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课程中增加危机应对知识内容的分析

2016-04-17 02:56:01章之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

章之文

(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福州350014)



文秘课程中增加危机应对知识内容的分析

章之文

(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福州350014)

摘要:以文秘人员角度,从危机的定义及其引致的一系列社会危害入手,探讨了文秘课程中增加危机应对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现行文秘课程教学中缺乏相应的危机应对内容,导致文秘人员不能迅速提示领导并提出应对措施,与现行政府重视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相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秘人员在信息收集、协调媒介关系、提出应急预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就教学内容、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文秘课程增加危机应对内容的建议。

关键词:文秘课程;危机应对;教学内容

自然危机和人为危机在人类社会中此起彼伏,每年都会有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必然产生许多新矛盾,诱发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领域的各种危机产生,时时考验着各级主管领导。文秘人员是主管领导身边的参谋和助手,往往身处危机事件应对漩涡的第一线,如果缺少必要的危机应对知识,是拙于适应万花筒般变化的现实。文秘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文秘人员的综合素质,但以往的教学内容在危机应对这方面内容非常薄弱,增加危机应对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危机的理解和分析

(一)对危机的理解

危机是指紧急事件或紧急状态,如果处理不妥当,它的出现和爆发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所以,各级主管领导和文秘人员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特殊有力的措施,用高超的政治管理智慧来应对。

(二)对危机的分析

第一种是自然灾害。据民政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这一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4亿多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将近5339.9万亿元。

第二种是事故灾难。2011年7月23日20点34分,北京开往福州的动车在温州追尾了杭州开往福州的动车,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20点38分就有网友在最后一节车厢上发出事故消息,还有网友在优酷网站上传了一段约1分钟的视频,记录了两列动车相撞的瞬间,高频率的被浏览、转发、评论。

第三种是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有媒体报道食用某牛奶集团奶粉的婴幼儿被查出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国家质检总局随后又在该集团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事件引起公众恐慌,重创了中国乳制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中国乳制品进口。

第四种是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恶性刑事事件、金融突发事件等。2015年上半年中国股市波动剧烈,牛市后出现断崖式的不正常暴跌,政府监管部门在市场资本动荡之际,果断出手多种措施救市,终于稳住了市场,是成功处理危机事件的经典案例。

二、文秘课程及时增加危机应对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一)政府对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的重视

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危机管理机制,当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由总统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应对措施,相关的高层智囊团快速为总统决策提供各种选择方案,直属于总统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由各类专家组成,承担重要职能,在授权范围内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全权指挥和协调参加救援的各类组织。

我国在2003年“非典”事件后,才开始意识到危机管理的必要性。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的函》逐级传达,2006年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颁布实施。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并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危机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已经确立。虽然,其中的法律条例较为宽泛,一些权限不够明晰,期待以后的更好修订,但我国这几年的危机管理体系,在依法应对各种危机事件中逐步成熟的表现还是有目共睹的。

(二)危机应对知识教学是文秘课程不可忽视的

以往的文秘课程重视公文知识、档案学知识、公关知识、写作知识、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知识、会议组织和会展管理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基本没有涉及危机应对的基本知识。这与我们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建立较迟有关系,大家普遍不重视掌握涉及危机应对的知识。

文秘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生活的发展和需要。教材内容的修改缓慢,大多数教师根据教材制定教学大纲,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苦读死记,考试时把课本的理论条例复写在卷子上,就可以获得高分。到工作实践时,文秘人员遇到危机事件,手忙脚乱,常常误事。

(三)及时控制事态发展需依赖熟练掌握危机应对知识

现实生活中,文秘人员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如果不懂得如何快速收集整理相关重要信息,不懂得如何及时提醒主管领导采取重要措施,不懂得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机会妥当处理,以至于事态扩大,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2008年6月21日晚上,某县一女生与女同学汪某等吃饭喝酒后到河边聊天,该女生突然跳河,有人下水施救无果后女生死亡。县公安局法医定为“溺水死亡”,不予立案。死者家属停尸不埋,要求汪某等赔款。县委协调会开几次均未成功。有关主管领导及文秘人员情报失灵,未及时应对引导。家属组织游行,人员越聚越多,到县政府,又到县公安局,开始打砸抢烧。当地的舆论报道集体失语,任凭小道消息以讹传讹,终成危机事件。

三、文秘人员应发挥重要之作用于应对危机中

(一)文秘人员在危机事件应对中与媒体的关系

文秘人员在危机事件处理中,要学会妥善处理媒体关系,一定要采取合作的态度,绝对不能采取对抗的态度。当初,某省垮塌事故发生后,主管领导想一手遮天,千方百计掩盖真相。媒体方面却不依不饶,《瞭望东方周刊》一记者和一位特约撰稿人在网络上发表《娄烦,被掩盖的真相》等文章,引发强大网络舆论效应,最后引起中央高层关注,处理了相关的人员。

中国传统媒体,话语权主体是政治主体,意识形态特征明显。改革开放后,人民需求多样化。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技术进步为民众享有话语权创造了机会。微博微信发表的看法,可以形成先入为主意见的表达,很快会形成一个螺旋式的扩散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文秘人员要明白群体心理现象,要记住及时以我方为主及时提供真相,这样才能掌控全局。

