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少华
以科技引領台湾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翁政义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主委时间虽短,但恰好赶上规划筹办2001年1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台科技会议”。此次会议依据“以科技引领台湾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为主题,包括“台湾科技发展总目标、策略与资源规划”、“知识创新与学术卓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4个议题,确定其愿景是科技经费与人力的投入方面10年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准,台当局科技预算以12%年增长速度提升,鼓励民间研发及改进民间研发之租税减免与补助措施,使台当局与民间投资比例为3:7;学术研究方面在10年内建立世界级学术环境,培育出能在某些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大师级研究人员;造就世界闻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的学术研究重镇;产业科技方面除持续发展原有高科技产业外,更要以新兴尖端技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令知识密集产业占岛内GDP的60%以上,以技术贸易收支平衡为目标,使民众健康、居住、交通、环境质量、地震台风等天然灾害状况能因科技发展而大获改善,减少损失;增进民众对新科技知识的了解与新科技产品的运用能力,普遍提升科技知识与人文素养;在岛内设立各种科技或工业园区,形成区域性高科技产业聚落,建立具有研发、生产、生态、生活等特性的人文科学城,并以高速网络及交通系统相连,形成“人文科技岛”的架构。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根据此次会议决议内容,制定“台湾科技发展计划(2001—2004年)”,其中包括未来4年台湾科技发展的六大总目标、八大策略和247项重要措施。该计划与以往历次科技发展计划不同的地方在于,认为多年来台湾学术研究“量”的增加已有显著成效,今后要加强“质”的提升,紧密结合岛内高校、学术机构和产业界,产生原创性新知识和新技术,使台湾科技达到发达国家水准。到2004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2.3%,基础研究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比例达到12%,制造业研发经费占营业额的比例达到1.5%;到2010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3%,基础研究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比例达到15%,制造业研发经费占营业额的比例达到2.5%。
该计划首次提出:在塑造知识创新的优良环境方面,到2004年,岛内大学以上研究人员数量要达到8万人,硕博士研究人员占大学以上研究人员比例达到60%;到2010年,大学以上研究人员数量达到10万人,硕博士研究人员占大学以上研究人员比例达到65%;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性科技合作研究计划,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创新及前瞻性研发,设立科技研发智库,筛选具国际竞争优势的研究重点。继4年130亿元新台币的“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后,决定编列每年200亿元“追求卓越、迈向一流计划”特别预算,支持发展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型大学。
该计划还提出:在以知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面,要鼓励产业界投入科技研发,与大学校院建立研发联盟网络或团队;加速可用专利、新技术、电子商务化等扩散及应用至产业界,及有效引进大陆或国外杰出研发人才;推动学术研究机构设立技术转移专责单位;培育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转移、投资评估、技术鉴价等师资及跨领域科技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创新育成中心功能,并鼓励设立创业中心,并推动岛内大型重点研究机构法人化。
该计划确定未来4年台湾产业科技发展以生物与生医技术、前瞻材料与化学品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资讯与软件技术、电信系统技术、微机电技术与精密机械技术为重点领域。其中,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研发策略为:允许创投管理公司上市,驱动创投产业发展,研究提拨部分政府相关基金为起始基金,作为青年创业的资金来源;积极建构创业市场,以创新公司为市场定位;简化购并法规与程序,增加购并手段,开放股权交换、以债换股;改进专利相关法律与制度,推动以各地区大学校院为中心的地区性产业创新研发体系;研拟研究成果衍生利益相关办法,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奖励民间企业参与技术交易市场;进行创新动态调查,并定期公布各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资本。
