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筱+马素红
【摘要】近些年高校辅导员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辅导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目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量化研究进行梳理,以备后续研究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03-01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身份特殊的一支队伍,他们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目前,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化导致价值判断的多样化以及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等使得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难度加大。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是近几年才刚刚开始的,且各个高校都是年轻的辅导员占了绝大多数,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在胜任该工作上往往是不够的,因此,随着国家对这一群体重视的日益加强,有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研究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对这一方面的量化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一、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内涵
职业认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研究者一般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为职业的社会认同,即社会大众对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的理解;二为职业者的个体认同,也就是从业者或即将从事该职业的主题对该职业的认可程度以及该职业给自身带来的物质和心理的满足程度。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第二点看法。即个体对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程度。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其实就是辅导员教师对于辅导员这一职业的接纳和认可。目前大多数研究从整体认同进行,但更深入的研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结构进行的划分,包括六个方面: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对职业的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观、对职业技能的感知。其中,对辅导员职业价值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评价是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核心问题。
二、有关量化研究
国外没有“高校辅导员”这一称谓,国内对其研究刚刚起步,专门的量化研究不多。有限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现状的调查、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职业认同感的测量工具。
1.职业认同感的现状研究
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高低的量化研究有如下结果:有研究发现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比较高,福建省调查比中等略高。尽管如此。相对于专职任课教师群体,有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可以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高低现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职业认同感高但低于高校专业课老师。
2.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质性分析研究较多,量化较少。在现有的量化研究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性别上,因为辅导员的职业特点,高校辅导员女性居多,且女性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比男性辅导员高,现有研究也支持这一现象。既30岁以下女性职业认同感略低于男性,30-45岁女性高于男性,45岁以后无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辅导员工作的特点繁杂琐碎比较适宜于女性,而且也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期望,再加上女性在30-45岁之间逐渐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但随着辅导员学历的提高,这一结果也可能会发生改变。
年龄和任职年限上,因为不同年龄面对不同的人生任务和压力以及不同的认知能力,因此,有关研究发现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存在年龄差异。如徐莉发现30-39岁的辅导员的认同感相对较低,50岁以上和40一49岁之间的辅导员职业认同度都比较高;郭晓薇发现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26-35岁认同水平最低。而在任职年限上现有研究结论不统一。如郭晓薇发现差异不显著,职业价值观在1-2年时最高、3-4年时最低、5年以上剧中;而陈飞的研究发现差异显著;可以说,就年龄和任职年限变量上现有研究结论不一致,原因可能与所用工具有关。
此外专兼职、收入、学历和职称、所在学校性质都会对职业认同带来影响。研究结果较为统一,但值得一提的是专兼职和学校性质的影响。而学校性质上,发现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而且职业动机对其影响显著。近两年尤其是2015年高校招生部分职业院校录取分数超过了普通高校。这一现象或趋势可能影响着辅导员们对其职业的认知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认同。
其次职业认同也会影响相关心理健康和职业行为。如郭晓薇发现职业认同尤其是职业意志是影响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钟慧珍工作压力、职业认同是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3.相关的研究工具
由于对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量化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研究工具主要是自编问卷。另外在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基础上改编的问卷或者直接以教师职业认同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辅导员也是教师),如陈飞在魏淑华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基础上修改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问卷。但总体看,合适的工具相对缺乏。
三、研究展望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应加强以下工作:(1)加强量化研究,同时将量化研究与质性分析将结合;(2)目前影响因素研究涉及较少,今后可以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对其内在机制作深入的探讨;(3)相对权威的研究工具缺乏,应加强工具的编制。
参考文献:
[1]薄艳玲.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黄菊,王祥嘉.试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化.教师教育,2008,(12):46-47.
[3]徐莉.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调查.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14-116.
[4]郭晓薇。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状况调查。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38-40.
作者简介:1.惠筱,女,汉族,1988年7月生,陕西延川,延安大学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助教,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源与管理心理学;2.马素红(1980-),女,延安大学教科院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