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托马斯?哈代小说作品中的宗教观

2016-04-19 08:10:19杨燕翎单秀娟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反叛基督教反思

杨燕翎 单秀娟

摘 要:托马斯·哈代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作家,其众多的小说作品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上帝和基督教伦理观念中的不合理因素,但这并不能根除哈代潜意识里的基督教观念。从哈代宗教观的变化和发展轨迹来看,其一生对于基督教的信仰、质疑与反叛、反思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他的宗教观始终是矛盾和变化的。

关键词:基督教;信仰;反叛;反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2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后一位伟大作家,学界关于其宗教观的看法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哈代是不信奉上帝的异教徒,也有人认为哈代是不可知论、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代表。对于哈代的宗教观,并非是通过作家的某部作品、某个人物或某个情节就能界定的。本文仅以哈代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哈代小说中的宗教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回顾哈代一生,其宗教观始终处于一个矛盾变化的综合体中,其一生对基督教的信仰、质疑和反叛、反思是交织在一起的,这种变化也反映到了他的小说作品中。

一、对基督教的信仰

哈代出生、成长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宗教是政治、思想、道德的基础。同时,工业革命在不断瓦解传统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哈代的家乡地处偏远地区,较少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宗教气氛十分浓厚。哈代的祖父、父亲和叔叔都是教堂唱诗班的成员,哈代从小就经常参加教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哈代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经常带着哈代去做礼拜。在耳濡目染中,哈代熟知《圣经》的典故和基督教教义,感受到了宗教事业的神圣,将牧师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并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刻的基督教烙印。在哈代的小说作品中,他通过对一批基督徒式人物的刻画,表现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和追求。

《远离尘嚣》中的加百列·奥克,是哈代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基督教利他主义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就多了这么一点点基督教徒性格,……那就是他的谦卑,还多了那么一点诚实”。虽然他爱恋芭丝谢芭,但当他成为农场主的希望落空时,他为没与芭丝谢芭结婚而感到高兴。每当芭丝谢芭的农场陷入困境时,他都会尽全力使她免受破产之虞。最终奥克凭借着这种基督徒品质赢得了爱情、财富与地位。《林地居民》中的基尔斯仁爱容忍,敢于牺牲。基尔斯在失去房产后觉得无法给格雷斯幸福,就主动解除婚约。当格雷斯婚后为了逃避不忠的丈夫来到基尔斯家时,他为了保护格雷斯的名誉,不顾病体让出了唯一的小屋,而自己栖身于简陋的茅草棚,并因此患病而死。当基尔斯看到收走他房产的查曼德夫人翻车时,立刻上前询问她是否受伤,并马上动身去请医生。《德伯家的苔丝》里的老克莱先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基督圣徒,正直善良,有着一颗真正仁爱宽容的心,坚定不移地为信仰而奋斗,从他身上仿佛可以看到哈代年轻时敬慕过的摩尔牧师的影子。

哈代在他的小说作品中,通过对这些基督徒式人物的刻画,表达了对基督精神的信仰,确认了基督教的重要价值,并试图在对基督教的信仰中寻找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方法。

二、对基督教的质疑与反叛

19世纪的英国,传统经济正逐渐被工业革命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动荡不安,基督教的统治地位产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哈代阅读了许多无神论者的著作,并在贺拉斯·摩尔的推荐下阅读了《论文与评论》,其宗教信仰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对基督教产生了质疑。在19世纪中后期,英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高速发展,宗法制社会受到了猛烈冲击,农村社会逐渐走向毁灭,农民遭受着灾难。哈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看到了资本主义残酷自私的本质,并由此陷入了对资本主义的失望和对基督教的反叛中。由此,哈代对基督教的态度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基督教提出了反叛,并反映到了他的小说创作中。

哈代小说中对基督教的质疑和反叛之一,体现在其对残害人性的基督教禁欲观念的批判和对自然人性的歌颂。

《远离尘嚣》中的芭丝谢芭是渴望独立和自由的新女性,不愿意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当奥克通过物质来引诱她并向她求婚时,她坚定地拒绝了奥克。不同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基于金钱关系上的婚姻观念,芭丝谢芭在婚姻上保持着独立意识,择偶标准是基于爱情而不是金钱。哈代赞扬了这种热爱自由、追求独立的反叛精神,抨击了女性是男性附属品的基督教教义。《还乡》中的尤苔莎也是一位叛逆的女性形象,代表了哈代对基督教残害人性的禁欲观念的有力宣战。尤苔莎渴望走出荒原回归都市,奋力追求个人享乐与人生目标。当她在婚后发现克林不愿带她离开穷乡僻壤,便毅然决定与旧情人离开荒原,结果淹死在出走的途中。她是现代社会人们执著于对人性与物质追求的典范,表现了人的物欲和功利思想,更体现了作为人的原始自然属性。

