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北投资网 许育圣
数字银行带来转型压力
台湾银行企业为了提升服务的便捷性,虽然均广泛设置实体自动柜员机(ATM),并增添补折机、存款机等设备,希望借此减少部分顾客临柜等待的时间,但对于一般上班族而言,工作之余还要特地跑银行、找ATM等,仍感觉不够不便。
随着网络科技发达及智慧型手持设备的普及,各家银行业者为满足客户需求,除持续研发及更新网络银行功能外,并纷纷推出移动网络银行、网络ATM等功能。目前,帐户查询、转账、缴费、换汇、定存、基金、保险、信用卡、贷款等传统临柜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大幅缩减顾客到分行临柜的等待时间。
银行服务数字化所提升的便捷性,逐渐改变顾客对于银行功能的使用习惯,不仅使各家银行的分行临柜使用率较以往大幅缩减,更使广大金融从业人员面临转型的压力,这些问题值得企业深入探讨。
两岸金融开放 银行业绩起飞
根据中华征信所“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近5年银行业TOP10业者排名(如表1)分析,除台北富邦在2013年起挤进前十名外,2010年至2013年排名并无明显变动,显示岛内银行业呈现大者恒大趋势。
根据2014年台湾银行业排名后可见,除“中国信托”、国泰世华及台北富邦为岛内前三大“本土民营”银行外,其余企业均为“公股银行”(如台湾银行、土地银行)或“泛公股银行”(如合作金库、第一商银、华南商银),可见在台湾当局的长期扶植下,公股银行及民营化的泛公股银行仍享有庞大的资源优势。长期位居银行业TOP10龙头的“中华邮政”,除了可办理金融业务外,同时具备邮务功能,因其富含政策性考量,故暂不纳入讨论范围。
再以银行业TOP10业者之行业营收总额变化(如图1)来看,扣除受到欧债危机影响,银行业2011年营收总额较2010年呈现大幅缩减外,随着两岸金融交流逐步开放,各家银行开始推出人民币相关业务,岛内银行业者亦纷纷前往中国大陆设立分支机构及营业据点,带动2011年后营收成长。尤其2014年营收已达到新台币4,771亿元水准,相较于2013年成长超过15%,银行业TOP10业者总营收呈现逐年成长趋势,整体表现相当亮眼。
银行的分行数量缩减
根据台湾当局的统计结果,最近一年台湾银行企业TOP10(如表2)中,除去“中华邮政”不纳入本文讨论外,2015年分行数量排名前三的均为“泛公股银行”。其中合作金库居冠,分行总数已达270家;其次为第一商银的189家;第三名为华南商银的185家。少数挤入银行业TOP10企业排名的民营银行中,国泰世华分行家数最多已达164家,位居第四位;“中国信托”以147家分行数位居第七位;台北富邦以124家分行数名列第八位。
再根据岛内银行、岛外银行在台分行的总机构数及分机构数统计表(如表3)来看,扣除“中央银行”后,2015年岛内银行总机构数39家,分机构数3,444家;岛外银行在台分行总机构数30家,在台分行分机构数39家。
其中岛内银行分机构数在2011年至2014年间快速增长,共增加101家,但增长速度呈逐年趋缓现象。鉴于银行业发展趋于成熟、同业间竞争激烈、业务增长不易等因素影响,为了有效利用分行资源,台湾各银行企业对旗下分行展开汰弱留强,加上顾客临柜需求逐渐减少,2014年至2015年间,台湾岛内银行的分机构数缩减16家,可见岛内银行分机构数已渐趋于饱和。
臺湾当局推动Bank 3.0
随着岛内金融环境改变,加上各家银行企业的网络银行功能推广多年,银行客户使用习惯已逐渐转变,数字化金融发展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台湾金融管理部门于2015年1月正式对外宣布推动“打造数位化金融环境3.0”(Bank 3.0)的方案,并放宽及新增12项在线申办业务,此举不仅加速台湾银行企业投入网络银行等新功能的开发及整合,更提高了台湾金融业对资讯及数字营销人才的需求,使台湾银行企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
以台湾银行为例,为配合Bank 3.0,该银行自2015年7月起已针对旗下存款业务、授信业务、信用卡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共同营销业务进行线上功能调整。目前,已新增线上开户、申请约定转入账号、申请结清帐户、申办贷款、线上同意银行查询联征中心信用资料、申办信用卡、信托开户、认识客户作业(KYC)及客户风险承受度测验、共同营销约定更改等功能。其余各家银行企业也陆续跟进。
受惠于云端运算、大数据等网络科技的蓬勃发展,衍生出移动网银、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支付、O2O金流等服务需求。由于“便利客户”是银行数字化发展的主轴,在顾客使用习惯改变情况下,如何整合上述服务,并在个人资料保护、帐户安全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等前提下来提升其服务内容,仍有待岛内银行企业及台湾当局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