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倩
毛姆的《刀锋》人物塑造技巧分析
李维倩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作为“叙事圣手”的毛姆,在西方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之一,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人物。作为毛姆典型的叙事著作《刀锋》,在人物塑造方面运用了高超叙事技巧,主要表现在对核心的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二元对立以及人物的发展性三个方面,鲜活地将故事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
毛姆;叙事;情节;特征
作为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刀锋》是毛姆在小说成就上的一个高峰,是他叙事小说中的典型代表。这部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为躲避战争,毛姆在美国生活了六年,并于194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刀锋》,出版后便获得广泛好评。在《刀锋》中,毛姆通过描写了一个经过变故的年轻人,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放弃已有的美好生活而探寻人生哲理的故事,体现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强烈冲突。小说出版后,反响十分热烈强烈,尤其受到曾经经历枪林弹雨饱受战争之苦的英、美两国现役军人的关注和欢迎,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作者娴熟且多元的叙事技巧,尤其在人物的塑造上。
人物是叙事小说中的核心,精彩的人物会让小说充满光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毛姆在《刀锋》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而最具特色的便是核心人物拉里。
小说叫做《刀锋》,刀锋,锋利犀利,就是因为作者塑造了拉里这个有着“刀锋”般性格的人物,他最大的性格特点是睿智沉稳、意志坚定,忠于内心,不顾一切追求自我和信念。战友为拯救自己突然离开世界给了他重重的一击,让他对生命的稍纵即逝和命运的千变万化而感到彷徨,从此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对生命倍加珍惜,也开始重新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他渴望在这短暂的生命当中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把精力倾注于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大胆地追寻源于内心的渴望。
纵使当时的时代潮流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让他们变成物质的附庸,拉里依旧选择放弃他的本该拥有的稳定生活,去探寻客观世界里的奥秘;纵使身边的人如何劝他、诱惑他、指责他,不理解他,他依旧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他认为不将自己心中的困惑与谜团解开,就无法让他臣服于这个世俗世界,他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感兴趣的事,毕竟生命如此短暂,无人知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作为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人,更不应该害怕生活困苦,为金钱所屈服。他不害怕自己的举动会遭来多少非议,“他那高贵的头颅就是不肯转向俗世人生,并不惮于因此而背负重重艰难。他的人生,始终是一种锐意精进的姿态,哪怕因此而辜负爱人的期盼、朋友的理解和支持。”[1]他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鲜活而立体,深深印在人的心里。他善于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抒写着“我行我素”的传奇。类似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因此他具有某种独特性,并且有着精神榜样的作用。在他对自我追求的旅途中,他不怕吃苦,毅力非凡地博览群书和体验生活,并且对生活、社会、现实有着真切的领悟。他始终认为:“人最崇高的理想是对自我的不断完善”。
在拉里与“我”的对话中可见其性格的坚定不移。
例如:“印度人认为这恰恰是我们西方人所没有做到的;认为我们有了许许多多的发明,许许多多的工厂和机器以及生产出来的商品,总想把幸福建筑在物质上,但是,幸福的取得并不靠这些,而是靠精神。他们而且认为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毁灭的道路。”[2]
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人们的那颗渴望精神生活的心已被物欲横流的社会侵蚀殆尽之时,拉里保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显得更加难能可贵。经历了战争之痛后,更加明白幸福不能只是被金钱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而是要让精神世界不断丰满起来,精神的力量比物质的力量更加强大,但寻求精神的这条道路更加辛苦艰难,甚至会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在拉里深知这条道路看似是毁灭的时候,依旧选择了这条充满险阻的路,不屈不挠,没有丝毫懈怠。物质能装点一个人的外表,但精神却能充盈一个人的内心,拉里毅然选择了后者。
而毛姆在书中的最后提起拉里时说道:“他没有野心,不要名;他最厌恶成为知名人士;所以很可能安心安意地过着自己挑选的生活,我行我素,别无所求。他为人太谦虚了,绝不肯使自己成为表人的表率;但是,他也许会想到,一些说不上来的人会像飞蛾扑火一样被吸引到他身边来,并且逐渐和他的热烈信仰取得一致,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体现,而他本人始终抱着无我和无求的生活态度,走着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将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就如同著书立说或者向广大群众发表演讲一样。但是这都是揣测之辞。”[3]
