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阈下的高职文化强校建设策略

2016-04-16 18:26陈霞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强校供给侧校园文化

陈霞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供给侧”视阈下的高职文化强校建设策略

陈霞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看,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外在需求和文化强校建设内在需求均存在差距,需要从贴近学校改革、贴近教师发展、贴近学生成长,才能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在量的基础上获得质的进步,使文化建设的成果供给满足学校师生发展需求,促进高职文化强校建设战略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供给侧;文化强校;建设策略

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事业的进程中,高职院校作为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类型,适时承担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积极发扬职业院校特有的“工匠精神”,着力打造文化强校,努力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文化高地”和“首善之区”。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文化强校建设工程,也面临着重外在而轻内涵、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形式而轻内容、重投入而轻质量、重建构而轻调研、重普遍而轻校本等弊端,造成校园文化建设脱离师生实际,在激发师生教育和学习热情、推动学校又快又好发展方面,尚未起到应有作用。从根本上说,高职院校的文化强校建设,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自上而下”推动的,与师生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借助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使校园文化建设的供给和师生需求之间有效对接,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师生拥护,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领作用。

一、高职文化强校建设中的“供需”侧分析

(一)“供给侧”概念及其在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供给侧”原为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意义上,所谓“供给”,也就是市场主体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等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市场主体在特定时间和价格下,通过为社会提供需要的商品,获得相应的交换价值。经济学历史上著名的“供给学派”认为,国家通过经济政策的影响刺激供给方,既能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由于供给方同时也需要购买原材料和生活用品,因此供给的扩大也就是需求扩张,最终“供给创造需求”,并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强调供给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则引起生产过剩与通货膨胀,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校为主导的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了“供给侧”的思路。学校按照自身的行业属性与历史发展脉络,总结提炼若干校园文化建设主线,开展“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学校建筑物的“大楼”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命名、宣传栏、校史馆等工作场所的宣传布置,学校标识的设计与制作,校园网、橱窗、阅报栏、屏幕显示设备;物质文化还包括学校绿化与美化的“大树”文化建设,如,学校绿化景点、花草林木栽种、景观设计、池塘喷泉建设等;物质文化也包括学校校本化的雕塑设计、学习工作场所的文化陈设、生活与活动场地的陈设布置等。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均受到高职院校的极大重视,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校园文化积淀不深,造成在物质文化建设和宣传口号方面雷同较多,体现校园精神和行业特色的内容较少,这也是高职院校“千校一面”的原因之一,并因其空洞化、口号化而需要进一步贴近师生,才能满足师生的心理需求。

(二)“需求侧”概念及其在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供给侧”要发挥作用不能脱离需求端的支撑,供给的目的是要满足需求端的变化,还要通过调整供给达到引领需求的目标,形成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1]“需求”是经济学中与“供给”对应的概念,所谓“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需求是消费者基于生活需要或心理偏好而对外部事物或精神的追求与享受,其动力是一种主观上的需要,其基础在于主体具有消费或欣赏能力,主体的偏好是其心理倾向和社会需求的具体体现。美国经济学家里克·卡什认为,当今社会是需求经济时代,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增长是质的无限性与量的有限性的统一。[2]在实际生活中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即客观方面的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及质量,主观方面的主体需要、能力与预期:当主体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稀缺性在将上升时,就会增加需求,反之,当主体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

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师生的文化建设与共享主体地位体现了“需求侧”的思路。高职院校师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更要熟悉社会发展动向和企业技术动态,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人才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些正是目前高职校园文化“需求”的热点,同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从满足师生学习工作的“需要”出发,就要将企业和社会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将“工匠精神”、“功夫到家”等技术技能要求作为学校职业教育的文化精髓,作为学校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重要标识,并融入到学校教育理念、特色建设和文化宣传的载体和平台之中,并以此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抓手。[3]高职院校中体现技术精神与实践理念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教师职业行为和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了重视师生文化需求,必须让全体师生员工都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各种各样的专题性、行业性、技术性文化教育活动,让师生员工在创造、发展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接受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创新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职文化强校建设中的“供给侧”问题

(一)与文化强国战略外在需求的差距

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成为高职文化强校的“纵向供给”要求。2002年党的十六大做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把文化发展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而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这就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强国战略需要全社会参加到文化建设中去,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性文化中心,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是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举措。高职文化强校战略也只有瞄准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才能融入到时代潮流中,获得远大发展前景。在这方面,高职文化强校建设在战略高度与思想境界方面,均存在“供给”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升。

(二)与文化强校建设内在需求的差距

中国现代大学发端于国家民族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从一开始就肩负起救亡图存、兴国安邦的历史使命,因而奠定了大学文化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风格,并深刻影响着后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职教育,一开始就担负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与国运的昌盛和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步入“新常态”,高职教育进入新阶段,高职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所担负历史使命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均衡,有的学校过分追求物态文化的发展,为了追求学校的现代化,不惜一切代价搞物质载体或信息化建设,但对于校园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文化层面却重视不够、建设不够。二是教育教学工作与思想文化建设不均衡,有的学校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任务,文化建设和道德熏陶因不产生实功实效而受到忽略,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素质结构存在缺陷,知行脱节、理想信念虚无、诚信缺失、道德冷漠等文化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文化建设现有水准与应有层次之间不均衡,不少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被浅表性地理解为娱乐活动,集中在文娱体育、人文素质、演讲比赛乃至劳动、宿舍卫生等活动上,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趋于简单化和低层次化,事关学生道德素质和安身立命的精神文化严重缺失,也降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因此,高职文化强校建设需要从物质与精神、教育与思想、基础与高层等三个层次加强建设,才能使文化建设适应文化强校建设的需求。

