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雨茉
借力社区营造,中国慈善超市谋变
文|邹雨茉
自2003年第一家慈善超市开业以来,中国慈善超市总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1842家,在2014年超过了10000家,到2015年小幅下滑至9654家。中国近万家多以政府主导的慈善超市运营艰难,急需转变济困思路。
现代意义上的慈善超市源于20世纪的美国,主要业务是接收、翻新、销售市民们捐赠的二手物品,再将销售所得用于为残疾人、失业者、孤儿、新移民等社会困难群体兴办的职业培训机构和学校等。
过去100年来,这种运营模式在欧美很受欢迎。美国最早的慈善超市“好意”由独立慈善组织运营,如今在全球已有近3000家零售商场、网站、捐赠中心及职业中心,发展成为世界级连锁企业。根据“好意”官网,2015年,“好意”慈善组织收入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近3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3%,而来自政府的捐赠则约占总收入的19%。
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慈善超市在政府的推动下出现,作为政府扶贫和救助工作的补充,依托社会捐助站点,向所属区或街道单位困难居民发放物 资。
2014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创意慈善超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慈善超市向社会化运营转变。据了解,慈善超市的场地属于政府物业,免租金和税收,如果面向普通群众进行大规模售卖,便需要办理营业执照,且场地属性就会变更。不进行售卖,只单纯委托企业运作虽然可行,但是用慈善超市的招牌,同时需要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承担慈善失信的后果,这很难实现。
在尝试经营慈善超市的过程中,国内社会企业和民间组织交出了与政府不太相同的答案。
2010年,号称“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的善淘网成立,创始人周贤和联席CEO余诗瑶均是海外留学归来的,另一名联席CEO孙夏燕曾是一名肢体残疾的会计从业者。至今,善淘网拥有超过3万名消费者和捐赠者。余诗瑶表示,善淘网与传统慈善超市的不同之处,不仅仅是实体店和网店的差别,“政府型慈善超市专注于扶贫济困,而我们的慈善网店专注于‘授之以渔’”。
目前,善淘网已实现收支平衡:2015年的自营性和项目性收入总和超过180万元,除去29万元的运营成本,其中72万元用于庇护就业运作维护费,42万元用于庇护性就业补贴,2万元用于公益倡导,结余则继续投入第二年运营。
在国内的慈善超市,很少有个人去捐款的。在这一方面,欧美模式的慈善超市处理个人捐赠的方式与国内传统模式不同,民众也有着不一样的态度。以美国“好意”慈善超市为例,在通过社会和个人捐赠获得二手或全新的商品后,将采取“前店后厂”的运作模式,进行洗涤、整理、修理、估价以及销售,提高了捐赠物的附加值。如此一来,“好意”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培训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工厂的职 位。
英国民间组织理事会统计显示,在英国,每5个人当中有4个人向慈善超市捐赠过。“可以说,把闲置物品捐赠给慈善组织已成为许多居民的习惯。”中山大学研究员杨永娇介绍,“相反,虽然一些中国人有将闲置物品捐赠给慈善组织的意识,却很少有人直接捐赠给慈善超市。”
2016年9月29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思想峰会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杨永娇分享了自己一篇关于慈善超市研究的论文,是民政部课题研究前期成果。她基于社区资源整合的视角,提出慈善超市与社区间存在着“二元共生”的关系,“就是彼此需要”。
“在西方,社区普通民众需要慈善超市。”杨永娇认为,比起专属困难群体的中国慈善超市,西方慈善超市受众面更广:普通民众不仅能在慈善超市购买低廉的二手物品,还能担任志愿者服务社区。根据英国智库Demos统计,截止到2013年,英国慈善商店共招募了超过21万名志愿者。
除实用功能外,西方的慈善超市也是一个社交场所。杨永娇曾在英国的“乐施”慈善商店担任过志愿者,“社区民众来闲逛时,可以相互闲聊,彼此认识”。英国智库Demos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每5个调查对象之中有1个表示曾在慈善超市与陌生人交谈,1/3受访者认为慈善超市培养了居民的社区意识,1/4认为慈善超市直接增加了其所在社区的凝聚力。
杨永娇认为,相对应地,慈善超市也需要社区民众的支持。社区民众捐赠闲置物品,提供了物资,更通过担任志愿者节约了慈善超市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慈善超市的持久运营需要民众口口相传的影响力,“许多民众会认识和理解慈善超市的服务内容、理念和价值,从而主动提供支持”。
“慈善超市最根本的生存土壤还是社区,西方有很多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杨永娇认为,中国慈善超市在社区建设层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参与社区,建立社区活动中心,树立慈善超市形象,通过社区深入地了解所辐射的区域民众的生活状态,促进慈善与社区的进一步融合才是慈善超市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转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