拉里这个核心人物贯穿于整篇小说,而他的形象也正是代表了书的名字“刀锋”,如刀锋般坚韧,如刀锋般不会轻易被摧毁。毛姆文章运用了大量篇幅,无论对话还是平铺直叙来刻画拉里的形象,把他不为名利忠于内心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瑕不掩瑜,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赞美和喜爱。拉里的生活是作者漫长叙述的中心,其他人物也围绕着拉里这个核心人物逐渐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对他的成功塑造,保证了文章的核心力量所在,拉里就如同能量的发射源,他身上的精神总会辐射到读者心里,给予读者们积极的正能量。
有对比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之间性格的差异。在《刀锋》中,人物的二元对立非常鲜明。毛姆主要刻画了两类现代物质世界里的人: 一类是艾略特、伊莎贝尔和格雷, 一类是拉里和索菲。
其中艾略特、伊莎贝尔和格雷:向往资本主义上流生活。对于金钱与名利的渴求使他们不断追求物质的生活。艾略特是个出色的社交家,自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在社交圈之上,在里面混得游刃有余;伊莎贝尔是典型的西方贵妇人形象,她爱慕拉里,但依旧因为金钱和充实的性生活而选择了格雷,她更愿意、更喜欢上流社会的社交圈,这些都是腐化堕落的生活的象征;而格雷也同样是资本主义赚钱的机器,是一个物质化了的人物,为了创造更多的资本而努力工作。
而拉里和索菲,这是两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有着较高的精神追求,一个有着悲惨的人生。拉里没有选择和伊莎贝尔结婚,没有选择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为了心中的信仰而行走在路上,不断寻找不断解决心中的疑问,他读了数不尽的书籍,以哲学书居多,从中得到了很多人生的启发,他生活简朴,没有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是他感到心灵上的满足和充实,最后,他找到了人生的真谛。索菲的一生是凄凉的,她本来是拥有幸福生活的,但是命运给她开了一大玩笑,她便陷入了悲剧生活的漩涡,最后也悲惨地死去。在伊莎贝尔眼中是“妓女”形象的她却深得拉里的喜爱,只有拉里才能懂得索菲的痛苦,他们两个人的精神能够契合,只是索菲还是不能承受生命之重,认为自己配不上拉里,选择了离开。
两类人性格的不同,在小说的许多地方都有表现,艾略特、伊莎贝儿、格雷等都不理解拉里对自己的人生所做出的选择,无奈、失望、甚至是有些鄙视,在面对自己心爱的拉里将要迎娶另外一个身上沾满恶迹的女人时,伊莎贝尔采取了很不光彩的方式,她不希望索菲抢走她的幸福。读者在阅读时,既对伊莎贝尔感到有些怜悯,又为她费尽心思不择手段感到厌恶。生命的形式纷繁复杂,有些人向往物质上的富裕和被人仰视的社会地位,他们需要最好的派头,房屋需要最时尚的装修,需要最入时的画和最流行的家具做装饰,外表的浮华和笃定,他们认为人活着就必须工作,而且还要有能够赚钱和体面工作。而拉里,正如作者所说,他是脱俗的光辉形象,他以追求精神富足和自我完善为人生的目的,而工作只是一种使自己得以生存的微不足道的辅助工具。伊莎贝尔和拉里是这两种生活的极端形式,而有些人则夹杂在这两种形式之间。我们无法断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应该有的人生,就像没有人能够认清真正的上帝,但是也许前者只是在别人走过的路上一直不断重负着乏味无聊而嘈杂的历史,而后者,则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书中在塑造伊莎贝儿与拉里两个人的性格时用了大量的笔墨,将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情观上的分歧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他们二人的对话中可见一斑。
在《刀锋》的第47页:拉里与伊莎贝儿的谈话:
拉里:“不过,碰巧我对钱不感觉兴趣。”
伊莎贝儿:“亲爱的,别像傻子一样说话。一个人没有钱就不能生活。”
拉里:“我有了一点钱。这就使我有机会做我想做的事情。”
……
拉里:“除非我对一些事情有了一定的看法,我将永远得不到平静。”他又迟疑一下。“这很难用语言表达,你才想说出来,就感到尴尬。你跟自己说:‘我算是老几,要在这个、那个和别的事情动脑筋?也许这只是因为我是狂妄之徒。按照老一套行事,随遇而安,会不会好些呢?’接着,你就想到一个在一小时以前还是个有说有笑、充满生气的人,直挺挺地躺在那里;就这样残酷,这样没有意义。你没法子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的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4]
在《刀锋》第75页在拉里与伊莎贝儿谈论:
拉里:“我真想能够使你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
伊莎贝儿:“可是,拉里,”她急腔急调地打断他,“你难道看不出你在要求我做一件我做不来的事情,是我不感兴趣而且不想感兴趣的事情吗?我对你讲过多少遍了,我只是一个平常的、正常的女孩子,我现在二十岁,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及时行乐。唉,拉里,我的确非常爱你。所有这些全都是无聊的玩意儿。它不会使你有什么出息的。人家都在分秒必争地干,你却在浪费宝贵光阴。拉里,你要是爱我的话,你就不会为了一个梦想而抛弃我。”[5]