三、高职文化强校建设中的“供给侧”策略

(一)强化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文化教育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崇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历史上对于文明创造者和能工巧匠给予高度评价,如,庖丁解牛、鲁班造锯、黄道婆纺棉、毕昇造活字等等,显示了工匠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深厚底蕴。“炉火纯青”就是源自于冶炼锻造而后泛指高超技艺的称赞。古代工匠也称为手艺人,意为熟练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的人,现代工匠已经转化为家庭作坊、工厂工地、车间班组中从事一线操作、制造和服务工人、技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但古代工匠和现代一线生产员工在“造物”的使命上是一致的。[4]“造物”的精神体现在对职业抱有敬畏之心,心怀虔诚和感恩,在工作中调动自身在经验、知识、器物和审美等层面的能力和素质,一丝不苟地开展生产制造活动,打造符合产业技术需要的精品。在现代制造业中,需要工作人员严格地按照技术标准和生产要求,批量生产某种技术制品。在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符合标准的技术产品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高端制造业要求工作人员凭借其技艺,按照精细化的技术标准和规格要求,追求每件产品的至善至美。同时,技术人员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有创造性地开展技术累积与改良,以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制品,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出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主动适应产业技术转型升级要求,培养高职生对于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打造一流的技术员工队伍,在文化宣传教育中积极树立工业制造中的优秀技工典型,更好地感召和吸引高职生在未来工作中精益求精,勤奋工作,奋发有为,成为弘扬工匠精神的力行者。

(二)推动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涵育升华

经过多年努力,高职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但在校园精神层面建构中还缺乏进一步提升,致使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风校风不端正、教师学术风气不浓厚、创新创业过程中开创性不足等,影响了高职“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明确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和师生头脑,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开阔视野、健康向上,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信仰,塑造良好道德品格,构建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激发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增强战胜学习、工作、成长中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将个人智慧转化成为国家繁荣强盛、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巨大力量。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职院校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形成推动学校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巨大合力,构建和谐奋进的学校整体氛围,也使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高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三)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特色

重视校园文化的特色建设是打破 “千校一面”的文化雷同现象、促使校园文化“接地气”以满足师生文化生活的需要。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是校园文化丰富性、多样性的表现。校园文化的特色具体体现了学校的层次、境界、要求和社会期待,也是各个学校地域性、学术性、实践性和办学方向性的体现。当前,在“一地一校”的总体格局下,校园文化的特色要彰显地域特色,使师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下熟悉地域文化,以便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与地域产业无缝对接。学校地域文化建设要根据当地条件,依托当地名人、名山、名城等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挖掘、提炼和整理其人文内涵和精神特质,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素材,使校园文化建设铭记地域文化烙印,也使得师生对地域人文知识更加熟悉,更好地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在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发展中,校园文化要彰显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在总结自身办学特点与优势中培植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内涵。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播知识、创造知识、解疑释惑的重要任务,为此,校园文化需要借助于课程设置、制度安排、环境营造、活动展开等环节,打通不同学科和专业界限,显示出文化的穿透性和抽象力,这也是传统文化和合精神的体现,有助于学校内部消除文人相轻的弊端,促进和谐稳定。校园文化的专业与学科特色通过知识性内容体现出来,具体包括是科学原理、学科发展历史、工作操守与规范等,其中都蕴含着科学品格、技术精神与历史继承等文化内容,对培养学生广博的兴趣和严谨的态度均有重要意义。

(四)提升校园的“全要素”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的“供给侧”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要达到目标,均需要从粗放型大批量供给模式,转换到生产模式提档升级的轨道上来,以便开展精细化生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满足人们高水平消费的需要。在经济领域,低端生产的大量供应挡不住居民出国消费的浪潮,而在学校中,“单打一”的校园文化建设无法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需要,因而导致各种非主流文化涌入校园,而规范化的校园文化受到冷落。为此,高职院校的文化强校建设需要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信息层面和精神层面全方位投入,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建设生态与绿色校园,[5]根据高校“大师、大楼、大树”的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尤其是新校区建设中,要加强校园地理环境和场地规划,按照自然、美观、简洁的原则,坚持环保、经济、适用标准,通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段,让校园自然景观实现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的统一,使学校环境更加优美,使师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开展学习与研修活动。在制度文化建设层面,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高职教育规律和师生发展规律,遵循科学、稳定、系统的原则,建立健全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教研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规,使广大师生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行为文化方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风气的引领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提高,寓教于赛,寓教于乐,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品格,养成良好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行为习惯。

[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7

[2][美]里克·卡什.供需新规则[M].音正权,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01.

[3]涂可国.社会文化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281.

[4]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5]叶世琦.建设生态校园陶冶学生情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6):47-48.

G47

A

1673-9884(2016)07-0027-04

2016-05-05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2015年度院级人文社科教研项目(项目编号:NJCC-2015-ZD-05)

陈霞(1979-),女,安徽全椒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强校供给侧校园文化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我院召开“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
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制度安排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大理学院人才强校战略稳步推进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