哈代小说中对基督教的质疑和反叛之二,体现在作家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上帝和基督教的虚伪道德。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原本纯洁无瑕,但是不幸被亚雷诱奸。在面临社会的歧视、经济的窘困和丈夫的抛弃时,仍默默忍受并极力抗争。但是社会依旧对她步步紧逼,把她推向毁灭的深渊。苔丝一心信仰的上帝也未能使苔丝免于被处死的结局。哈代在小说的最后写到:“‘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在这里,“众神的主宰”寓指上帝,表达了作家对上帝的讥讽和不满。同时,哈代在小说中将“纯洁的女人”作为小说的副标题,充分表达了哈代对苔丝的同情和对基督教虚伪道德的不满。安吉尔虽然驳斥其父亲所坚持的旧教条,趋向于改造宗教,但是并没有彻底挣脱基督教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新婚之夜无情抛弃了苔丝。哈代不仅指出了安吉尔思想上的局限性,更是表达了他对基督教旧道德观念的讽刺。

《无名的裘德》中的裘德为了成为神学家而来到基督堂,却被淑的基督教叛逆思想深深吸引,使他对基督教产生了怀疑并最终彻底放弃了对基督教的信仰。裘德和淑彼此相爱,各自与配偶离婚,然后同居、生子。这些行为在19世纪是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是被当时的社会所唾弃的,但是哈代却热情赞美了两人的崇高爱情。裘德和淑的相爱却遭到了最残酷的惩罚,而他们的悲惨结局都是基督教虚伪道德所造成的,表现了哈代对基督教虚伪道德的反叛。

三、对基督教的反思

哈代虽然在小说中表达了对基督教的质疑和反叛,但是在深受基督教熏陶的英国传统社会里,基督教思想是哈代所不能弃绝的。因此,哈代在信仰基督教的同时,对基督教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维多利亚时期,作家不得不承认传统的基督教精神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在《远离尘嚣》里,奥克的胜利其实就是基督教精神的胜利。他虽然身处逆境,却仁爱容忍,甘愿忍受一切苦难。相对于丧失理智、有疯狂占有欲的博尔德伍德以及冷酷自私的特洛伊,他在竞争中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对于苔丝的遭遇倾注了满腔的同情,并坚决为她辩护,对于苔丝的善良、宽容、牺牲等品质给予了充分的赞扬。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哈代宗教思想的一面,即对仁爱、牺牲等基督精神的赞同。

虽然哈代热情歌颂那些追求独立与自由的人物,反对基督教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但他也无情鞭挞违背基督教容忍克制精神、有疯狂占有欲的人物。《林地居民》中的查曼德夫人利欲熏心,玩弄男性,最后被自己的一个情人开枪打死了。菲茨比尔斯的身上尽管有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自由精神,但他耽于幻想、狡诈虚伪,最后遭受到惩罚。《远离尘嚣》中的特洛伊、《德伯家的苔丝》里的亚雷、以及《还乡》中的韦狄,哈代除了对他们在标榜人性独立与自由的方面给予某种同情之外,更多地是对他们的贪婪、极端自私和缺乏责任感的品行进行批判。

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传统社会里,基督教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深远影响。虽然哈代对上帝产生了质疑和反叛,但是他穷极一生又无法与基督教思想彻底决裂,这是由哈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决定的,这也导致了在对基督教的信仰与反叛之间徘徊不定。虽然哈代赞同并热情歌颂了自然的人性,从劳动人民的悲剧中看到了基督教的虚伪,但其始终追寻上帝的足迹,探索基督教的仁爱、宽容精神。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33.

[2]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60.

[3]马弦.论托马斯·哈代的宗教思想[J]外国文学评论,2003,(4):115-119.

[4]郝涂根.世俗基督精神:哈代人道主义宗教观的内核——兼与马弦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5(3):82-87.

[5]汪涛.托马斯·哈代小说作品中的宗教主题[J]湖北大学学报,1998,(6):55-57.

[6]王雪梅、王宁.从《德伯家的苔丝》的人物刻画看哈代的反宗教观[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3):76-77.

猜你喜欢
反叛基督教反思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行走在“反叛”的路上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0:08
论笛安
女性主义视阈下《奥塞罗》和《伤逝》之比较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现代哲学(2015年5期)2015-12-04 0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