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原则探讨

2016-04-18 01:43文学红
绿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森林培育原则

文学红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林业局,湖南 益阳 413000)



森林培育原则探讨

文学红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林业局,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指出了森林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不仅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还能够给人类提供丰富的植物、标本和木材。对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森林培育工作的策略,以期对森林培育工作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森林培育;培育工作;原则

1引言

森林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它可以利用树木将太阳能或其他物质之间的生物转化,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原材料和生物能源,同时还可以保护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也日益严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森林面积锐减。为了保持地球良好的生态系统,就必须扩大森林面积,而森林的形成和发育离不开森林培育的优化,只有坚持正确的森林培育原则,才能促进森林的良好发育,更好地发挥森林对社会及自然的作用。

2森林培育工作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近几年来的森林培育理论和技术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并不高,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改善森林资源不足的局面,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封山育林、造林绿化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湖南省为例,该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施飞播育林、工程造林,1993年时成为全国第三个消灭宜林荒山的省份;1998年时,全省林业面积为13797万亩,林业用地利用率为76.2 %,森林覆盖率为51.7 %,森林蓄积量为2.75亿m3;2010年时,上述数字对应变为15992万亩、88.2 %、55.1 %、4.04亿m3,造林成效十分显著。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是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低;二是呈现东北少、西南多的分布不均的格局;三是内部比例不当;四是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无论是在总量还是质量上都还十分有限,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导致现有的森林资源储量出现严重不足,并使得人口众多和森林资源供给不平衡的矛盾越发明显。从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来看,多数林木为幼型树木和中型树木,需要较长的生物生长培育周期,这使得资源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此外,我国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合理,西部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较少,东北、东南地区的森林资源则相对丰富。这种资源分布形势使不同地区的森林培育内容和培育重点都出现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国内森林培育过程中,仍然有一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森林培育工作体系,在开发时只注重经济效益,并且在造林后没有及时开展有效的森林抚育和管护工作,从而导致森林培育工作的质量较低。

3森林培育工作的意义

3.1维持生态平衡

森林是地球之肺,它不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纳空气中的CO2,释放O2,还可以改善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然而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森林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乱砍乱伐使得森林面积骤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加强森林培育是保持森林面积和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方式,可以加快森林的形成,使森林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3.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森林培育工作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够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大量的资源,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森林在农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林业、渔业还是牧业中,森林资源都是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牧业的长期发展。而对于工业来说,不管是建设什么样的工业项目都需要用到木材,可见森林培育工作不仅是林业本身发展的需要,还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4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分析

4.1系统性原则

在开展森林培育的过程中,各部门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将森林培育看成系统中的一部分。要做到这一点,政府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有关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森林培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认识到培育森林的重要性,自觉自发的参与到森林培育工作中去,有意识的保护周围环境。只有每个公民都意识到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森林培育工作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展,培育措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其次,政府要积极进行制度改革,颁布退耕还林的政策,从而减少人们对森林的破坏。并且,必须针对乱砍乱伐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保证森林培育工作不受到人为破坏。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森林的看护力度,定期对森林看护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看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当然,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各部门还可以将森林培育和养殖业、渔业及农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农林牧业有机整体,有意识的将森林融入到人类生产、生活中去,从而使森林培育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促使人们自发的去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4.2可持续发展原则

虽然森林本身就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其生长周期较慢,落后于人类砍伐树木的速度。因此,自然生长的树木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不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森林培育。因此,在森林培育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砍伐的树木的同时进行森林培育。比如,每次砍伐掉一棵树,部门就要立即培育一棵树,这就能保持树木的可持续发展,还要防止有些部门在森林培育过程中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了森林的发展发展。在21世纪,有些生物已遭遇灭绝,还有很多物种濒临灭绝。因此,为了维持生物多样化,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森林培育速度。

4.3综合效益原则

森林培育不是一个短期工作,它需要遵循综合效益原则,在森林发展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生态效益,避免因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当然,森林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状态,最好的发展方式应该是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的原则,关注森林培育工作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将一个光秃秃的生态系统留给后代。坚决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路线,要将森林资源产生的部分经济效益用于生态环境保护,还要增加对森林培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生态利益。最后,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林业培育基地,防止沙漠的蔓延。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

