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长顺县退耕还林刺梨种植工程设计

2016-04-18 08:10:08王朝琴
森林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林地苗木

王朝琴

(贵州省长顺县林业局,贵州 长顺 550700)



贵州省长顺县退耕还林刺梨种植工程设计

王朝琴

(贵州省长顺县林业局,贵州 长顺 550700)

摘要:退耕还林项目是林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本文对贵州省长顺县退耕还林建刺梨种植项目工程技术进行设计,提出贵州省长顺县退耕还林刺梨种植工程设计的建设原则及产地选择、林地管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情况。阐述项目建设布局、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技术,风险分析,使长顺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起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真正让农户得到实惠。

关键词:退耕还林;林地;苗木

0引言

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户生活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但生产存在土地耕种面积减少,大量劳动力闲置等情况,因此就地解决闲置的富余劳动力,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经济,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退耕项目区的产业发展力度,主要加大对地方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在项目区大力发展刺梨,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退耕农户在退耕后续产业发展中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解决了部分退耕农户的再生产及长远生计问题,使退耕成果能够得到较好巩固,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为生态建设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为保障现有的生态成果,防治生态环境恶化,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证[1]。

随着项目区刺梨加工业的兴旺和刺梨产业的市场走俏,以及长顺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农产品、林产品深加工量大,长顺县对林农产业种植、加工一系列出台了优惠政策,这些促进了农户发展刺梨种植的积极性,长顺县发展刺梨种植能使项目区经济林发展稳步推进。

1建设原则

(1)坚持发展林业名特优品种,促进退耕农户增收的原则。

(2)坚持优先安排具备建设条件的贫困退耕农户的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退耕农户意愿的原则。

(4)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项目实施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2产地、林地、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情况

(1)产地选择、林地管理。果品林造林地均选择周围无工业区、无污染的乡镇村。为方便管理和果品运输,大部分选择乡道、村道。

(2)施肥及病虫害防治。为确保刺梨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对刺梨有害生物采取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

①防治原则。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工作方针,安全、科学、有效地采取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措施。

②植物检疫。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按照植物检疫制度,禁止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

③调查监测。开展刺梨林业有害生物日常调查,发现刺梨生长异常,注意观察植株及其果实上有无病虫,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和发生统计标准,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期、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对发生轻度以上的刺梨园做好重点监测、编制防治方案、储备防治物资、做好防治工作[2]。

(3)防治方法

①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一是建园时,避免刺梨与桃、李等蔷薇科植物混栽,避免病虫在寄主间相互转移;二是实施翻土、修剪、冬季清园及肥水管理措施,减少病虫源,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

②物理防治。一是灯光防治害虫;二是色彩防治害虫。

③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和利用天敌;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三是使用生物农药适时防治。

④化学防治。科学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限制使用中等和中等以下毒性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项目建设

3.1经营类型设计与造林类型设计

(1) 在设计经营类型时,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即尽量选择栽培技术简单、易行、当地群众易接受的树种,在树种选择时遵循生态经济学原则,即适地适树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充分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和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立地条件,本着适地适树原则,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选择防护效能好,又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树种,提高单位面积森林综合效益[3-5]。

根据上述原则,在充分考虑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按树种和经营目的分别设计经营类型,各经营类型具有不同造林、育林和利用等技术措施,本项目组织1个经营类型,即经济林经营类型。

(2)造林类型设计,根据立地条件结合当前的经营目的,经济林共设计1个造林类型即:刺梨纯林。

3.2树种选择

本设计除了根据适地适树、项目建设原则选择树种外,经济林树种应具备优质丰产等优良特性,既能为农户增收,又能起到产业打造、绿化、美化的效果[6],所以选择经济林树种选择刺梨(贵农5号、贵农7号)。

3.3项目建设布局

项目实施地点为长顺县白云山镇的改尧村、烂山村、凉水村,广顺镇的广农、麦路村、石洞村、石板村、南场村、猛坑村、鼠场村,长寨镇的生联村、长江村、雷坝村,摆所镇的城伍村、伍星村、中坝村,鼓扬镇的红岩村、格道村,代化镇的纳旁村、打朝村,见表1。

表1 项目建设布局一览表

续表1 项目建设布局一览表

3.4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为经济建设刺梨种植,规模为537.3 hm2。

4项目建设技术

4.1林地清理及整地

本次经济林建设地类为农地,刺梨整地方式采用全面整地,将农地中杂草、石块清理出来,植树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整地对表土、心土分开放,覆土时先覆表土,后覆心土,覆土20 cm后,覆心土,踩紧,覆土至高出地表20 cm,时间在10~11月。

4.2造林密度及配置

刺梨:株与株之间的距离为2 m×2 m,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3 m×3 m,每公顷共为1 665株苗,属于长方形配置。

