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舒, 孙 驰
儒家思想视域下高职教育“以文化人”的路径探索——兼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的人文内涵
管 舒, 孙 驰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中开展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人文精神构建为例,试探索儒家思想视域下高职教育“以文化人”的实施路径。
儒家思想;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校建设;以文化人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或儒术。春秋末年,孔子在对夏商周文化总结、继承、提炼的基础上创立儒家学派。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儒学的发展形式不断变化,内容逐步丰富完善,有学者将儒学的内涵表述为:“以人为中心,以道为入路,内彻心性,外透天道,重和谐,言时中,衡经权,刚健有为,积极入世;转世而不为世转,化俗而不为俗迁”,[1]这种表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人对儒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诚然,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孝悌齐家、兼济天下的伦理观念对提升国人文化素养、化解心灵困境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2012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其内涵包括重塑人文精神,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实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堪称国人人文精神构建和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核心。
在当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内涵建设理念不断被强调与重视。变传统的“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我国人才培育理念的一大进步,也有助于增强高职内涵建设的实效性,但若片面强调职业技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的现代职业人。据此,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强化儒家思想视域下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将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全面、高质量建设提供广博的文化基础和人文底蕴。
现代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核心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儒家思想的精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2015年8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为高职教育“以文化人”的方向与路径给出了指引。笔者认为,儒家倡导的“尚志”、“力行”的精神,“身任天下”的责任意识,“义利并重”的利益观念和“孝悌”、“诚信”的品质等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面,在高职教育中,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一)培养“尚志”、“力行”的精神
儒家对学子求学所需的“尚志”、“力行”精神多有论述,认为“立志者,播种也……学不先于志,犹无种也。”[2]在志向树立方面,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孟子具体阐释了“志”与“气”的关系:“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荀子则认为“志卑者轻物”,都表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树立远大的志向是先决和必备条件。对于磨练意志的方法,儒家强调要有“自强不息”的力行精神,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苦的外界环境可以锤炼人的心性,培养坚强意志。《中庸》中提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的看法,认为做到“好学”、“力行”,即是接近“知”与“仁”的境界了。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可借助儒家经典的教化、勉励作用,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树立远大理想,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使学生顺利完成求学到求职的思想与行动转变。
(二)培养“身任天下”的责任意识
儒家认为,要达到“仁”的境界,应当做到“以天下为己任”,正如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这种“身任天下”的责任意识是当代青年人为学、求职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高职教育要引导学生把儒家“穷独达兼”的思想应用在学习实践中,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职业责任感,以“人皆可为尧舜”的情怀激励自我不断奋进,成就职业理想。
(三)树立“义利并重”的观念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目标是为行业企业输送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否为企业带来利润则是评判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儒家思想并不排斥追求利益,尽管儒家有“何必曰利,义而已矣”的说法,认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但同时也认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只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儒家提倡的是遵循“道”的利益观,即义利并重的观念,这个“义”,是指广义上的“利”,也就是集体利益。“义”与“利”的关系在《国语》中有进一步的阐释:“夫义,所以生利也”,“夫义者,利之足也;贪者,怨之本也。废义则利不立,厚贪则怨生。”在唯利是图、拜金主义观点有所抬头的当代商界,儒家“义利并重”的观点无疑为商品经营者、生产者确立了一条职业道德的底线,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值得推崇的儒商智慧。高职院校在培育未来职业人的过程中,也要将“义利并重”的观点融入教育教学,让学生做到坚守职业操守,学会把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
(四)培养“孝悌”、“诚信”的品质
《弟子规》第一条中就谈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认为“凡出言,信为先”。《论语》亦有言:“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恪守孝道、遵守诚信的学生沟通协调的能力很强,懂得换位思考,不仅在家庭中能做到孝敬长辈,兄友弟恭,在学习生活中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维护、处理好上下级间的关系,做到以诚为本,诚信工作。高职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孝悌”、“诚信”的品质,加大宣传引导,树立优秀典型,在全校范围内倡导诚信为本的价值观,为学生求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经教育部批准立项。整个项目建设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项目为重点,以中央财政支持的4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项目为主线,以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为延伸。三年建设期内,全院上下围绕项目建设、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院在内涵建设中注重弘扬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人文精神,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重点专业与专业群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三大建设领域融入儒家思想精粹,收获了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
(一)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对接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点。高职院校多元办学体制的推进和深入,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与长效运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校企互利共赢,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最终实现,校企“相生相伴、共生共长”局面的最终达成,离不开意识形态层面的指引,需要校企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在联通与对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将儒家文化融入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运行与保障体系建设、“三元式”办学体制创新与“四双四共”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完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播、教授儒学精粹,取得了良好成效。
1.工学结合中的文化建设
