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中,刘丽莎(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广东东莞523083)
简论香道的起源与发展
刘建中,刘丽莎(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广东东莞523083)
摘要:中华文明香火不断,与香道的形成和传承有密切关系。世界五大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也与香道的源流有许多暗合。研究古今中外的香道流变、香道历史及其香道在岭南文化中的应用与发展,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香道;文化;起源;流派;传承;发展
香道是关于气味的学问,它是人类在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关于用香的一系列感悟、体验与技术总结。我国香道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五千年香火不断,与香道的传承有密切关系。世界五大文明也与香道有许多暗合之处。古今中外产生的许多香道流派交相响应,相得益彰,形成了精深博大的香道文化。莞香作为中国香料的至尊极品,人们在用香的过程中,总结了别具一格的具有普世和适用两大特点的香道,使莞香香道成为中国香道文化中的代表。本文从人类香道的缘起、中外香道的发展和莞香香道的复苏几个方面介绍并加以论述,以供对香道有兴趣的朋友作为入门向导。
根据古文献记录,考察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香道起源于人类对香的认识、体验和总结。没有香,便没有香道。香是客观存在,香道是人们对香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运用。香是一种气味,与人类相伴相生。道是方式方法,是信仰和精神追求。人的生命在呼与吸中诞生和延续,气味便与之相伴而来。有如一个婴儿出生,他最初接触是母体的气味,然后以此为基因去辩识别的气味,去领悟大自然和人类所给予的各种味道。人类对香味的这种体验与把握,开始并不自觉。只是后来,在多少年多少代之后,才有人们把它上升到道的高度来认识。
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关于香的认识,从中华文明来讲,是从殷商时期开始的。因为殷商甲骨文是我们发现最早的关于香的文字。香,上头是禾,下面是日。《说文解字》告诉我们,香与谷物有关,与过日子(生活)有关。生命、生活、命运、寿命、性命等人的一切都是与香分不开的。殷商甲骨文中进而有“柴”字和“祡”字出现,告诉人们要用火烤熟了食物让其生出香味来,才可以更好地养育生命、祭祀天地和神灵以保佑生命的繁衍、生存和发展。
怎样让谷物以及让其他物种生出香味来?又怎样让香味发挥敬神灵、祭祖先、护生命的作用呢?围绕这一切所做的发现和发明比如燔木升烟、燃蒿避邪、香草防臭、香料防腐,这些方式方法都属于最早的香道。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发明和创新,香道的内容和范围也就日益扩大,以至无所不包,无教不受,无人不用。只要人活在这个世上,人生还需要养生和保健,就一定会和香道发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联系。
所以,著者认为,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用香史,人类生存之道实际上是一部用香之道。中华文明五千年,讲究四个字“香火不断”。这香火有两层含义:看得见的香火是物质,看不见的香火是精神。香是看得见闻得着的。香道是香的更高的境界,它看不见但可以充满人的精神领域,让人怡情、安神、避秽、健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香道起源于自然,源于人类对香的认识和把握,是人类对用香知识和技能的总结与升华。以中华民族的历史线索来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以香祭祀到汉代薫香时尚的兴起,从古丝绸之路香料的输入到隋唐香文化的完备,从宋大夫的雅集用香到明清民间香药的流行,从皇戚贵族的庙堂品香到平民百姓的居所驱秽,从大中华的儒道学说到整个世界的五大宗教,香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这么说,香道缘于中华文明,发展于世界各国,弥漫于全人类。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有香,只要有人间香火的地方,一定有香道;只要人的生老病死,就一定会和香道发生必然的联系。