5森林培育工作的策略探讨

5.1提高森林培育质量

首先,要改善林区职工的思想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树立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目标,打造优质的森林培育团队。其次,严格执行森林培育的质量管理规定,以搞好良种选育为培育起点,强化对良种的选择与收集,积极开展种苗资源研究,加大良种基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切实搞好抚育管理工作,密切关注森林培育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完善的病虫防治工作机制及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另外,鉴于当前森林质量低、效益差的现状,要从改善林分结构、林龄结构入手,加强混交林特别是阔叶林建设,借助新造与改培,积极建设珍贵树种基地,通过各种途径调整林龄结构,提升森林利用率。

5.2加强宏观调控

想要更好地进行森林培育工作,政府必须尽可能完善并加强对森林培育工作的宏观调控。首先,在国家层面,政府首先要对森林培育工作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规定,建立森林培育工作的前提保障;其次,在政策层面,应给予森林培育工作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尤其是在森林培育工作前期,政府一定要建立相应的宏观补偿制度,以切实提高林木企业和基层培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各部门还要加大对森林培育工作的宣传教育,给予森林培育工作充足的空间和舆论支持,提高社会对森林的关注度,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森林培育工作环境。

5.3提高科技含量

有关部门要加大森林培育工作的科技创新,从而使森林培育工作走上科技创新的前列。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首先,在树种的选择方面,应该优先选择优质的树种,以提高森林培育效率和经济效益。其次,有关部门要大力引进最新科技技术,实现多样化的造林工作,丰富森林林业的层次。再次,有关部门要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在抵御病虫害的同时,为森林树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例如,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林地土壤的改造工作,优化土壤养分和理化物质,这可以加快树木生长的速度,提高木材质量。最后,相关部门还可以将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引入森林培育工作中去,在改进森林培育工作方法的同时促进森林培育工作的科技化发展。

5.4构建一整套森林培育体系

要想构建一套完整的森林培育体系,首先要明确这套体系结构的层次框架,根据森林培育的具体过程,可将森林培育标准体系设计如图1。

图1 森林培育标准体系结构层次

森林培育标准体系的实施,需要有关部门做到4点:①开展广泛的基础研究,建立权威、完整的数据库。数据库是读者查阅、检索的主要资料来源,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标准文本的收录工作。建立的数据库要有据可依,方便读者进行信息查询,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处理。②积极研究标准体系,带动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关部门要在现有森林培育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清理和整顿目前仍然存在的漏洞,合并和废除一些在体制建设中出现冲突的标准,修订已经老化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标准进行查漏补缺,从而促进森林抚育管理和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标准的完善。③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森林培育标准体系不仅包括森林培育的技术标准,还包括森林培育的管理标准。有关部门首先要设置专门的森林标准化管理机构,细分森林培育工作。还要专职专用,明确每个机构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防止推卸责任,各自为政的情况出现。④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推广体系,负责森林培育工作的宣传任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来对人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6结语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减少,环境保护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森林培育作为重要的森林保护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森林培育工作中,有关部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林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去看待森林培育工作,认清森林培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环节,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育与途径,不断更新森林培育工作机制,保护人类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浓妹.培育保护森林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5(8).

[2] 董作福,孙吉祝.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民营科技,2015(10).

[3] 董广志,郭松,王俊龙.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促进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J].现代园艺,2015(3).

[4] 任佳美,刘春利.基于林改背景的森林后备资源培育现状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4).

[5] 王旭.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24).

[6] 孟凡杰,高立军.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5(14).

[7] 时军.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5(3).

[8] 潘晓芳,王凌晖,杨梅.《森林培育学》课程“感性认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效果分析[J].高教论坛,2015(6).

[9] 李忠军.森林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3).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30-03

作者简介:文学红(1966—),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29

猜你喜欢
森林培育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第二章 暴力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的对策
浅谈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加强森林培育经营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
基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研究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