该计划其他内容还包括:利用资讯科技建立优质人文研究环境,筹建“台湾影音图书馆”,推动“台湾数字典藏计划”;建立生物资讯资源中心,设立高速运算、宽带网络基础环境,发展生物资讯软硬件工业,建立“台湾基因体研究系统”;发展高经济价值的转基因动植物以及分子标志、功能性基因组解析及基因芯片等技术;开发疫病虫害快速侦测技术、诊断试剂及鉴定用生物芯片;建立动植物疫病预警、疫情通报系统;建立动植物病原及抗病基因库,开发微生物、天敌及天然保护资材;针对重要人畜共通疾病,建立防检疫研究群及紧急防疫体系;制定“台湾智慧型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方案(NITI)”,成立跨部会NITI推动小组,推动关键科技、产业及商务发展的策略性辅导计划;建立“台湾运输建设及管理资讯体系”;建筑科技列为台湾科技发展重点,建立建筑科技需求管理体制,制定营建发展侦测指标及基线资讯系统,推动绿色建筑科技发展;成立“原子能科技在医学应用推动委员会”,并推动新型实验室与研发中心的建立;规划与推动亚太医用同位素及核医药物研发与制造中心;加强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及节约能源的研发推广,制定燃料电池研发方向与策略,加速小型电动车辆开发,发展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小型电动车及混合式电动车辆关键技术,推动分散式发电技术;强化防灾科技研发,设立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等。
建立创新与创业机制
为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台当局还采取许多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创新与创业机制、扩大运用资讯科技及互联网、培养与引进人才以缩小知识差距、全力发展创新及知识型的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资讯、通讯、光电、生物、医疗、能源、农业、纳米、环保等科技,相继制定了发展“两兆双星产业计划”、“硅岛计划”(又称“芯片系统科技计划”)、“纳米科技计划”、“电信科技计划”、“生物科技计划”、“数字学习计划”、“资讯通讯技术(ICT)科技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产业科技研究计划,以及建立“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等目标,并进一步加强确定的重点产业的科技研究。
在2002年1月核定通過的《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属于制造业及技术服务业部分奖励办法》修正案中,台行政主管部门将适用奖励办法的产品项目从原有的134项增为155项,其中包括新增智慧IC卡设备或系统等21项、局部修正数字监视系统等16项、研发服务及智慧财产服务业等10项。凡公司投资计划生产新兴重要产品或提供技术服务,均可享受股东投资抵减或五年免二择一的租税奖励,其中个人股东抵减率于2002年起降为9%。
在2002年4月通过的“高附加价值产业推动方案”中,台行政主管部门决定重点推动半导体、彩色影像显示、数字内容与生物技术等四项核心优势产业,并规划将宽带暨无线通讯、资讯家电、设计产业、研发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电子化服务、精密工具、半导体及平面显示器制造设备、轻金属、电动车辆、航空、高科技纺织及纳米技术关联产业等共计17项作为高附加价值产业,计划在5年内将台湾建设为“区域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10年内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国”。
此外,台当局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产业研发,引导企业向高附加价值领域扩展、向知识服务业转型或进行跨领域整合,即利用传统产业本身的产品或核心竞争力跨足高科技领域,或提供高科技产业所需的原料、半成品。为此,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积极协助传统产业朝高附加价值传统产业发展,推动项目包括创新生活型产业、轻金属、电动车辆、高科技纺织、保健机能性食品、高级材料产业、光电电子用化学制品产业、化妆品及保养品产业等;鼓励企业结合制造和服务的优势,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提供多样化的配套服务;重点加强资讯电子技术与机械业的结合,运用资讯电子技术带动机械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与增加附加价值;加强创新知识的扩散,如将网际网络、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导入传统产业,以降低成本,加快物流;支持企业界加强设计能力,协助其推动品牌及行销网络的建立,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及加快其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传统产业辅导中心”,经由咨询、诊断、中介服务等为厂商提供转型服务。