拉里和伊莎贝儿两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的不同注定了两个人会像一条河流分出去的支流一般越流越远。拉里曾对伊莎贝儿说:“我的确爱你,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免不了让别人不快乐。”[6]书中以拉里为代表的这类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他想要去学习、去流浪,而以伊莎贝尔为代表的一类人想要的却是现实的安稳和物质的满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没有人会觉得伊莎贝尔的选择是错误的,她顺应了当时社会潮流,选择了当时的人都希望有的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反而言之,拉里则是一个异类,不去工作并且拒绝朋友亲人提供的好工作,只身一个人去做没人认识的巴黎“晃膀子”。我们从小说中可以得知,拉里事实上是在追求他内心的一种渴求,崇高的抽象的追求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确实是会被看作异类的。因此,他们的故事将他们之间的二元对立充分表现出来,从而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毛姆在小说中总是把主人公对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推向极致,或者说将这种想要挣脱世俗的表现极端化,让人物的性格达到一种极端的鲜明。这也毛姆的一大特色。
在很多叙事学著作中,对人物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一个既定的框架之内,但是在很多叙事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对人物的分析一旦符号化或格式化就基本很难做到对人物进行彻底全面的理解。“新的人物理论认为,人物是一个建构过程,他将在矛盾中不断地被否定和置换。”布莱希特在倡导新的写作方法的时候说:“自我的连续性是一种神话,一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断地分裂和重新组合。”[7]我们带着这个观点来审视《刀锋》,发现书中的人物正式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他们在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性格都在不断变化,生活的经历塑造着他们,在读完整本小说之后,拉里这个人物形象已刻在很多读者的心里。但倘若要深刻理解这个人物,但从表面上或者根据某一件事情分析他的性格都是片面的。这部小说着重刻画的人物,作为核心人物贯穿始终。从决定摆脱目前的生活,再到慢慢在书中获得知识开始探索人生真谛,在离开自己的国度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去许许多多国家寻觅真理,拉里俨然是在成长。《刀锋》的扉页上印着《迦托——奥义书》中的这句话: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或许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寻求真理之路、得救之路漫漫,要跨越无数艰难险阻才可能获得最后的真谛。那这个过程也是小说人物性格在不断发展的过程。拉里在探寻生活的恶与不幸中经历了无数次蜕变,但他并没有被生活现实所打磨的圆滑世俗,反而棱角更加分明。在和“我”这个老朋友交流时说:“我愿意接受形形色色的生活,不管它是怎样忧伤痛苦;我觉得只有生生不息,一个生命接一个生命,才能满足我的企求,我的活力,我的好奇心。”[8]在毛姆的笔下,拉里是一个不愿意停歇的人,只要他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他的心就不会就此静止下来。在他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下,他仍旧在不断沉淀不断发酵,生命在延续,他一直在发展着。
他从一个茫然的求知者到最后终于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只是认为我们把理想放错了地方,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9]当他最后找到的真理,理解了客观世界的奥秘后,他才决定安身立命下来,自得其乐地做着出租车司机。
除此之外,伊莎贝尔、索菲、苏珊等人物,他们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历的生活的洗刷之后,经历了生命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之后,他们会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对事物的看法和做法都会改变。而这也是体现了“人物是一个过程”这个观点。
因此分析人物绝不能以偏概全,而需要以宏观的角度分析人物。《刀锋》中人物的变化与发展能让读者的思想随着他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对人物的认识不断深化、升华,最终获得对人物的认同,这亦是这本小说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
毛姆用他的叙事技巧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读者,尽管他自己谦虚地说自己只能排在二流作家的前列,但在风起云涌各式思潮不断涌现的文学世界里,他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毛姆的小说,叙事精湛,线条明晰,语言明白晓畅,不乏深度,深得读者们的喜爱。作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刀锋》在人物塑造方面尤为胜出,成功塑造出拉里这样出色的核心人物,通过二元对立的方式将人物性格的差别鲜明地表现出来,同时也注重人物性格的发展,强调“人物是一个过程。”毛姆的小说中运用的其他叙事技巧还有很多,这也需要我们继续对他的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让我们能够更加读懂这位伟大的小说家,去深入感受他作品的无穷魅力。
[1]胡鸿志,刘琳.尘世的锋刃—评毛姆的<刀锋>[J].名作欣赏,2010(7).
[2][3][4][5][6][8][9]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刀锋[M].周煦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84、318、47、75、76、282、 284.
[7]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7.
2015-11-09
李维倩(1991- ),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I06
A
1672-4437(2016)01-00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