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鸿冰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着与职业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价值理念不具有本土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师缺乏职业经验。这些导致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职业能力不足,很难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需要。要真正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就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学生专业伦理,强化实践教学,优化专业教师队伍,构建职业化取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 专业化;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C916;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7806
在我国社会转型中,社会工作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其指向就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民生保障更完善。社会工作是惠及老百姓的一项福利事业,是一项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这些都要求社会工作努力适应社会治理新常态下的社会建设任务,实现由急速发展到新常态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1]在这些任务中,社会工作都可以有效介入并发挥独特的作用。李克强在2015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2]。这是首次专门提出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部署。为此,在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社会工作职业化人才刻不容缓。
一、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关联性
1.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历程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职业化发展同国外社会工作相比,存在着路径和次序上的差异。在发展路径上,国外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带有明显的自我积累和“自然”生成的特点;[3]在发展次序上,国外社会工作职业构建与专业教育相互依存、同步发展。国外的社会工作起源于人道主义的宗教慈善事业,开始是由中上阶层的志愿人员以“友善访问员”的身份为他人提供援助,随后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这些工作需要科学化、专业化,于是就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人员由志愿服务人员逐渐转变为职业性的专业人员,这是一种由职业化发展推动专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国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的。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职业构建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即“教育先行,职业滞后”。社会工作职业化建构是政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带有自上而下“强势建构”的特点。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始于20世纪初,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社会工作在我国出现,一些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社会学曾一度被取消, 社会工作专业也随之被取消。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家民政部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大学等部分高等院校开始恢复设置社会工作专业。此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多年发展,较快、较完善、较规范地构建起了高等院校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学科体系,呈现出“后生快发”的高速发展势头。[4]
相对于社会工作教育而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较晚。许多专家认为,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始于2006年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5]。这成为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标志。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是直接由党和政府推动的。2008年,举行了全国首次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使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为六大人才队伍之一,并明确提出“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6]。随着职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社会工作职业化,一般是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7]社会工作既是一门专业,同时又是一种职业。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前提要求。社会工作职业化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承担着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任务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一定是适用职业化的要求,“学有所用”。只有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在社会上找到相应的就业岗位,才能维持社会工作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职业化来为其做保障,否则都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社会工作要想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被社会所认可的职业,其职业地位的确立和专业权威的树立,必须依赖一批高素质的、能有别于其他从业者的、经过专业训练的专职人员。因此,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专职从业人员,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
二、 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临的职业化问题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在尚未职业化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党和政府大力推行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专业教育与职业化要求之间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情况。
1.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与职业化要求相脱节
社会工作是一门帮助人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以实用性、职业化为主要特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它是引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纲领。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够准确,有的学校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定位为培养从事民政、工、青、妇、残联等机关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在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会考虑到其行政化的一面,培养出来的是适合做管理社会工作者的人才,而非一线社工人才。而社会急需的是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一线社工人才,能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就导致了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供求关系出现了偏差,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系统的人才需求之间严重脱节,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从职业发展提出的人才规格需求来定位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否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专业教育发展和社会职业化要求的脱离。
2.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不具有本土特色,不符合国情社情
社会工作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但它更是一个极具价值理念的专业,其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价值观在整个社会工作专业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确立具有本土特色、适合本土要求的专业价值观是培养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的基础。王思斌曾指出:“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而且特别强调后者的主体性,即它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8]当前,我们强调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存在一些与我国本土文化不相符合的地方。西方文化崇尚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我国文化重视集体主义与社会和谐,强调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如果用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指导我国的社会工作实践,就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必须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和创新,以使其适合于我国国情,并得到社会认同。
3.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不足,与职业化结合不够
合理设置课程、恰当选取教材是提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公共课、实践课(包括实训实习课)的合理安排,注重社会工作的操作性和职业性特点,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理论知识专业化,弱专业价值认同感。价值理念是学生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前提,是稳定社会工作职业队伍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延续社会工作专业特性的根本保证。二是教材内容中,本土化的东西少。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大多是直接从西方国家翻译过来或是参照编写的,本土的经验涉及少,缺乏社会实际所需要的新内容。基于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同,有些理论知识不一定适应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环境。第三,课程体系安排不尽合理,教学与职业化结合不足。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公共课比例过大,专业课所占的比重小,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部分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至今还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社会工作教学缺乏专业的实践,难以适应职业化的要求,大量社工毕业生走出校门后成了失业者,或者从事非社会工作类的工作,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欠缺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实践教学是关键。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条件问题。有些学校专业实习机构资源匮乏、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实习督导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学校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开办较晚,还没有实验室,实验课不能开。二是实践教学师资问题。有些学校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多是由相关学科的教师转型过来的,没有专业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且有些学校实践教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三是实践教学管理问题。实践教学机制不健全,缺乏制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全过程监控体系。有的学校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疏散,没有约束机制,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大,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导致学生无法达到社会职业化的要求。