2002年6月,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又成立“振兴传统产业专案小组”,制定《传统工业新产品研发辅导办法》,引导传统产业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计的研究开发,对制造业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只要是属于传统产业企业都可申请补助,两个年度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新台币。另外,还通过“辅导中小企业升级贷款”、“中小企业扎根贷款”与“振兴传统产业优惠贷款”、“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方案”等措施,协助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2001年11月,台湾经建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与经济主管部门等共同提出“鼓励产业创新研发”的政策建议,鼓励岛内企业、跨国公司与高校在台湾设立研发中心,计划在未来5年内把台湾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推动台湾成为本地企业的创新研发总部,以及跨国公司的区域研发中心。
台当局还将建立创新研发基地纳入“六年发展重点计划”,主要措施包括:当局补助20亿元,吸引跨国企业到台设置区域研发中心,预计到2008年至少鼓励30个跨国企业在台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奖励岛内民间企业设置创新研发中心,使台湾成为本地企业创新研发总部,预计6年内可促成40个以上的企业成立研发中心;设立一批以当局为主导扩大或新建一批重大研发中心,其中包括台湾中研院基因体研发中心、中山科学院龙园园区的移动通讯工程中心、工业研究院的新竹纳米应用研发中心、南港软件园区设计研发中心(以研发系统单芯片SOS为主,加速台湾成为高附加价值的SOS设计与研制中心)、电信技术中心、中部精密机械创新研发社区、南部产业创新研发示范区(以研发中草药、保健食品、光通讯元件、网络与通讯、微机电应用及精密机械等为主)等。
在开发建设产业园区方面,除原新竹科技工业园区等之外,加强专业科技园区建设,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兴建新竹生物医学园区、新竹IC设计园区、中部科学园区、中部再生科技园区、花卉生物科技园区、台南科学园区、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再生科技园区与南港生物科技园区等。
在政策引导下,台湾许多科技企业加快在台成立研发中心及加大在台投资。如著名的宏碁、明基、广大、仁宝、三阳、大众电脑等大企业先后宣布在岛内成立或扩大研发中心。明基电通公司在台湾设立前瞻技术中心,后扩大其技术中心规模,并计划成立中央研究所。鸿海集团表示投资200至300亿元新台币,在台北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及上下游卫星工厂。广大电脑公司计划在林口运营总部旁设立有1000人的大型研究所。宏碁公司与美国大学合作在龙潭园区成立“价值实验室”,引进国际级研究机构的顶尖研究计划,进行中长期研发。仁宝公司成立先进技术中心,研究创新应用技术与中期前瞻性技术。一些外商也表示有意在台设立研发中心,如德国西门子公司计划在台湾设立其在亚洲的第二个电力技术服务中心。
“挑战2008六年发展重点计划”
2002年2月,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又换成了游锡堃。根据惯例,台湾每一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上台之初,都要推出一套新的建设计划,以宣示其雄心。蒋氏父子时代如此,李登辉时代如此,陈水扁主政时期也不例外。
游锡堃表露出要拿下2004年“台湾领导人大选”的野心,确定其“战斗目标”是要实施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工程。他就任后不到3个月,就对原来的“新世纪一、二期经建计划”进行修改,重新制定了所谓“挑战2008六年发展重点计划”,宣布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挑战,要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以“全球接轨,在地行动”为发展策略,以“改革积弊,投资未来”来“除弊兴利”,在6年内投入2.65万亿元新台币,发展10项重点计划,将台湾建成“绿色硅岛”。根据他的计划,自2002年至2007年间,台当局将投入新台币1.27万余亿元,地方当局也要投入1100余亿元,民间投资9300余亿元,再加上特种基金3200余亿元,总计新台币2.65万余亿元,主要目标是到2007年时台湾经济增长率超过5%,研发经费达到GDP的3%,至少有15项产品或技术达到世界第一;同时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岛内失业率降至4%以下;宽带普及率超过600万户,来台旅客增加2倍。