借用《道德经》的开头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理解和把握香道也应有这样的意识。否则,我们所理解的香道不是真正的香道,而是一种奇谈异说、道听途说或巷议小说了。
香道的发展与香文化的发展结伴而行,一方面以香料、香炉、香艺为载体供人类应用,一方面以形而上的姿态养育并涵养人类的灵魂,让人类的灵与肉在历史长河中经受各种各样的烤问与考验。
香道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纵横两大坐标和古今中外四大方位来研究:
从纵横方向来看,世界范围内的香道发展与其所在地的文化发展共同演进——有的发展了繁荣了,有的却枯萎了中断了,有的消失得连踪迹也没有了,唯独没有枯萎、中断、消失而且发展繁荣,还能够进一步振兴的是中华及中华圈的香道。
近年流行的比较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足够说明问题的资料证明。
古今香道一脉相承,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许多多香学著作和文化史著作都做了大量疏理,我们可以继承地运用。中外香道互有长短,其优点和不足也容易辨析,我们可以借鉴性地学习,比如地中海地区的香文化,美洲地区的香文化,中东地区的香文化,印度和日本的香文化以及南亚地区的香道文化,都有他们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这里简要地介绍一下我国香道发展的六个主要时期及其特点:
先秦时期的香道。远古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这个时期的香道主要是用香告祭天地,祈求保佑。香料主要取之以木,以烧木升烟为祭。祡祭为主,禾祭为次。那时没有香炉,天地为炉,四方为壁,柴草为料,以香供天。直到春秋时期,黄河和长江流域出现了冶陶和青铜器,有了祭祀用的大容器,人们将谷物和动物煮熟以祭天地神灵。这个时期的香道,逐渐地有了庄严的仪式。战国时期,香道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佩带香草成为时尚。屈原《离騒》里所记的香草就是那个时期人们常用的香料,用香草做佩物或用香草煮汤洗浴或点燃香草熏室,便是那个时期流行的香道。先秦香的使用和香道的初起,为后世香道开启了先河。[1]3-7
两汉时期的香道。随着香炉的使用和香料的普及,汉代香道成为贵族的生活必备。香道的应用由祭祀神灵更多地转向了生活享受。薰衣薰被、薰室安寝、宴饮迎客、祛秽养生成为时尚。汉武帝喜爱用香,让工匠为其设计制作了博山炉之后,专门用于生活享受的香炉一发不可收,成为后世香道必备的香炉范式。西汉时期,外来香料输入中原,凡是香料皆与养生有关,不同的香料配伍出来的香,经过一定的香道程序,会有不同的香味和功能。这就使中华香道得到了空前的提升。[2]19,29
隋唐时期的香道。这一时期,随着国力强大、社会活跃、生活富庶和人们对香的认识的发展,香道逐渐形成了规范的用香体系,走向了成熟期。外国使节需求的多元化,香料种类的多样化,享受层次的延伸化,使用人群的普及化,香道也出现了多种态势。这个时期的香道,发扬了西汉时期的香道精神,重在怡情、净心、修炼。唐代对佛教先包容后敬重,很快将佛教融入国教之中,佛教香道规范亦进入中华香道的主流。一种精到的薫香环节成为宫廷盛典朝见、文人雅士聚会和寺院礼仪的必备程序。朝见唐皇的外国节度使和遣唐使受这种风气的陶冶,大为惊叹,随时习练,带回自己的国家。日本、越南、韩国等华人圈的国家最先接受并传承了中华香道。加上鉴真及其弟子东渡带去香料和香道并亲自示范,随使中华香道在日本得以传播。[3]68-69
宋朝时期的香道。宋代是香文化的鼎盛时期。香道文化从高堂寺院进入寻常百姓家,用香平民化趋势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宫廷宴会、婚礼庆典、茶房酒楼、书室闺阁、生老病死等各类场所都用香而且讲究用香的仪式和规范。文人墨客雅集成风,每雅集必焚香唱和,一批文人闻香悟人生,留下了许多能与唐诗媲美的不朽词句。其中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等人的咏香诗、词、赋,都为后世香道立下了不朽的功德碑。一幅《清明上河图》所留下的“刘氏沉檀拣香铺”也至今让人过目不忘,浮想联翩。宋代香道的繁荣标志着中华香道进入了高峰时期。一是香料充足,质地层次货真价实。二是官民共享,各个阶层都可以用香;三是香具制作精美,各种样式出新出奇;四是香道理论集成,有了《香谱》《陈氏香谱》那样的集大成著作;五是香道技巧与技艺趋于完善。怎样发挥香料的最好效用,怎样用合成香料养生,怎样使香料功能明晰化,怎样使香道艺术化,这些香道问题得以回答,让香道更亲近于人的精神需求;六是出现了许多官方烧制的陶瓷香炉,发明了许多与香道精神一致的香印,更好地体现了人的审美追求。被后世称道的人文四雅事(品香、听琴、插花、赏画)就是宋代形成的。[4]75
