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4-17 05:00邹爱丽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资源

邹爱丽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邹爱丽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当今社会,就业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创纪录。本文就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具有临时性,大学生就业存在偏差,大学生未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家庭对大学生择业过度干预。从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技能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兴趣,如何选择就业,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家庭做大学生就业的助推器,大学生树立自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帮助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准确定位,成为市场所需的人才。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攀升,年年“史上最难就业年”。近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再择业的社会工作者,加俊了就业形势。调查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市场所需人才的不对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具体体现。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有效发挥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优势,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当今高校教育的关键。[1]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1、高校就业指导的临时性。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规范和统一管理。大部分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临时性的工作,临近毕业一个学期才引起重视。统计就业率,组织招聘会,高校就业工作者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流于形式,鼓励先就业再择业,但并未真正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能力提供好的方案和对策。此外,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应用和实践指导,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轨。在具体指导上存在着“一致化”、“普遍性”、“单一化”、“标准化”等问题,很难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因材施教。

2、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转变学习心态,对自己所读专业、学校不太满意,有种“混大学”的错误想法,对自己的自身要求不高,能拿到毕业证,找到一份工作即可。面临毕业,也没有明确意识到就业的严肃性和严重性。学生一方面对自身认知不足,不了解社会需求,有点好高骛远,对岗位薪酬、就业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假期等与就业环境之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他们专业基础不扎实,综合素质不够硬,就业时没有核心竞争力,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3、未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现在社会对官二代,富二代普遍存在异议。导致一提到利用资源,关系就觉得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部分学生比较偏执,单纯的以为利用资源就是找关系,比较抵触。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忽视身边的资源,特别是学校、老师提供的就业资源。此外高校对校友资源利用的不充分,他们重视学术交流忽视了校友的就业经验分享和就业资源的开发。大学生收集信息、检索资源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4、家庭对大学生择业过度干预。在传统观念影响下,特别是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离家乡近、体面稳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尤其是女大学生,父母更多愿意她们选择教师、护士、律师、银行工作人员等稳定工作。家长没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仅仅根据市场变化要求大学生的职业追求,强加自己的意志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三、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技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要结合企业需求与就业主体的特点,对将大学生就业技能训练纳入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技巧。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兴趣,如何选择就业。兴趣对职业的影响巨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能够转化为一种职业。只有职业兴趣也就是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相应的能力的兴趣,才能转化一种职业。理想工作:高兴趣,高能力;业余爱好:高兴趣,低能力;谋生手段:低兴趣,高能力;职业盲区:低兴趣、低能力放弃规避。

一般将学生的学业发展方向,分为学术型、技术型和综合型发展路线。[2]学术型未来的就业去向一般是高校各类科研机构。如果确定自己要从事学术型工作,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多跟导师进行研究课题,体验学术型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欢和追求的。技术型这一类是进入生产研发部门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合工科类专业。综合型一般是指市场、销售、人力、行政、管理等专业门槛相对较低,更看重可迁移技能的职业。这类职业对专业的依赖性不强,入门门槛低,水平的提升更多是靠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发展。

3、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改革、教育改革和管理体制的个性发展。校友在与高校的对话往往通过传播就业信息和政策,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而且校友可以针对怎样的课程设置能够适应市场的人才所需,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让毕业生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工作状态等等,推动学校更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改革进行。[3]

4、家庭做大学生就业的助推器。社会经济地位良好家庭的大学生往往比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家庭的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更高,在自我探讨、环境探讨、自我环境匹配度探索、探索意向等方面较弱,所以家庭要注重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4]

5、大学生树立自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不仅要做媒体的观望者更要做媒体的参与者。利用微信、直播等平台树立自己的自品牌。自品牌,就是用自媒体来塑造个人品牌。个人品牌是内容,自媒体就是传播平台。对于自品牌的总结是:更低成本的认知,更好的信用背书,更高的价值溢价,以及更大的话语权。[5]大学生要应用新媒体树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做好定位,打造标签,树立认知。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专业型人才还是综合性人才,树立品牌认知。其次,创造多维竞争力,跨维竞争。也许你不是在某一领域最出色的,毕竟Top的人不多,但是如果有另外维度的竞争力,就会让你脱颖而出,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再次,利用好自媒体。未来更多的商业交易,都是基于内容,基于人格自媒体上,我们一般在表达些什么,一般就是这么几类——输出专业,输出价值观,输出思考洞见,输出生活方式[6]。

[1]范新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常州工学院经济研究导刊,2015.

[2]古典,赵荣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15(8):67-79.

[3]颜倩,柯婷,叶展.《开发校友资源,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水平》[J].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14(5).

[4]曲可佳,邹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所,2013(5).

[5][6]陈立飞.如何打造“自品牌”,让你迅速增值[Z]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U2MDUzMA==&mid=2673017568&idx=1&sn=7bec62ddd5641646d3c9febde754b6b8&chksm=85f8c31db28f4a0b67ba3d76a937394984d99961385733f41d97523e7b88254a 015fe09b2974&mpshare=1&scene=23&srcid=0426uAEhRwqfDnVhx5bDcZOJ#rd 2017-01-24/2017-04-26.

邹爱丽(1989-),女,湖南永州人,硕士,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辅导员,助教,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资源回收
职业写作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