句所反映的典型行为链模式以及非典型行为链模式在信息传递及状态改变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以希望加深对现有的兼语句式的认识。
关键词 兼语 行为链 过程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1兼语句式的概念和分类
对于兼语句这一概念,齐沪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下的定义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为兼语短语。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作兼语句。
对于兼语句的分类,前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接近今天实际的分类是黄伯荣,廖序在现代汉语中提到的根据兼语前一动词的语义,可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常见的有:请、叫、促使、号召等。第二是前一动词表示赞许或责怪意义,常见的有:爱、恨。感谢、担心等。第三类是使前一动词用有、轮等。
2行为链模式
物理接触是人与世界的互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对这种互动的解释, Langacker尝试从行为链模式中的能量传递的角度通过对语义结构的描述来解释这种互动。行为链模式即一个生物体或物体A(链首)在某空间系列运动过程中撞击另一生物体或物体B(链尾),A将其能量传递给了B,B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某种反应或状态变化。在这个模型中主要有空间、时间、物体、能量四个成分,前两者构成一个场景,物体存在于空间之中,能量交互随时间而变。行为链模式反映了物理力的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各实体间发生相互关系的基本方式:通过某种中介,动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外一个物体,力的转移路径构成了一个以施事为链首,状态发生改变的受事为链尾的链条,在一个行为中,可以是能量的一次传递,也可以是多次传递,由此构成行为链。
3行为链对兼语句式过程的描述
3.1典型的行为链模式对兼语句式过程的描述
典型的行为链模式指的是在物理域的能量源,从而建立起不同实体间的物理接触。这一过程是由施事指向受事:施事→受事。例如:我拉小明去吃饭,在这一例子中,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分析,“我”是施事者的角色,作为整个句子的主语,“小明”既是受事者的角色,作为“拉”的宾语,同时又是施事者的角色,作为‘吃的主语。“饭”则作为受事者的角色,在句子中做‘吃的宾语。在行为链中,这一行为则体现为能量的多次传递,首先作为主语的施事者“我”是能量的发出者,通过“拉”这个动作与“小明”接触,将能量传递给“小明”,这个时候,“小明”则作为受事,是能量的接收者,并且在这一力的作用下使“小明”向前移动,位置发生了改变。然后,“小明”又作为‘吃的主语的施事者成为能量的发出者,通过‘吃这一动作,与“饭”这一食物接触,将能量传递给“饭”,这时,“饭” 则作为受事,是能量的接收者,并且在这一力的作用下使其发生了状态变化。最后,反过来,“饭”也可以作为能量的发出者,“小明”作为能量接收者,通过咀嚼,下咽等力使得“小明”产生饱腹感的反应。
3.2非典型行为链模式对兼语句式过程的描述
非典型行为链模式指在心理域中,充当能量源的是感事。感事被视为心理活动的发源地,由此建立起不同实体间的感知接触。例如:我们都讨厌她不爱劳动。在这句话中,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来看,‘我们是感事者的角色,为整个句子主语,‘她既是受事者的角色,作‘讨厌的宾语,同时又是感事者的角色,充当‘不爱的主语,‘劳动 作为受事者的角色,在句子中做‘不爱的宾语。在行为链中,作为主语的感事者“我们”是感受行为的能量源,通过‘讨厌这一心理感受,与受事者‘她建立了感知接触。同时‘她又作为‘不爱的主语的感事者成为感受行为的能量源,通过‘不爱这一心理活动,与受事者‘劳动建立了感知接触。
4结语
兼语句是汉语的特殊句式之一,它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对兼语句的讨论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的语义上,而从认知语言学上进行的讨论不多。本文以认知语法的行为链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兼语句所反映的典型行为链模式以及非典型行为链模式在信息传递及状态改变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但是心智操作也是认知语法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将行为链模式与心智操作相结合的模式来研究兼语句等特殊句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Langacker,Ronald.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2[M].Stanford: University of Stanford Press,1991.
[2] 黄伯荣.现代汉语[M].高教出版社,1997.
[3] 黄蓓.《复活节翅膀》中的行为链分析一种认知文体分析模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
[4] 梁丽.中动结构的行为链模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
[5] 马德全.论现代汉语兼语句[J].上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
[6] 齐沪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