5.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职业经验不足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大量的社会实践和服务项目来对学生进行指导。有些教师虽然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但由于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教学经验,难以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要求。而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没有受过真正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社工实践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使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停留在肤浅的助人层面,不能真正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意义。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必要的职业训练,难以适应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6.社会工作职业化不足制约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社会工作教育能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反过来社会工作职业化不足也会阻滞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有着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其职业化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社会民众对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不高,认为社会工作与志愿者的工作差不多,再者社会工作者自身对职业认同感也不高。由于这种职业缺乏社会支持,所以社会工作教育势必受其影响。二是社会工作职业领域不明确,职业制度不健全。目前,社会工作定位不明确,岗位设置问题也未解决,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薪酬制度、职业体系、职业保护等相关制度和规范还不够完善。三是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发展不足。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数量较少,既不能满足社会转型对社会工作职业释放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的需求。社会民众对社工机构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机构本身服务不够规范,创新意识不强,影响力不大,这不利于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不足,使得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业出口不畅,进而影响社会工作教育的招生进口,影响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三、职业化取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策略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快速发展之际,需认真思考目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否适合职业化人才要求,是否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是否能就业,并适应职业岗位。因此,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专业生存。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放在社会工作职业化背景下来审视和分析。一是从教育理念上看,需要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注重情景的创设与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实践氛围,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自己解决问题。二是从专业的角度看,需要从系统理论、社会制度、社会认可、价值伦理、历史文化等方面构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人才的知识结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应包括价值理念培育的课程、理论知识传授的课程、实务技能训练的课程和专业学科研究的课程等。要全面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三是从职业化的发展看,我国已经推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需要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职业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开设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水平考试大纲相应的课程,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成为满足职业需求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2.培育学生专业伦理,增强职业认同感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者是注满价值的人。缺失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就不可能做好社会工作服务,社会服务的质量也难以保障。专业教育中要通过开展专业实践,内化专业价值,促使专业认同,培养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信仰的人。一是要树立学生的专业信仰。社会工作专业信仰是学生获取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从学生入学起,就要做好学业指导、专业介绍,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社会工作者身份。在社会工作专业信仰培育方面,多开展“参与体验式”入学教育活动,如成长小组、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拓展训练,让学生学会感同身受、热心助人,学会接纳、理解和共情,培养学生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理念,促使新生对社会工作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专业认同、专业信仰。二是要强化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是一种旨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在专业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倡导公平正义、关怀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专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他们的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职业自豪感。三是要让学生多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专业自我。价值观和伦理操守的内化是一个过程,要多让学生参加道德实践和职业实践活动,强化奉献精神,更好地承担社会工作者的职责。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要求社会工作人才能与之相适应,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培养实践能力取向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一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开展实务项目,培养实务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色就是能力训练,建立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是实现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培养具备社会适应力和职业适合力人才的有效方式。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创设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三是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好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实训是提升学生实务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精心设计实训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加。每次实训后,要有总结、分享和反思。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充分挖掘实习资源,推动实习基地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实行双重督导实习制,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同时要确保充足的专业实习经费,形成实践教学合力和长效的实践教学机制。鼓励教师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社会工作机构,为自己积累实务经验,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平台,走教育界与实务界相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坚持大学四年集中实践教学不断线,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优化专业教师队伍,提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
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就必须建设一支“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教师队伍,以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社会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通过人才引进、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年龄等结构,提高现有教师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二是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三是建立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服务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四是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我国已推出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该取得这一资格证书,使教师具备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让社工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5.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化体系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工作职业化不足的现状,要迅速建立社会工作职业规范体系,完善社会工作评价、激励、使用、管理等职业制度体系。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社会工作机构,建立自律的社会工作组织联盟,规范社会工作组织行为。开展高校、政府与专业组织的互动,在互动多赢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作为高校,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主动对接当地政府和专业机构,构建本土化课程体系,拓展办学资源,构筑互动互助的教学资源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社会民众对社会工作的支持系统,促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职业协调发展。
四、结语
社会工作既是一门专业,也是一种职业。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职业化是专业化的保障。专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内因,职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外因。没有职业化,专业化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职业化和专业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此,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与职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以职业发展趋势定位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方向。为了提高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突出社会工作职业化教育,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专业软硬件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满足学生求职的需要,畅通学生的就业渠道。
[1]杨春梅.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J].学习月刊,2014(3):9-10.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5-03-06(2).
[3]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J].学习与实践,2007(3):5-10.
[4]史柏年.谈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建构[J].社会工作,2012(6):4-9.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3-20.
[6]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事天地,2010(19):4.
[7]尹保华.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J].社会主义研究,2008(1):116-118.
[8]王思斌.试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56-61.
(文字编辑:王香丽 责任校对:贾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