2014年,在市政府的牵头组织下,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了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在理事会指导下,学校重点院系分别成立了由行业企业参与组成的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组织专业骨干、企业精英多次论证,寻求儒学与高职教育、企业文化的共通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教学计划,将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列入教学大纲和实训考核要求中。在工学结合实习实训过程中通过印发讲义、悬挂标语、知识问答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儒学知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时,要求学生领会“见利思义”的涵义;酒店管理专业在相关企业和校内“桃李园”宾馆实训时要求学生把“礼之用”、“和为贵”的儒家精神用于工作实践中,掌握相关待客礼节,时刻规范自我言行。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网站的平台宣传作用,介绍校企文化,传播儒家经典。学院与企业联合举办国学培训班,举行儒家经典朗诵比赛、歌咏比赛、公益演出,在企业周年庆祝和表彰优秀学员时按传统的周礼方式进行,在孔子诞辰纪念日举办校企文化论坛等,把儒学精粹融入工学结合的过程中。
2.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文化创新
加强厂中校、校中厂建设,开设多个企业“订单班”,建立了教师驻企工作站和校内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订单班”由校企共同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订单企业定期选派技术和文化专家走进课堂,进行岗位技能与企业文化宣教,突出儒教在企业文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将儒家提倡的“教学相长”理念用于实践教学,实施技能大师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生产管理,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促进师生的直接沟通、互动,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名师言传身教,也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二)专业建设中的“以文化人”
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学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国家骨干校建设中加大了人文素质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在全院开设文、史、哲等涉及儒学知识的公共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儒学素养。重点加强人文社科系相关专业建设,通过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文学概论》等专业核心课程及国学选修课,向学生系统讲授儒学知识,形成了完整的: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的儒学教学知识体系。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文化人,提高教师儒学素养是关键。近年来,学院加快推进人才兴校战略,着力于引进和培养人才,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在提升教师儒学素养方面,通过鼓励人文系教师在职攻读相关硕士学位、开展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国内访学、邀请知名院校的儒学讲师来校举行讲座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结构。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促使全体教师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儒学精神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和学术魅力,做人人敬仰爱戴的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三)社会服务中的儒学效应
1.集团化办学中的儒学传承
2014年7月,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指导下,由我院牵头,联合全市21所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以及17家企业,成立了阜阳职教联盟,实施中高职分段贯通联合培养机制,开展中职毕业生在职学习高职学分制课程试点。在共育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儒学经典课程的设置比重,大力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儒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对接,实现培养目标一体化、人文主干课程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一体化。加强人文教育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派驻人文系师资骨干,通过多种途径为中职学校的人文类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培养等方面提供帮助。在联盟内部倡导儒学“和为贵”、“中国一人”的团体精神,促进各成员单位间的紧密合作,加强交流互访,共享改革经验,形成阜阳职教合力,大力推进紧密型职教集团建设。
2.社会培训中的儒教渗透
依托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基础,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培训项目涉及建设系统管理人员以及专业人员、退役士兵、农民工、服刑人员、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教育干部培训及各类定制项目等。由于培训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履历各异,在安排培训课程时,学院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法,并在课程体系中着力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用儒家经典价值体系与方法论开展教学,帮助参培人员达成“技术技能强”、“人文素养高”的培训目标。
3.技术服务中的儒学内涵
高职教学与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回馈、服务社会,这与儒家“穷独达兼”的思想是一致的。学院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深度参与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切实为“三农”服务。以儒家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大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达成了校、行、企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已于2015年9月24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效卓著,硕果累累;而以儒家经典思想指导学院各项办学事业发展,任重道远,责任在肩。总结、探索儒家思想视域下高职教育“以文化人”的路径,将对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申报工作以及高职教育的蓬勃振兴起到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1]马秋丽,张德苏.儒家思想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马松源.诗经孝经尔雅孟子尚书[M].北京:线装书局,2012:283.
Exploration on Pathway of “Education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Cultur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Confucianism Horizon----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Key College Project of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 Shu, Sun Chi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inical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31)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s. Confucianism, as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The article, taking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umane spirit led by Confucianism during national key college project of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example, tries to explore the pathway of “education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cultur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Confucianism horizon.
Confucianism;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ey college project; education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culture
G64
A
1672-4437(2016)01-0025-04
2015-10-29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儒家思想视域下的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研究----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KYXM15).
管舒(1988-),女,安徽阜阳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秘书学,现代职业教育;孙驰(1963-),男,安徽太和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秘书学、现代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