明清时期的香道。由于元朝的动乱多于安定,中华香道处于中落状态。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但比起唐宋来,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明代可圈可点的有两件事:一是对香料的加工制作技术成熟,大量线香的销售和生产,把香道简易化了。老百姓不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在家中供香。用香知识非常普及,什么节令用什么香,什么病用什么香防,老百姓都能略知一二。二是与香有关的典籍著作数量众多,其中周嘉胄著的《香乘》内容丰富,记载香的种类、来源、用途及香品制作方法颇为详尽。还有一部药书影响十分深远,这就是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它除了记载草药的性能和用途而外,对十多种香的使用和制作方法有简明实用的记载。
清代对香道的重视值得一提。这时期从皇帝到平民,宗教祭祖活动盛行,用香祭祖、敬佛、祝祷成为生活的常态,而焚香、净心则成为读书人的精神良药。一部《红楼梦》把清末时代的生活画卷描绘得淋漓尽致,也把清代用的香料、香道、香方、香诗及其风俗描绘得入木三分。书中提到的用香方法至今还在民间流行,用香方防病治病的例子依旧可以寻到踪迹。清末一位广东学者,名叫屈大均。他在《广东新语》里就对岭南地区的各种香料特别是莞香作了详细的记录,成为今天研究莞香及其文化的宝贵资料。特别要提一提的是,香炉作为香道的载体,清代推陈出新、形式多样、制作精良、材料考察程度是大大超过了前人的。清三代盛世,行香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近代香道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由繁入简,由多到少,逐渐式微。人们一方面将香道看作是奢侈生活的象征尽量舍弃,一方面将古代的香道程序尽量简化。香道随着满清王朝与国民党政府的腐朽没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加之西方文化的侵入,日渐衰微。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趋于委顿粗疏,香席文化的仪式与诗词乐舞等纯粹的艺术形式衰落,香道逐步淡出了大众视野。百年近代史,对时代进步来说是一部风雨交加的苦难史,对中华香道及其文化来讲,则是一部反复折腾的洗礼史。大浪淘沙。在淘去沙污的同时,也有许多属于金子的东西被淹没在风尘之中,甚至被当作歪门左道封禁。这是一段让人痛心的历史,也是中华香道最为痛苦的断代史。
好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发掘民族优秀资源的今天,中华香道及其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被人们重新认识和接续,才有了今天香道复苏的曙光。
凡是有香的地方都有香道。凡是香存在的地方都有香道存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研究香道的时候,一要放开眼界看人类看世界,二要静下心态看香道本身的功能发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搞明白为什么香道会经久不息,为什么香道会跨越时空而存在,为什么在当今科技十分发达的世界里依然有其灿烂的光芒,为什么中华香道依然有复兴的生机和潜力。香伴随人类文明而来。香道及其文化为香的应用提供了物质与精神的车马与舟船。香道以及香料发挥出来的味觉效果,一方面给人带来物质享受,一方面给人精神满足。香道与气味艺术,没有国界,也不受时空限制,它的普世性是受世界人民欢迎的。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香道情况来看,也能说明问题。
