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曲美儒
【摘要】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健美操已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变成不可或缺的的一门课程,但是健美操由较多的复杂动作组成,每个教学阶段又有不同的任务侧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动作、培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健美操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9-01
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分析
1.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首先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是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是整个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1.2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是最实实在在的东西,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学内容来一点一点的体现出来。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被客观的作用到学生身上都要通过正确的选择教学方法来实现,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准确的把教学内容反映出来。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改变,为教学目标服务,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1.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现实条件
在众多教学因素中教师和学生地位不言而喻,没有教师和学生教学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作用在学生身上的过程,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教师本身的能力,包括教师的业务能力、教育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教师的水平是教学方法实现的保证,高水平的教师能够高超的运用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合理、准确的转述给学生。
2.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分类
2.1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包括很多在教学活动中实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调教学活动本身,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被很多教师关注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现阶段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很实用和时尚的,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健美操的教学方法中对学生的兴趣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和动机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2.3教学活动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修正和自我调整。教学活动中的检查主要指体育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作掌握情况的了解和督促,促进学生健美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也包括学习中段对学生进行健美操学生的阶段成果汇报,使学生在具有一定健美操基础后进行表演,促进学生技能的全面增长。
3.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发展分析
普通高校的健美操课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提高健美操技能的一种手段,但在现实情况是很多健美操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进行练习,没有针对健美操项目特点进行专项研究和改革导致健美操课不能吸引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动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课兴趣和动机是健美操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领域。
3.1情境教学法
在健美操课教学中通过一定方法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行健美操练习,在健美操课上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这项运动,加之健美操需要展示人体美的一面导致一大部分学生由于害羞而不能大胆做动作,产生为难情绪。这时需要教师通过培养骨干学生进行表演和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促动学生练习的热情从而完全自我放松投入到健美操的练习中来。
3.2互动式教学法
在健美操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健美操的练习有时是枯燥的,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感觉到疲劳的,这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的语言交流很多学生很可能就放弃了,要求教学通过鼓动性的、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坚持练习促进健美操课堂教学效果。
3.3分组教学法
在健美操课教学中分组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健美操很多动作是需要欣赏同时也是需要纠错的体育项目,而且健美操在后期教学是需要动作编排和群体表演。分组能够促进小组间的学生共同努力和进步,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动作较差的学生,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在健美操动作编排和表演上相互出谋划策,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提高健美操团队和合作意识。
4.结语
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要合理运用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的欲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玲.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2]郭艳华. 健身房常用健美操教学方法运用于高校普修健美操课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