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徐以立
刘文奎:“互联网+”时代公益扶贫谋变
整理|徐以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已使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约为5500万。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公益组织的角色越来越得到重视,为消除贫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投身公益行业15年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认为:一方面,公益组织可以借助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发动更多人参与扶贫,弥补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公益组织参与扶贫工作形式比较灵活,可以创造不同的扶贫机制,引进先进的项目管理、监测以及评估经验,使扶贫工作更有效率。
如今,全国扶贫系统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核心,公益组织如何精准发力?刘文奎觉得精准扶贫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扶贫对象精准,目标群体就是贫困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二,资源投入精准,在瞄准扶贫对象之后,针对他们面临的贫困问题对症下药,比如增加收入、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等。还有一点就是要实现真脱贫、可持续脱贫。即使扶贫项目结束了,其效果也能持续下去。
与政府相比,公益组织的资源投入没有政府多,但是更加灵活,同时也能引入更多新的方法。这样的“量力而行”同样可以把精准扶贫做到位。刘文奎认为公益组织要做到精准扶贫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要调动资源,发挥优势,动员自己的合作伙伴,相关合作方关注贫困地区;第二,项目设计方面要瞄准贫困户,注重扶贫效果,操作执行方面要关注到问题区域;第三,方法研究和创新都要注重效果,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提高他们的能力。做到这三点,公益组织就可以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公益扶贫也不例外。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释放了农村的市场消费潜力。2015年1月,电商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这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 础。
对此,刘文奎表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扶贫”,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能够将贫困地区带入经济发展快车道。贫困地区农民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之后,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再加上缺少市场经验,产品难以被认可,导致他们的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如今,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电商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扶贫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刘文奎举了个例子,2014年9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在雅安做电商扶贫的尝试,将当地生产的猕猴桃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销售产品,减少中间商,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有了市场需求之后,组织农民大规模生产,解决分散生产的弊端,再进一步给农民提出一些标准。因为有了市场,农民看到了赚钱的希望,他们也愿意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生 产。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贫不是拿钱给穷人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能力脱贫”。刘文奎认为电商扶贫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将全国的消费市场与农村的生产、制造、销售直接对接起来。一是整体上完善了农村商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互联网使用能力,通过互联网将信息、商业、金融服务向农村渗透、向农村赋能;二是进行组织上行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运营,帮助农村特色产品、有品质的商品外销全国。互联网突破了商业交易的地理空间和时间限制,让商业和产业被重新定义,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这样就可以帮助边远农村及社会边缘人群。这些举措实现工业品下乡,同时让农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形成了网销+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新实体经济”。而农村的新实体经济体系的建立本身,可以给农村的市场开发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好效益,又可以进一步拉动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
电商扶贫目前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刘文奎觉得电商扶贫方兴未艾,首先是要填平农民与互联网之间的鸿沟。他表示,农民通过互联网电商受益,一定要打破农户分散生产方式形成的规模、缺乏有效制约导致的质量、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产品信任这三大瓶颈。其次电商扶贫需要了解整个生态系统和整个价值链,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做出独特、具有创新性的、满足消费者的产品。电商扶贫不要急于求成,目前电商扶贫还有一些痛点没有解决,如物流、农产品的标准化、产品质量溯源等等,这是个跑马拉松的事情,要长期坚持、积累,不断搭建完善生态系统,才能迎来电商扶贫的春天。电商扶贫的未来是美好的,但道路会比较艰难,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去做。未来电商发展,农村必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