日本人认为最容易接近神灵的是气味,香道就是最容易出味的技艺。日本的香道最早可追溯到奈良、天平时代(710-793年),有出土的薰香炉为证。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日本香道正式开始于鉴真和尚(688-763)到日本弘扬佛法之时。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香料和药材。奈良时代文学家真人元开在他的《东征传》有详细记载,后来的日本药库目录里也有记载。但日本人最乐道的是一则关于沉香木的故事。《日本书记》里说,有一段木头漂过海洋停留在一个小岛上,地方人士烧其木,香气远薰,便以奇异之物献给了朝廷。这块木头经博学之士鉴定,被认为是古香中最好的香木——沉香木。朝廷便把沉香木收藏于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内,命名兰奢待。后来重要的人物出征,从这块一米五六长的香木上割取沉香木用以祭天的时候,都要签名留证。日本不产香木,可日本人将香道演绎成了六种以合香为材料的“炼香”,形成了多种香道流派。许多香道流派互相交流,代代相传,把香道和花道、茶道一起视为文化精华,从奈良一直保持到平安时代再到今天。日本平安时期的宫廷文学《枕草子》《源氏物语》和中国的《红楼梦》一样,记录了日本那个时代的人们爱香用香及其香道流变的情况。日本香道发展到江户时期被正式确认以后,从小众消费变为大众消费。不同花香组合的“组香”以环境、季节变化为主进行香料组合,成为香客们消费的主体,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日本香道的发展。明治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日本香道也衰落了一段时间,但二战以后,他们的文化复苏很快,使香道成了日本国的文化标志之一。日本目前有一百多家流派,著名的御家流和志野流传到了五十多代,“组香”种类达到100多种。
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因为有比较好的沉香资源,香道一直活跃。以牙庄和惠安为代表的越南沉香被东南各国看好,越南香道在东盟十国中也有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中华香道的复兴,越南沉香界也在努力营造着自己的香道氛围。
四、莞香香道的复兴
南宋时期,岭南聚集了许多南下的文化人和朝廷被贬的官员如韩愈、苏轼等,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时尚包括焚香、品香习俗。以至将品香与品茶、听琴、赏画结合一起,成为唐宋文人雅士的时尚。
苏轼是善于发现新事物并用诗文记录下来的亦文亦官之人。他被贬到惠州后来又被贬到儋州,有两大重要发现:一是“日食荔枝三百棵,不辞长做岭南人”,二是“每晚一炉香,胜过当皇上”。苏轼写荔枝的诗,妇孺皆知。人们对苏轼写的品香诗,却知道的不多,更不清楚岭南人是怎样与香道结缘的。
莞香是明清两代上贡香料中最好的香料之一。凡是好东西,朝廷要、州府要、县衙要、地方要,层层加码,供不应求。苛政猛于虎。以香代税的做法在一段时间内也成为苛政之一。征集供皇宫用的贡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比虎更猛。东莞产不出那么多莞香,官吏硬逼着要那么多香。香农为此而受鞭笞勒索者甚多,苦不堪言。有几个香农因交不了那么多香竟被打死。噩讯传开,性烈之香农气愤不平,将自家的香树毁之殆尽。为避免祸患,周围百姓亦不敢再种莞香。这样一来,莞香及其香道便在乡间很快消失,加之清末的海禁政策,造成了香业与香道的百年断代,至新世纪来临才开始复苏。[6]
但以东莞香道为代表的岭南香道在别的地方还有流传。东莞茶山有个叫李用的人曾去日本讲学,他把东莞的香道就带了过去,教了不少学生。李用老死日本,日本学生为了了却老师的心愿,漂洋过海,用船送他的遗体回归东莞故里。一路上除了用香火祭奠老师,再就是用日本音乐伴随。这就是东莞至今还可以看到的两种民俗,给去世了的老人烧香叩首,听如泣如诉的近似哀乐的“过洋乐”。
改革开放后,中日文化交流,人们发现岭南的香道在日本一直还保留着,不仅有李用传过去的香道,当年鉴真大师传过去的香道,还有唐代留学生带回去的香道。日本人占领台湾,也把香道影响到台湾。在东南亚地区如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人致力于香道的传承。
进入21世纪初,日本有一位香道师叫板中国大陆,要PK(比拼)一下香道。中国大陆当时找不到可以出场的人,连香道是什么都说不清。倒是台湾同胞到大陆投资,带了他们所传承的香道过来。
东莞是台商聚集的地方,我们请教台湾香道专家。他们说,最早玩香道并精通了香道的是广东的东莞人。因为东莞的香叫莞香,是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清时代的贡香。于是,我们就查史料,去故宫查资料,又到香港博物馆去看实物,再到古代东莞管辖的地方找莞香留下的蛛丝马迹。1997年,为了纪念香港回归中国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具有先知先觉的深圳人种下了1997棵莞香树在深圳仙娥湖,使之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这个独特的创意,成为莞香及其香道复苏的一大引子。[7]