4.3造林方式及时间

采取植苗造林,于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前完成植苗造林。

刺梨(贵农5号、贵农7号)栽植时,先将定植穴拉开,距地表深约15 cm,放入刺梨苗木,苗木的扦插枝条水平放置,要求根系舒展,苗木直立,覆土,踩紧,压实,覆土露出地面2~5 cm,成碟形馒头形,有条件浇足定根水。

4.4种苗设计

(1)需苗量。经济林建设537.3 hm2,共需苗106.666万株(含损耗)。

(2)苗木规格。苗木规格执行《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格》(LY/T1557-2000)和贵州省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刺梨扦插苗:D0≥0.35 cm,H≥40 cm。

5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为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进度安排为2015年10月至2015年1月完成整地,2015年11至2015年12月完成栽植。

6投资概算

贵州省长顺县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经济林建设刺梨种植项目投资概算见表2。

表2 项目投资概算表

7风险分析

(1)项目的建成将有效增加项目区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对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7-8],同时对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将起一道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

(2)项目的建设可解决农村部分就业,可为项目区退耕农户提供一个发展经济的平台,对保护生态、减少社会纷争,维护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项目建设基本上都是长顺县地方上的名特产品,符合长顺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市场销售较好,农户积极性高,管理、管护技术培训等工作都能落实,除了自然灾害外,项目建设能够带领退耕农户走上发展经济致富路,为新农村建设,构建人与环境社会合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13]。项目建设有一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变化风险,但其风险很小。

8结论

(1)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期内退耕农户可以无偿享受国家提供的项目建设苗木106.666万株补助,折合现金127.999 2万元。项目建成后,产前期三年,共投入401万元。进入初产期年每亩产量平均333 kg,每公斤单价按6元/kg计。初产期年均产量267.066万kg,总产量可达801.198万kg,销售总收入4 807.188万元。进入盛产期年每亩产量平均999 kg,每公斤单价按6元/kg计。盛产期年均产量801.198万kg,总产量可达16 023.96万kg,销售总收入96 143.76万元。项目建成后,除去生产管理费用和成本,每年每户可实现纯收入2.64万元,年实现人均纯收入0.395 5万元。在产前、初产、盛产期销售总收入为100 952.948万元,除下成本费用:采收、管理、包装等5 172.9万元,可产生利润95 377.05万元。

(2)生态效益:项目的建成将有效增加项目区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对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将起一道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

(3)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可解决农村部分就业,可为项目区退耕农户提供一个发展经济的平台,对保护生态、减少社会纷争,维护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诚,刘俊昌.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32-40.

[2]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23(3):20-25.

[3]姚文秀.基于农业产业-资源耦合下的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评价[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任健滔.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5]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18(4):42-45.

[6]赵丽红,陈文波.浅谈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弹性保护[J].广东土地科学,2006,22(6):31-40.

[7]何磊,李仙娥.构建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的长效机制[J].北方经贸,2008,10(3):15-20.

[8]成六三.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贮碳潜力分析[J].林业科技,2014,43(5):51-55.

[9]陈锡文.环境问题与中国农村发展[J].管理世界,2010,20(2):41-45.

[10]宋大刚,潘开文.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3):45-49.

[11]潘启英,杨卫东.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情况调查[J].林业科技,2015,43(5):61-62.

[12]李吉祥.基于指数和法对根河林业局主要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可利用量的评价[J].林业科技,2014,42(4):64-66.

[13]晏琼,仝新平,张旭红,等.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甘肃科技,2006(12):22-25.

Project Design of Rosa Roxburghii Cultivation on Farmland Returnedfor Woodland in Changshun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Wang Chaoqin

(Changshun Forestry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Changshun 550700,Guizhou Province)

Abstract:The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estry project,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olicies of implementing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ur country,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vital interests of farmers.In this paper,th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 Rosa Roxburghii cultivation on farmland returned for woodland in Changshun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were design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selection of origins,forest land management,fertilization and pest control were put forward.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layout,content,and the scale,construction technology,and risk analysis were expounded,which can help the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play the role of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and benefit the farmers indeed.

Keywords:farmland returned for woodland;woodland;seedling

中图分类号:S 721;F 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5X(2016)03-0040-03

作者简介:第一王朝琴,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退耕还林工程建设。E-mail:717810833@qq.com

收稿日期:2015-11-10

引文格式:王朝琴.贵州省长顺县退耕还林刺梨种植工程设计[J].森林工程,2016,32(3):40-42.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林地苗木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最新苗木行情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绿色科技(2016年21期)2016-12-27 10:57:01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退耕还林建设之思考
浅析辽西凌源地区退耕还林工作的效益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5年7期)2015-05-19 1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