他提出的10项重点计划包括:E世代人才培育计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产业高值化计划、观光客倍增计划、数字台湾计划、营运总部计划、全岛运输骨干整建计划、水与绿建设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
此外,“挑战2008六年发展重点计划”还选定系统单芯片、激光或发光二极管、软件工程、平面显示器、光资讯、光通讯、第三代无线通讯、宽带网络、精密机械核心技术、微纳米机械、机能性纺织、药品研制测试、生物资讯、细胞及组织工程、中草药、医疗保健器、微机电、车辆智慧型系统、纳米技术、航电、半导体制程设备等作为研发的核心技术。
在该计划指定的重点产业发展中,以“两兆双星产业计划”为重中之重。所谓“两兆”是指发展并强化台湾既有的半导体和影像显示优势产业,建立起在世界上具有关键影响力的相关产业,维持其在世界前三位的地位,使这两项产业到2006年产值达2兆(即2万亿)元新台币;“双星”则是以台湾已建立的良好科技与优质社会应用环境为基础,整合亚太与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将数字内容、生物技术作为两个主要新兴产业,以创造新一波台湾经济增长。
“空头支票”难兑现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从2000年5月到2007年陈水扁主政的8年内,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先后换了6人,经济政策的主轴更是换了一个又一个。每个人上台后都提出一大堆宏伟的规划,而卸任后不是被视为“不切实际的政治承诺”,就是“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下一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也不买帐,不是将前任的规划束之高阁,就是另起炉灶,重搞一摊。如此周而复始,总是画饼充饥。从唐飞时期的“全球运筹发展计划”、张俊雄第一次上任时的“8100台湾启动计划”和“知识经济方案”,到游锡堃的“挑战2008六年发展重点计划”、谢长廷的“五年五千亿新十大建设”和“八年八百亿治水”,再到苏贞昌的“大投资、大温暖”,每次口号都喊得响当当,但由于岛内政坛的政治恶斗异常激烈,“阁揆”没做多久又重新换人,主持经济建设的官员变换频繁,施政策略难以延续,许多重大计划根本无法真正推动或执行,相关经费更是付之东流,老百姓却只能眼见一个接一个的美梦不断幻灭,不仅严重影响了岛内经济的平稳发展,甚至出现了台湾自50年代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随后便持续进入3%的低增长期,更积欠下越来越庞大的债务。
实际上,民进党从街头运动起家,搞文宣有一套,但根本不愿坐下来冷静思考台湾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浅薄浮躁,急功近利。面对全球景气低迷与岛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陈水扁当局试图通过大规模投资,使台湾经济更上层楼,争取广大民众的选票,使反对党无攻讦的口实,与大陆别苗头,一争高低。这些发展计划表面上充斥着国际化、资讯化、数字化、人文化等美好蓝图,看似鼓舞人心,但实际缺乏周延规划,过于空洞,特别是脱离了与大陆经济的互动联系,根本不可能实现。
岛内企业兴起赴大陆投资热潮
陈水扁当局推行的極端狭隘的“政治本土化”的路线完全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挑战2008六年发展重点计划”中绝大多数属于在岛内的建设,与两岸关系无直接联系,加上两岸“三通”遥遥无期,不仅外商没有兴趣浪费人力、物力及时间于冗长的两岸辗转换机、换船作业中,即使是台商也视在岛内投资为畏途,又怎么能建设台湾成为台商及跨国企业设置区域营运总部的最佳地区。
根据台湾经济部门针对岛内351家外资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82%的外资企业自2001年以来营收出现衰退,部分外资从台湾完全撤资或将生产线从台湾转移至大陆,如摩托罗拉及菲利普等,就已将生产重心完全转移至大陆,只留下贸易部门在台湾。台湾为国际大厂的代工出货模式,已由TDS(台湾直接运送出货)走向CDS(大陆直接运送出货)。岛内很多企业在国际化潮流下,早将大陆视为进军世界舞台的踏脚石,使台湾日益趋于边缘化。
以2001年为例,当年两岸贸易总额为32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6%;其中大陆向台湾出口50亿美元,台湾向大陆出口273亿美元。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大陆则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进出口对两岸贸易的依存度已达到10%。
同年,台商赴大陆投资也大幅提升。一年中,大陆批准台资专案4196家,协定金额69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2%、73.1%和32.8%。台商投资主体已由中小企业转到以大型企业为龙头,投资项目已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形成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主要投资领域的第三波赴大陆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