莞香香道和莞香代表沉香一样,不仅是岭南香道的代表,也是中国香道的代表。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温柔敦厚和尚礼崇德之传统,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精华。中华民族讲究香火不断,更讲究精神之薪火传承,而莞香香道所秉承的香之十德,正好就是中华美德的集中体现。北宋诗人黄庭坚以《香十德》来称赞香道的好处:
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大意是要能够以敬畏之心看待香道,能够以清静的心态对待香道,能够排除一切杂念来操作香道,能够进入安眠无扰的境地体会香道,能够与香友一起无私地完成香道,能够在繁忙中安心地做香道,能够在多次的品香中不厌其烦,能够以自己得到的少而满足,能够经久地收藏而不腐烂(人不知道自己而自己也不发怒),能够经常使用香而不妨碍别人。
《香十德》首先从香的特殊属性入手,道出了其在人天关系中的作用。在古人的研究中,香为“聚天地纯阳之气而生者”,所以以纯阳之性,上而感于天,故有“感格鬼神”之功;下能扶正祛邪,通经开窍,清净身心,祛除污秽,使邪气不侵,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能觉睡眠”对休息不好的人、患失眠症的人来讲,是很有效的。导致睡眠不好的原因众多,但从根本上讲,多数是因为一天的劳作,使正阳元气耗损过多,阴阳不能平衡所致。夜间自然界阴气旺盛,与人体内阴气所感,乘虚而入,所以导致神不能安,睡眠质量差。一炉好香,阳气充盈,既可扶正祛邪,又能培补元阳之气。香又是怡神安性之物,香溢炉暖,袅袅五彩之烟,既能如良友相伴愉悦心境,又可尘里偷闲放松身心,亦可暗香盈室会朋结友,即使长期整日使用,也不会伤及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几千年来,好的香品都被视为生活中的妙物,四时常用,家居常备。明代周嘉胄说:“霜里佩黄金者,不贵于枕上黑甜;马首拥红尘者,不乐于炉中碧篆(黑甜、碧篆皆是香的名称)”。[8]
由此可见,香虽细微,却能集宗教、艺术、医疗、休闲、生活日用诸功能于一体,可以体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道理。香之十德和中国国学中的经典道德相一致,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总之,香道自古多流派,而今依然。香道能够受绝大多数香友的热爱,在于它简单易学、味正情浓,不守一域,不墨成规、开放包容,海纳百川。这些年,东莞香道在传承自身香道的同时,善于向其他香道流派学习,取其长,补其短,逐渐形成了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香道。比如,以新式香炉代替旧式香炉,以线香代替香块、香碎,以盘香代替焖香,等等。对香道场所也有创新,比如办公室、卧室、客厅等。只要对香有爱好,对香有追求,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香道带来的高雅和温馨。比如车里可以安置香熏器,一边享受香味带来的安神快乐,一边可以消除车内杂味,享受清新空气,保证驾驶的安全舒适。
参考文献:
[1]傅京亮. 中国香文化[M]. 济南: 齐鲁书社, 2011.
[2]陈伯陶. 东莞县志: 卷十四[M].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21: 389-401.
[3]刘建中. 寻访莞香[M]. 北京: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 68.
[4][明]周嘉胄. 香乘[M]. 杭州: 西泠印社, 2011-03.
(责任编辑:戢斗勇jidouyong@qq.com)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romatherapy
LIU Jian-zhong, LIU Li-sa
(Gongguan Communist Party School, Dongguan 523083, China)
作者简介:刘建中(1959-),男,陕西丹凤人,中共东莞市委党校教授。刘丽莎(1985-),女,广东东莞人,中共东莞市委党校档案资料员。
收稿日期:2016-01-09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6)02-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