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俐,冉利梅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阳550004)
88例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妊娠成功率
黄永俐,冉利梅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阳550004)
摘要:目的观察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进入IVF-ET治疗周期的不孕症患者88例,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将88例按IVF-ET治疗结局分为IVF-ET阳性组(可能临床妊娠者)40例、IVF-ET阴性组(妊娠失败者)48例;按取卵前、胚胎移植前抑郁情绪出现与否,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按取卵前、胚胎移植前焦虑情绪出现与否,分为焦虑组、非焦虑组。分别于取卵前、胚胎移植前及获知IVF-ET治疗结局后1周比较IVF-ET阳性组与IVF-ET阴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分别于取卵前、胚胎移植前比较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IVF-ET治疗成功率。结果同组内不同时点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不孕症患者取卵前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移植前焦虑、抑郁发生率有所降低。IVF-ET阴性组获知治疗结局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均高于IVF-ET阳性组(P均<0.05)。IVF-ET阴性组获知治疗结局后SAS、SDS评分高于IVF-ET阳性组(P均<0.05)。在取卵前及胚胎移植前,不同焦虑、抑郁状态患者IVF-ET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IVF-ET治疗中焦虑、抑郁情绪常见,尤其IVF-ET治疗失败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取卵前及胚胎移植前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对IVF-ET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不孕症;焦虑;抑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技术
不孕症在我国育龄女性中十分常见,发生率为10%~15%[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开展为不孕症患者提供了新希望。IVF-ET治疗的成功率与不孕症病因、持续时间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IVF-ET的治疗结果[2]。但也有学者[3]认为心理应激与妊娠率无相关性。为此,本研究观察了不孕症患者IVF-ET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妊娠成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88例,年龄22~40岁,不孕原因包括女方各种因素导致的配子运送障碍、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原因不孕、免疫性不孕。排除有严重视听障碍、无法正确理解和回答问卷者,严重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1.2抑郁、焦虑症状评价方法采用访谈和问卷填写的形式,由调查员现场直接发放问卷,并向受试者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在统一指导语条件下进行一对一访谈,由调查员统一填写问卷,包括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5],填写完毕由调查员检查问卷回答完整性,并现场收回。
1.3分组方法对纳入患者采用三种分组方法。①按治疗结局分为IVF-ET阳性组(胚胎移植后14 d测血β-HCG>150 mIU/mL视为可能临床妊娠者)40例,IVF-ET阴性组(血β-HCG<3 mIU/mL视为妊娠失败者)48例,两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按取卵前、胚胎移植前抑郁情绪出现与否,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两组体型、月经情况、不孕症就诊时间、生育史、家族史和社会支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按取卵前、胚胎移植前焦虑情绪出现与否,分为焦虑组、非焦虑组,两组体型、月经情况、不孕症就诊时间、生育史、家族史和社会支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方法分别于取卵前、胚胎移植前及获知IVF-ET治疗结局后1周比较IVF-ET阳性组与IVF-ET阴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比较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的IVF-ET治疗成功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IVF-ET阳性组与IVF-ET阴性组不同治疗阶段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比较同组内不同时点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不孕症患者取卵前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移植前焦虑、抑郁发生率有所降低。IVF-ET阴性组获知治疗结局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均高于IVF-ET阳性组(P均<0.05)。IVF-ET阴性组获知治疗结局后SAS、SDS评分均高于IVF-ET阳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 IVF-ET阳性组与IVF-ET阴性组不同治疗阶段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比较
2.2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IVF-ET治疗结局比较在取卵前及胚胎移植前,不同焦虑、抑郁状态患者IVF-ET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2 焦虑组与非焦虑组IVF-ET治疗结局比较(例)
表3 抑郁组与非抑郁组IVF-ET治疗结局比较(例)
3讨论
IVF-ET是指将不孕症患者的卵子和丈夫精子取出体外,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受精并发育成胚胎,再将优质胚胎移植入患者宫腔内,让其种植以实现妊娠的技术[6]。这一助孕治疗通常包括控制性超排卵和卵泡监测、取卵、取精、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移植后黄体支持、移植后第14天查血HCG、移植后28~30 d B超查看胎儿发育及胚胎着床部位等步骤。在IVF-ET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经过诸如低成功率和手术等方面的应激,极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7]。其中取卵、胚胎移植、移植后等待妊娠实验结果这3个阶段,是决定IVF-ET治疗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最易受到影响[8,9]。众多学者认为,在不孕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中,IVF-ET所引起的患者的情绪波动最大[10~12]。
