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熠
草间弥生作为日本的前卫艺术领军人物,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及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看法。她的艺术作品形式多变,不单单是绘画,草间弥生在行为艺术,装置艺术,雕塑方面也颇有成就,且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中融合了多种派别的风格,女权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新达达主义,但万变不离其中的便是无限重复的波点,鲜明的色彩对比,夸张的线条,通过抽象符号组合而成的艺术作品,更加直接的表达着她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内涵。
人物背景
草间弥生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经营种子的富裕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为草间弥生带来幸福的童年,相反,她复杂坎坷的一生与年幼时的经理有莫大的关系,由于家庭环境的冷漠,草间弥生十岁时便患上视听性精神障碍,常常出现幻听,幻觉等症状。据草间弥生的自述,在她小时候眼前总是出现大量圆点,像一张网似的笼罩着眼前的世界,令人恐惧,不安,由于母亲的忽视,她只能通过画画来自愈。但是祸福相兮,也正是由于童年不愉快的记忆以及精神疾病带来的幻觉,为草间弥生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灵感,在她众多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童年记忆对她艺术生涯的创作带来的影响,如极具代表性的《南瓜》,《花(D.S.P.S)》等,都是以重复的,无规则排列的波点为基本元素构成的图案,因此,草间弥生也被称为“波点女王”和“精神病艺术家”。
代表作品
1.南瓜
在草间弥生的众多作品中,出现次数最为频繁,也是具代表性的就是南瓜。在日本,南瓜通常用来象征长相丑陋的人,但草间弥生从小便喜欢南瓜,她在自述中说道,别人也许觉得南瓜很丑陋,但是我却觉得它很可爱,让我画一辈子南瓜都不会觉得腻。因此,草间弥生的很多作品中都能见到南瓜,通过将中间大的波点以及棱角部分小的波点进行排列,将大小波点分区排列,再加上色彩鲜明的对比,形成清晰的南瓜的结构,这种画法延续了草间弥生的一贯风格,是草间弥生的标志性主题元素之一。
2.无限镜屋
草间弥生所涉及领域不单是绘画,还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装置艺术,如《无限镜屋》这也是草间弥生打入欧美艺坛的主要作品。《无限镜屋》利用大量的镜子,灯光,布置了一个巨大的三维空间,利用灯光和反射,给人形成种种光影幻觉,放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产生类似迷幻的效果,脱离真实世界,步入幻想空间。像这种装置艺术已经跳出了绘画艺术只能在平面上进行表达的局限,给人更加立体的感官享受。
3.无尽的网
《无尽的网》是通过大小不同的点,在画面上进行密集的排列,不断增殖,重复,延伸,直到布满整个画面,这种圆点的增殖排列是草间弥生艺术创作的惯用手法,每一个点都充满了生命力,表达了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内涵,草间弥生认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圆点,她自身也是其中一个圆点,画中密密麻麻的圆点构成的就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而自身就在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中不断跳跃,延伸。
草间弥生艺术表达特征
1. 波点元素表达
在草间弥生的作品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圆点,由于从小患有视听类精神疾病,她将幻觉中所看到的圆点作为抽象符号,进行艺术创造。利用圆点的大小不同,聚散和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同来构成画面。正是因为这种重复排列的无穷无尽的圆点,在画面上形成一种空间延伸感,混淆真实与虚幻的存在,给人造成视觉迷幻的效果,产生一种类似与吸毒的快感。草间弥生通过将这种最简单的圆点进行有意识的重复,使精神的虚幻和画面的真实更好的融合,形成她沟通现实世界和精神空间的桥梁。正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在无穷尽的幻象中一遍遍地放大和复制自己”通过最简单,最有生命力的圆点组织排序、大大小小、密密麻麻、深深浅浅。草间弥生用其具有代表性和强烈形式感的圆点符号阐述着自己,一遍遍的重复来构建往来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自己。她企图通过这种重复的,密集的圆点来呈现一种深入自己心理的、精神感受的,自传式的内容。她将世间万物都看成圆点,可以是地球,可以是人,可以是细胞,可以是任何一样东西,包括自己,把现实的存在剥掉客观的外壳,将其中的精神力量抽象成圆点进行创作,将幻觉与真实结合,在艺术中制造自己的倒影。
2.强烈的色彩对比
强烈的色彩对比,也是草间弥生的一大标志性特点,她善于将明亮浓郁的色彩进行堆砌,再加上密集的重复的圆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空间,使人产生眩晕,迷幻的感受。在她的作品中,不会看到纷繁复杂的色彩,往往是用简单的,高纯度的色彩来进行创作,例如在《南瓜》中,就是是运用的黄色和黑色,黑色作为背景,弥漫的黄色的圆点绘制成南瓜,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不仅更好的突出了画面的主题,同时也使黄色的圆点产生了类似于闪屏的效果,像一个个光圈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使观赏者在没有起点与终点的画面中迷失与沉浸。同时,这种高纯度色彩的圆点塑造出的具有迷幻色彩的画面,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冲击度和强烈度,还使得画面更具有童话色彩,产生一种背叛现实世界走进草间弥生充满黑暗色彩和童话稚趣的精神空间。
结论
正如康定斯基的抽象理论中提到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对艺术家精神内涵的表达,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寻求画面与精神的统一,在麻木中寻求情感所在,从而使艺术作品具有生命力,达到精华共振。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中便充分展现了她的个人特色,她通过弥漫的波点,浓烈的色彩,密集且令人眩晕的视觉画面来表达着自己的精神感受,寻求个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通,用艺术来描绘自己的人生,在创作中不断的自愈,寻找自身未知的力量,感受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无穷无尽,所谓无疯狂不艺术便是对她的一生最好的诠释。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