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满蒙联姻的民族政策对当今民族工作的若干启示

2016-04-19 21:08姜珊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尔沁联姻中华书局

姜珊

[内容提要]满蒙联姻历时三百余年,联姻五百余次。满族通过联姻增加了军事力量,稳定了北方边疆。蒙古通过联姻挺高了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双方从各自民族心理上真正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给我们当今的启示是: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排除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各民族只有共同团结奋斗发展,才能创造出经济繁荣、文化和谐的社会。

[关 键 词]满蒙联姻;清朝;民族;团结

恩格斯曾对王公贵族婚姻作过精辟的评价:“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而不是个人的意愿。” [1]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将和亲制度发展为一项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对巩固北部边防和维护国家疆域完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万历四十年(1612年)努尔哈齐“闻蒙古国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甚贤,遣使往聘,明安许焉。” [2]天命二年(1617年),努尔哈齐首次将爱新觉罗家族女子 “弟达尔汉巴图鲁贝勒舒尔哈齐女妻蒙古国喀尔喀把岳特忒部落台吉恩格德尔”[3]。这些拉开了满蒙贵族通婚序幕。

一、满蒙联姻的特点

(一)双向联姻,联姻时间长、人数多。满蒙联姻将传统单项和亲改为持续不断的相互通婚,宗室女出嫁蒙古的对象不限于亲王、郡王,还包括台吉、塔布襄等阶层。清廷上至皇帝、亲王,下至一般王公贵族也皆娶蒙古女子为妻为妾。杜家骥先生在《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一书中记载:“出嫁给蒙古的公主、格格达432人,娶蒙古王公之女163人,联姻时间长达300年。” [4]

(二)联姻逐渐制度化成为国策。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颁布“内廷随侍”制度。康熙年间,“内廷随侍” 变成了更加规范的 “内廷教养”。蒙古子弟开始在京师接受文、武教育。雍正九年(1731年)颁布:“扎萨克之蒙古国戚台吉等,喀尔喀之王、贝勒、贝子、公、扎萨克等之子侄内,十五岁以上者,著来京,在内廷教养。” [5]此后“内廷教养”的蒙古王公多数被指为额驸。清高宗在《大清会典》中严格规定:“凡亲王郡王之格格俱遵照旧例,候朕指给蒙古台吉等;私行许聘京师旗人者永远禁止。” 为了配合“指婚”制度,清廷在 “内廷教养”的基础上制定了“备指额驸”制度。每年十月,从科尔沁十三旗各旗王贝勒贝子的嫡亲子弟和清宗室下嫁公主格格的子孙中,挑选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的聪明俊秀者与清宗室女婚配。

(三)联姻不受儒家伦常关系影响。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据主体,儒家思想认为不分“辈分”的婚姻关系有悖伦理道德。但对同处于氏族外婚状态的满、蒙两族来说,“辈分”在婚姻观念上不受限制。例如,清太宗皇太极先后娶了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三人。

二、满蒙联姻的作用

(一)清廷——增加军事力量。满蒙联姻在入关前,使后金在与明朝对战时免于腹背受敌,并且壮大了自身的军事实力。入关后,勇猛的蒙古骑兵在蒙古额驸的带领下迅速成为清朝的王牌军。额驸布颜代“从伐明,入龙井关,克大安口,下遵化,薄明都,四遇敌,战皆胜。” [6]

(二)清廷——扩大并稳定疆域。通过三百年的联姻,四百余名宗室女嫁入草原繁衍了数量庞大的统治阶层,使得满蒙之间从单纯的君臣关系变成了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增加了双方隶属关系的稳定性。清世祖曾对蒙古王公许过这样的诺言:“朕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享富贵于无穷,垂芳名于不朽,不亦休乎!” [7]终清一朝,北部边疆从不设防。

(三)蒙古——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嫁入蒙古的宗室女以及额驸们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入蒙古上层社会。清朝规定,陪送人员随着出嫁蒙古的格格在草原安家落户,即使格格婚后去世,陪送人员也世代不得回京。他们将内地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带到了草原,改变了当地落后的农耕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兴起,工商业也随着得到了发展。

三、满蒙联姻对当今民族政策的启示

(一)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满、蒙两族能大规模长时间的保持联姻,与满族统治阶级始终平等对待蒙古族密不可分。早在天命八年六月,努尔哈齐为了安抚归附的蒙古王公们,颁布上谕:“倘诸女不贤,不奏闻,咎在汝等。奏闻而不加惩治,咎在于朕。” [8]随后,努尔哈齐又告诫众公主格格:“倘公主不令额驸适意安居,而虐苦之,朕惟以额驸为是,庇额驸。” [9]

满族统治者这种民族平等的怀柔政策下,在清初平定各方军事势力和清中稳定国家团结以及清末对抗欧洲列强时,蒙古王公始终不渝地坚定团结在满族统治者身边,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明、清两朝对待蒙古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导致了蒙古对明清两朝的作用也是截然相反。终明一朝,蒙古军事力量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明朝不得不通过不断加修长城而防御蒙古骑兵南下入侵,最终除了劳民伤财外并无太大收获。明朝始终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对待包括蒙古、满族等所有的少数民族,始终采取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这种高压政策势必导致被统治民族的反抗。通过明、清两朝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出: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的基石。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要“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顺治初年,苏尼特部扎萨克郡王腾机思与多尔衮有隙,拉拢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一并反清。漠南蒙古各部非但坚决不从腾机思,反而协同清军快速平定腾机思、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三军。蒙古各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与清廷不可分割。魏源曾经在《圣武记》中评价过科尔沁蒙古与清廷的关系:“科尔沁从龙佐命,世为肺腑,与国休戚。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皆科尔沁女,故世祖当草创初,冲龄践祚,中外帖然,翳蒙古外戚扈戴之力。” [10]

由此可以看出:统治民族离不开被统治民族,被统治民族也离不开统治民族。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坚持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提出: “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

(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满蒙联姻就是广义的统一战线,每一位和亲的满、蒙姑娘都肩负着促进两族团结、维护国家和平的政治使命。通过满、蒙两族共同的努力,带动了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蒙古草原改变了单一的游牧生活,逐渐形成了农耕生活和城市生活。由此可以得出: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繁荣、和谐的生活。

周恩来同志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首次从民族繁荣的高度来论述民族问题, “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 习近平同志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 “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团结和发展是民族工作当前的两大核心,以发展促团结,用团结来保障发展,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经济社会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2](清)清实录.太宗实录(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5:1.

[3](清)清实录.太宗实录(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5:67.

[4]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3.

[5](清)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一一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31.

[6](清)赵尔巽.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10:9275.

[7](清)赵尔巽.清史稿(卷五百一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10:14323.

[8](清)清实录.太宗实录(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5:23.

[9](清)清实录.太宗实录(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3.

[10](清)魏源.圣武记(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99.责任编辑/赵洪波

猜你喜欢
科尔沁联姻中华书局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科尔沁情
美丽的科尔沁
非遗,与互联网“联姻”
珍菌堂联姻富迪
梦回科尔沁
数轴与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联姻
建筑史话
当文化联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