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克顽疾 与时俱进兴教育

2016-04-17 05:01马玲杨扬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雷恩南昌大学麻醉学

马玲 杨扬

编者按: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对临床麻醉有更深的爱,所以执着无悔,勇攀高峰;对莘莘学子充满期待,所以行为世范,倾囊相授。忙碌的身影虽默默无闻,但执着始终写在脸上,沉静有力;从理论到临床,从创新到实践,从探索到突破,从成果到应用,行坚意笃。不变的探寻,只为点亮更多患者生命的烛光,为学生开启智慧的人生……

“我的成就感并不来自于写过多少论文,得过多少奖励,而是麻醉病人实实在在的生命安全,以及围手术期无痛的感觉;能让手术患者享受到加速康复医疗是自己最大的成就。”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的医者仁心,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能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良医形象。他是国内首位针对严重高血压患者,研究麻醉与术中血压控制技术完美结合的探索者;是淡泊名利,心无旁骛,始终执着于麻醉学科研最前沿的坚守者;是孜孜不倦,德艺双馨,将自己的学识倾囊授予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就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教研室副主任雷恩骏副教授。

医者仁心,为民解忧

作为医者,雷恩骏用学识攻克难题,把厚重积淀和独到的感悟融会贯通到从医经验中,研精覃思,精勤不倦——为民解忧的同时,也为个人价值最大化地实现找到了妥帖的平台。

雷恩骏,麻醉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教研室副主任,麻醉学实验室主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腔镜学组组长,机器人手术麻醉专家。有人称他为“生命的守护者”,而他亦不负此名,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帆,执着守护在手术病人身边,为他们点亮生命的烛光。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让很多人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高血压作为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手术患者经常合并的疾病。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术前血压超过180/110mmHg的手术患者,按照高血压病人麻醉原则,这些患者因术前血压控制不佳,应暂停择期手术。然而,进一步的术前血压控制治疗,不仅耽误了手术治疗时间,还浪费了不少金钱。有时病人已入手术室,针对手术也做了相应的术前准备,如暂停手术,必然遭到部分病人和家属反对,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随着我国“创建和谐医院、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不断深入,以及临床路径和快通道手术大量开展,有相当一部分术前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需实施择期手术。尤其是不少严重高血压患者因病情紧急需行急诊手术时,麻醉和手术风险显著增加,成为临床医疗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医学难题,雷恩骏带领他的“南昌大学青年文明号——麻醉学科研团队”,积极开展“术中控制性降压新技术为高血压手术患者保驾护航”科技服务活动,并成功研发了“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应用进行控制性降压技术”。通过近1000例临床应用,证实该技术完美地将麻醉药物与术中血压控制融为一体,确保了患者生命安全,为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增添了新亮点。

该技术关键点在于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药丙泊酚,以最佳剂量联合静脉靶控输注,从而实现术中血压控制。该技术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中血压控制良好,无药物耐受性和反跳现象,生理干扰小,且麻醉效果满意。因方法简便、安全、易于掌握和实施,使基层麻醉医师和广大高血压手术患者受益匪浅,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科研探索,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雷恩骏用创新推动发展,把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科研理念相结合,兢兢业业,执着进取——获得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祖国的健康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多年来,凭借着在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丰富经验和知识,雷恩骏先后承担省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教改课题5项,厅级科研课题4项,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南昌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课题5项;指导学生获得南昌大学第十三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自然科学类特等奖2项;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6篇,主编国家级教材2部,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其中,雷恩骏主持的《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病人麻醉的临床研究》经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获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新技术一等奖。研究成果被列为江西省科技成果重点成果推广项目,江西省卫计委星火计划项目,江西省继续教育项目等。《科技日报》、《江西日报》、国家主流媒体网站先后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雷恩骏利用项目研究成果,指导南昌大学麻醉学专业学生获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荣获南昌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挑战杯”自然科学类特等奖。他通过多次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大力推广该科技成果,使广大麻醉医师受益,受到业内专家学者一致赞誉。最近,他利用该技术为全球首例“机器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患者,成功实施了麻醉。