在IVF-ET治疗开始前,医生会告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成功率。取卵前1周,患者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治疗相关因素如卵泡生长情况、子宫内膜厚薄、有无卵巢囊肿、有无输卵管积水和对即将到来的取卵手术的恐惧。胚胎移植前,患者的焦虑情绪较前一阶段有所缓解,抑郁情绪未发生变化。取卵后患者已获知取得卵子的数量和质量,为胚胎移植增加了信心,心理压力有适当缓解。获知治疗结局后,不同的妊娠结果所导致的心理反应截然不同。治疗成功的患者虽然存在对胎儿发育情况的担心,但其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治疗失败的患者。有学者[12,13]认为,取卵期和胚胎移植期患者的心理压力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治疗失败后往往会达到更高水平,甚至在治疗失败后6个月仍难以缓解[14]。我们对88例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后发现,在取卵前、移植前,患者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心理不适,焦虑、抑郁发生率高;IVF-ET阴性组获知治疗结局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均高于IVF-ET阳性组,SAS、SDS评分也高于IVF-ET阳性组,且IVF-ET阴性组患者获知治疗结局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取卵前和移植前,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关于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学者们进行了较多报道。有研究[15]认为患者的心理应激对IVF结果并未造成影响,妊娠妇女与未妊娠妇女生理和应激自评无统计学差异。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相反结论,如Hammarberg等[2]提出治疗前不良心理状态明显影响IVF-ET的成功率。造成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研究设计方法不同或地区差异。本研究排除了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心理因素的干扰,能客观地评估心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心理评估工具,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取卵前及胚胎移植前,不同焦虑、抑郁状态患者IVF-ET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心理状态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并不明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纳入的不孕症患者在IVF-ET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发生率整体较高,故我们建议,在IVF-ET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还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Montoya JM,Bernal A,Borrero C. Diagnostics in assisted human reproduction[J]. Reprod Biomed Online, 2002,5(2):198-210.
[2] Hammarberg K, Astbur J, Baker H. Women′s experience of IVF: a follow-up study[J]. Hum Reprod, 2001,16(2):374-383.
[3] Wischmann T.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fertility disorders[J]. Urologe A, 2005,44(2):185-194.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239.
[5]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194-198.
[6]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0.
[7] 徐丽平,杨广清,吴方贵,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同阶段焦虑、抑郁情绪与治疗结局的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5):27-30.
[8] 王丽,任春娥,姜爱芳.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4):10-11.
[9] 李俞辰,徐慧兰,高士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妇女的焦虑、抑郁情绪[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4):241-246.
[10] Boivin J. A review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in infertility[J]. Soc Sci Med, 2003,57(12):2325-2341.
[11] Place I, Laruelle C, Kennof B, et al. What kind of support do couples expect when undergoing IVF treatment? Study and perspectives[J]. Gynecol Obstet Fertil, 2002,30(3):224-230.
[12] Ardenti R, Campari C, Aqazzi L, et al. Anxiety and perceptive functioning of infertile women during in-vitro fertilization: exploratory survey of an Italian sample[J]. Hum Reprod, 1999,14(12):3126-3132.
[13] 王丽,姜俊怡,任春娥,等.不孕妇女心理健康与不孕年限的相关性研究[J]. 山东医药,2010,50(38):88-89.
[14] Anderheim L, Holter H, Berqh C. et al.Does psychological stress affect the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J]. Hum Reprod, 2005,20(10):2969-2975.
[15] Verhaak CM, Smeenk JM, Kremer JA, et al. The emotional burden of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ncreas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an unsuccessful treatment[J]. Ned Tijdschr Geneeskd, 2002,146(49):2363-2366.
(收稿日期:2015-09-12)
中图分类号:R71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07-0066-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07.025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LG201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