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先秦的“诈力”学说包括了法家思想、纵横家思想与兵家思想,三种思想被秦王国采纳,也成为秦王国统一天下的根本,但由于三种思想中所固有的缺陷,注定其必将走向式微。
关键词:秦国;变法;三种学说
一、先秦的“诈力”学说
早先的中华大地上地广人稀,人民都以宗族聚居,正如老子所说——“小国寡民,重死而不远徙”,所以治理较方便,很适用道家的清静自生,无为而治的策略。“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技术的进步,这种放任自流的办法显然不足以支持国家的长远发展,在春秋时期,铁器普及了,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人口密度变大了,社会矛盾也变得空前尖锐起来:大国之间尔虞我诈斗力,小国则唯恐受灾祸殃及,被迫在大国之间周旋。争霸战争无止息,徭役苛政无止息。
战国年间的社会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天下以诈力相雄长”。随之而来的是规模空前的军备竞赛和惨烈无比的大厮杀,孟子称之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中原变成了一个大屠宰场,斩首数十万的记载动辄见于史书。李悝、商鞅、申不害、李斯、吴起等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之流的人物终于站到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
当时最为统治者所看重的是法家、兵家、纵横家,也正是靠这三家的通力合作,秦国得以关中平原为基,席卷天下。而这三家学说皆是立足于“诈力”二字。齐人鲁仲连曾说过,“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此言形象地描绘了秦国对于“诈力”的崇尚。
二、诈力学所获得的成功
秦法严酷,从商君始。耕战制度用以劳军,保甲制度和各种律法用以网民,捐不急之官,尊战斗之士,抑强盛宗族。此后秦王国乃至秦帝国都一直遵从了这种方法治国,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得天下之士噤口,唯独留下唱法的人代代相传,可以说法是秦王朝的立足之本,法家人物构成了秦王朝的人才核心,是其骨血和国本所在。
秦国的大纵横家首推张仪,通过外交使得楚国覆军杀将,令其加速走向衰败,除去了一个老牌的劲敌。在一系列政治活动中,秦国的纵横家家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反秦势力,培植亲秦力量,使得敌人先亡于内部。李牧死,廉颇亡,屈原放,大大削弱了东方诸侯国的抗秦力量。
秦军号称无敌铁军,在白起、王翦带领下的杀伐功勋是秦国的硬实力之本,“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开地数千里”。整个战国时期歼敌达数百万,是秦帝国一统天下的武器。
这三家学说的结合威力如此惊人,造就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王朝。而直到现在,一提到兵家就是孙武司马,纵横家必是苏秦张仪,法家的人物即是韩非,后世竟然没有什么能够盖过他们锋芒的人物。足见在这三种学说的巅峰期过后,其在后世渐渐泯灭了。
三、三种诈力学说的特点
三种诈力学说最为注重的就是“势”与“术”。从来只相信用实力说话。
法家重法,务实的政治家从来都以赏罚刑名为本,韩非说过,“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这样的“势”,韩非子譬之如马,时局变换,乘势者可以起于垄亩,如陈胜吴广,身为毫无生产资料的社会底层佣工,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遂乘势搅动天下亡秦,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至于术,法家诸人在其著作中有具体详尽的描述,术的本身是阴谋,是隐藏于事件背后流动的权衡。韩非宣称,“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至于术的用处,韩子甚至认为,一个国家有术则存,无术则亡。而兵家和纵横家也正是从这种“势与术”的思想发展出去的,其上乘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再上溯则是周易的阴阳观了。
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有言,“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这是兵家所重的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战略,至于更加细化的战术,尤其千变万化,不拘一格,是考量每一个用兵者的标准。兵事在于奇正相生,善守正者,曰不败;而善用奇者,曰不可胜,军校教材当中的经典战例都是瞒天过海、蒙蔽敌人的典范,所以说好的军事家都应当懂得阴谋理论的运用。
纵横家是比较奇特的一个派系,最大的理念和原则就是毫无固见和原则,“人生在世,功名富贵,阖可忽焉。”所有考虑都是从名利富贵子女玉帛出发,例如,纵横派出名的几位人物,苏秦一开始说秦王不成,立马转头联合五国攻秦,其弟苏代同事东西两周,受两国的俸金。张仪使楚王失信于天下,整个毁掉了楚国的形象地位。
纵横家的老祖据说是鬼谷子,是专门研究帝王言谈术的第一人,《鬼谷子》一书当中的揣摩篇,就是讲如何在交谈当中猜度人主的内心活动,进而从容造势;而权谋篇,就是讲如何运用心术打动听者。
四、走向式微
所以三家皆以势为里,以术为表,为权,而三家当中,兵者的重点仅仅在于战争,对于其他一无所钟,纵横家仅在意于言谈取信变诈,从而投机长保富贵。
唯有法家思想规格最为高上,生民万物无所不包,对于自己的信仰也坚定不移,从而决定了其他两家学说的存在,多依靠于一个强势的法家政府。
但无论是从商鞅、吴起这样的法家人物,还是后来吸取法家思想的晁错,都是精于谋国,拙于谋身。历来伟大的法家人物难逃悲剧下场,所以被更为务虚的儒家所替代。于是在儒家文官体系建立之后,这三种“诈力”之术就渐渐走向了式微。
参考文献:
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高昕,1989年出生,男,汉族,籍贯:河北省辛集市,学校:中北大学,学位:硕士,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