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之厨子》①评析

2016-04-16 16:45任洪忠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厨子官场外交部

■任洪忠



《外交部之厨子》①评析

■任洪忠

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作者,是我国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 《外交部之厨子》是黄远生的一篇人物通讯代表作。该作品文字畅达、幽默,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嬉笑怒骂,涉笔成趣。

立意“以小见大”,主题鲜明

人物通讯《外交部之厨子》在立意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用厨子的某一特征来突出厨子的整体形象,反映清朝和民国初年官场的社会现实,鲜明地嘲讽和批判当时官场的腐败,引发读者的思考。

文章描写了一个神通广大、“盘踞”清朝和民国外交部门的余姓厨子(以下简称“厨子”)。他所在部门,无论是更换了管部亲王,还是更换了尚书侍郎、司员,唯独他职位不变。他不仅“家产宏富”,还花钱为自己买了“花翎二品衔”官职,为其公子买了“外部司官”管库差事。在满清时代,他“联结官禁,交通豪贵,几另成厨子社会中之大总统”。直到民国成立后,新总长陆徵祥到任,“厨子谨遵常例,送一份绝大礼物”给陆总长,不料陆总长大怒,将厨子开除,厨子“政治生涯”才结束。作品通过刻画官场上游刃有余的厨子形象,以小见大,展现出清朝官场的腐败、世态的复杂,暗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包含着作者对政治新气象的期待,主题鲜明。

非模式化结构,行文自由、灵活

《外交部之厨子》没有模式化的结构程式,结构组织上自由、灵活,采用“蒙太奇”式的组接,有故事悬念情节发展,富于变化。在内容构成上以人物的侧面、局部塑造整个人物形象,不展现人物所有事件的全过程和来龙去脉,不展现人物的所有生活轨迹和完整的思想品格,而只是用最富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特殊细节、情景故事、场面等来表现人物的某方面特征,刻画整个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

文章开篇便用厨子所在部门的四个“易”排比起来反衬厨子的不“易”,凸显出厨子的不简单。他“家产宏富”,拥有“京中之巨观”的“高大洋房” “宴春园” “天和玉”,他“交通豪贵”,甚至能影响到西太后的决定。通过描写西太后未用李鸿章特意为太后雇的著名西洋厨夫,而用厨子招待外宾,展现出厨子的不同凡响。“此厨子运动力之大,乃至能力回西太后之意,与中外赫赫之李鸿章对抗,其他可知。”这些侧面、局部的描写吊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其他可知”强化了厨子浩大的声势,令人回味无穷。

文章第二段介绍了厨子其人,第三段简要交代了厨子的本领和手腕,第四段描写酒肉皆臭的外交部,文章结构跳开了模式化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行文自由、灵活,又不失连贯、完整。

形象化表现手法,描绘细节、再现情景

《外交部之厨子》尤其注重细节、情节和场面等在塑造新闻人物时的突出地位。例如描写厨子为人处世的细节,各王公家有大庆典时,“厨子亦公服掌招待之职”。一个身为外务部的厨子,却穿着“公服”去给王公贵人服务,其处世能力可见一斑。他虽只是一个厨子,但“以其家产之千分之一”为自己捐取得“花翎二品衔”,为他公子买了“外部库管差事”。由于其公子负责外务部财务,司员预支薪水等事,厨子都帮忙“为之周转”。更讽刺的是,得到好处的外部司员,竟然以“丈人之礼”对待厨子,见面还给厨子鞠躬,荒诞的世态跃然纸上。“盖厨子之能有今日,其处世哲学固亦有不易学者在也。”一句话道出了厨子有地位的原因。

文中描写汪大燮与厨子的尴尬之遇的细节,可谓经典。一次汪大燮赴宴,“方及门,遥见厨子方辉煌翎顶,与众客跄济于一堂,愕然不能举步。” “厨子见汪大人来,则亦面发赧而口嗫嚅,仓猝中避入侧室。”作品用细腻而有张力的细节刻画汪大人见到厨子的惊愕,厨子见到汪大人的尴尬。

由此可以看出黄远生在勾勒人物肖像时,只用简练的几笔,就将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勾勒出来;将人物的动作、形象巧妙地融为一体以再现人物的动作,描摹场景气氛往往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颇有古人要求的“白描入化,骨相俱出” “白描入骨,毛发皆动”的效果。

个性化表现风格,引发读者思考

《外交部之厨子》在表现风格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在描述厨子所供职的外务部时,作者用“爆殄既多,酒肉皆臭”暗含外务部的腐败。厨子豢养的数十只大狗与部外的狗成群出入外务部,“外务部的大堂廊署成了群狗交合之地”,京城将外务部称呼为“狗窑子”, “窑子”是京话中的“妓院”,这些描写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场的丑态,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不禁让人联想“狗仗人势” “狗腿子”等形象,将腐朽的官场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者在描写陆总长开除厨子时用语也有讲究,“于是此二十年内盘踞外交部中之厨子声势与王公大人比隆者,亦随其旧日恩主之名字以俱去。”真是大快人心,令人拍手叫好。其中一句“此系新总长之一种政治手段”,包含着作者对民国政治的新气象的期盼,也表明了作者对清朝腐败官场的痛恶。

作者个性化表现风格也体现于末尾,“以厨子之力,犹可辇致巨金储之外国银行,遨游青岛天津上海之间也。”厨子职位不保,但是他贪污的资产尚在。值得寻味的还有,如此神通广大的厨子, “姓名待考”, “北京人但称为余厨,故余亦余厨之而已。”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耐人寻味。

全篇完全用事实说话,简洁明快,紧凑有力,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再现情景,以小见大,让读者见记者之所见,闻记者之所闻,感记者之所感,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2014级舆论学硕士生)

注释:

①刘梓良主编,《中国百年新闻经典·通讯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页。

□新闻佳作文本赏析

猜你喜欢
厨子官场外交部
获外交部发言人点赞:95后小伙火『出圈』
不想当厨子的大师不是好吃货
铁厨子
铁厨子
铁厨子
“非典型”外交辞令及其翻译——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