雷恩骏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海马区NR2B角度探讨孕早期母体接受氯胺酮、丙泊酚麻醉对SD大鼠子代记忆的影响机制,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

任何科技的创新,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转化成生产力,只有实现转化才能让科技的智慧真正创造价值。为此,雷恩骏也不断致力于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利用教研、科研经费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将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教学内容。

由于科研成绩突出,雷恩骏担任了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中心骨干教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神经阻滞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中医药防治术后并发症委员会全国委员等职,在社会各领域贡献着力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为一位老师,雷恩骏用睿智传道授业,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不计名利的言传身教,學为人师,行为世范——传授高新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更让学生有能力立足于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

“作为教师,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这是雷恩骏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站在他的肩膀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源于他对老师这个神圣职业的热爱,以及对学生无限的期许。

对于如何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雷恩骏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他以风趣幽默的授课艺术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课堂上,他坚持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并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多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他以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与同学们进行网上交流和互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制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主管理的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的授课艺术,深入浅出的教学理论,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雷恩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的学生们对麻醉学专业知识留下了深刻印象。

实践出真知,医学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进步,而医学教育更离不开实践的检验。雷恩骏深知,只有让学生不断融入到科研、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才能真正磨砺他们的意志,掌握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他积极提倡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他指导的多名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先后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多名学生获校级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省级优秀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大学在2016年4月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荣获特等奖,作为指导老师之一的他,为培养出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自豪。

雷恩骏把学生培养质量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更将其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除了实践能力,他还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临床技能操作竞赛等为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课外实践活动能力。同时,雷恩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研室的高水平科研课题项目,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麻醉学专业的学生正是在他的指引下积极参与了科研课题,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论文书写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雷恩骏桃李满园,不少学生在各地医院中表现出色,成为骨干人选。但他只是平淡的表示,自己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引路人,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以及淡泊名利的心境。

教学中,雷恩骏是严师,生活中,他却成了慈父。他说,“专业就像家,老师就像父亲;只有以德高医精引领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这是他多年来始终坚持为贫困学子提供爱心资助的原因,在他看来自己的荣誉离不开学生的支持与鼓励。对贫困学子进行资助,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也是一种鼓励。同时,他还连续7年每年出资数千元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学生,让学生懂得付出就会有回报的道理。

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雷恩骏的学生都把他当成良师益友。同时,突出的教学成绩也让他先后获江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师德标兵、宝钢优秀教师奖、南昌大学教学标兵、南昌大学教学育人十佳先进个人、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中兴发展奖教金、江铃奖教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真正将自己的个人价值无限放大。

学科建设,顺应时代需求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通常用于手术或急救过程中。中国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对麻醉学问有研究,相传华佗就是第一位采用麻醉技术的医师。他利用麻沸散来减轻病人的痛觉,然后为病人进行外科手术。现代医学首次运用麻醉技术的记录是在1842年3月30日的美国格鲁吉亚州杰佛逊市。Crawford Williamson Long医生在帮他太太接生的过程中,首次采用了麻醉药。

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但麻醉学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雷恩骏认为加快麻醉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势在必行。在他的积极带领下,南昌大学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含麻醉学实验室)获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示范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技能操作中心获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南昌大学麻醉学专业获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特色专业,校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师资队伍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作为课程负责人,《临床麻醉学》获省级优质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南昌大学医学课建设课程;《麻醉设备学》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主讲教师,《现场急救与复苏》获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主编教材《麻醉学试题库》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在古代,中国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到了现代,中国的雷恩骏医师同样能研发先进的麻醉技术。他们的共同之處在于,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并凭借着这样的智慧不断为人类健康事业谋福。

猜你喜欢
雷恩南昌大学麻醉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母亲的惩罚
母亲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