(二)提供多种处理预案源于及时收集事件信息

文秘人员在危机处理中,是辅助主管领导工作的,但是,不能抱着被动的态度,坐观其变,不推不动。一旦危机发生了,就要有紧迫的责任感,要主动发挥积极作用,争分夺秒的去收集信息,了解事件的真相,将各种处理预案提供给主管领导者,还要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说明情况,这时一定要牢记速度第一的原则。因为在媒体和公众方面,容易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人们总倾向于对最先得到的信息赋予过高的权重,接着锚定随后的思考和判断。

文秘人员要自觉遵守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有时受命作为主管领导的代言人对外发言,一定要注意高度负责的体现出尊重公众利益的诚意,因为化解危机事件关乎国际舆论和国家形象。

2004年,台资一化工厂拟在大陆某市建设对二甲苯生产线,获国务院立项批准,2006年开始动工。2007年一市民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了解到px事件的部分信息,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6月初,上千名市民缠上黄丝带,到市政府集体散步,《南方周末》《凤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跟进报道。该市及时举行听证会,并公布环评结果,鼓励公众通过网络方式提意见,12月,召开两场公共座谈会后宣布项目将迁址兴建。主要人物因在事件中对信息的及时发布,对民意的及时沟通,获得德国之声最佳博客大奖。市政府在危机事件中处置得当进一步凝聚了民心。

四、增加应对危机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鲜活的经典的危机应对教学内容是文秘课程急需的

文秘课程中有关历史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多,譬如中国封建社会辅助君王从事文书工作人员的传承变化等,大多课本只做简单介绍。教学内容追求新时代的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并且不时会增加新鲜章节,如,办公自动化的管理,信访工作的改革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调整,是应当突出需求导向和前沿导向。文秘课程中的危机应对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世界各国危机应对的启示,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建设,危机的特征性质,危机应对的原则方法,危机应对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分析等。增加危机应对相关教学内容,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不适应,反而促使教师关心学习最新的教研成果,提高学生学习最新的急需知识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需要突出多种危机预案和主动应对策略

危机应对相关教学内容中,需要突出创设多种危机预案。凡事预则立,有预案才有可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和处置行动,降低损失。预案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是否拿得出用得上,是考验主管领导和文秘人员的重大课题。危机事件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应对的全过程要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规划。明晰应对过程中的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善后等相关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是文秘人员协助主管领导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

危机应对中,文秘人员及时调整心态,变被动为主动,很重要。文秘人员要协助主管领导建立权威高效的指挥机制,建立灵敏的情报机制,建立健全的通讯保障机制,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建立物质储备工作机制。

2008年1月中旬,气象部门发布雨雪天气会加剧的信息,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出灾害预警通知,但各机构的应急管理行为分散,没有统一协调,致使灾害后果扩大。1月28日国务院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先后发布了22个公告,并在报刊电视台和重点网站开设“权威发布”等栏目,每天发布救灾工作进展,2 月15日,指挥中心完成使命,宣布撤销。这是一个成功主动应对灾害危机案例。

(三)文秘人员危机应对角色定位是教学中需要强调应对的

在危机处理中,文秘人员自身的角色定位始终应是服务于主管领导者,不能越俎代庖,干扰主管领导者的正确安排。文秘人员平时应该做个警惕的执勤哨兵,细心发现重大危机的蛛丝马迹,及时提醒主管领导,将可能产生危机事件的萌芽迅速掐掉。当危机产生时,文秘人员应该协助主管领导遵循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的原则,马上赶赴现场处置,及时发布相关讯息,不给谣言传播的时间。关键时刻一定要处变不惊,勇敢沉着地应对,坚定有力的表明态度,以此来稳定人心,掌控局势。

汶川地震期间,民间组织参与充实了救援力量,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无序性。玉树地震发生时,政府管理人员及时将大量民间组织拦截在灾区之外,进驻灾区的都被纳入整体工作安排,救援行动更加有序。政府人员与各大媒体积极配合,注重信息传播与舆情监测。此后,全国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进入快车道,2010年11月10日,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挂牌成立。现在中国各部门的主管领导和文秘人员面对各种危机学会从容。

(四)加长文秘人员综合素质中的短板部分是文秘课程不可或缺的

水桶装水中短板部分影响漏水。文秘人员综合素质中的短板部分也会影响危机应对,应及时反省,加长短板部分。文秘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勤练内功,不懈学习。重点问题,重点对待,政策问题,把握火候,敏感时期,区别真伪,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其次要强调

勤于调研,及时收集基层危机苗子信息,对社会矛盾,要用心化解,虚心向下,探索规律,打好基础。还要从过往经验中不断学习,科学理性地评估危机应急管理过程。文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将在危机应对中得到全面锻炼提升。

若曼·奥古斯丁在《危机管理》中说:“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文秘人员要学会科学理智的对待不同的危机,寻找孕育其中的成功处理的种子,悉心浇灌,铲除导致失败的根源。这也是我们教学内容中必须反复强调的,必须让学员理解其中奥妙的。

参考文献:

[1]傅思明.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方玲玲,韦文杰.新媒体与社会变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崔亚东.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与社会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4]刘智勇.创建公共危机管理学的必要性与内容体系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4(5).

[5]吕孝礼,张海波,钟开斌.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J].公共管理学报,2012(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1-0104-04

收稿日期:2015 - 09 - 10

作者简介:章之文(1984-),女,福建福州人,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谈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效利用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5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47
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探索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20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