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翁正学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分析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翁正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成了教师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涵义、关系及实施预设与生成的具体途径进行了论述。
高中英语教学;预设;生成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相比于传统英语教学,更具备开放性、针对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同时也要求英语课堂能将常规教学资源与教师的精心预设有机融合,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都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因素。对教学进行预设、提高课堂生成效率可以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预设是教师实行教学过程的基础,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依据职业素养与教学经验对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进行预测或假设。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通过对文本教材的理解,结合作者的思想观点,再融入自身的情感体会,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认真充分地备课,同时研究学生的心理,把握教材的深度,在预设中囊括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生成来自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进入课堂的预设情境之后,根据自身的不同经历、生活体验、教学双向互动性等特点反馈不同的信息,这一过程就是生成。在英语课堂生成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有效想法与实际状况为准则,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实现师生、生生心灵与情感上的碰撞。教学生成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基础与前提,教学生成则是教学预设的应用与提高。目的明确、科学灵活的教学预设对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成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学生成的应用与提高又使教学预设变得更加深刻有意义。预设与生成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达到完美统一的境界,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共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1 提高预设教学意识
预设是教学任务的开端,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推动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教学预设中,教师应认真考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思考学生可能犯的错误,随之采取准确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规避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给予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的空间。对课堂进行预设需要英语教师的知识能力与专业能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任务型教学法,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教师在进行预设备课时还应该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深入研究教材,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删减与补充,使预设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需求。
例如在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classic music、popularmusic、jazz、Beijing opera等单词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喜好,准备一些国内外有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英文歌曲,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听。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还可以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譬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乐队的介绍以及组建乐队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2 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效率
教学生成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形成,但教学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对预设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检测。高中英语教学需要在预设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生成效果,而不是按照教学预设强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需要在预设的基础上提供多种选择,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
教师不仅需要把重点知识教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灵活地运用有效资源对课堂进行控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与课堂氛围对教学预设做出调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无论是学生的分心还是外界干扰等都可能打破教学预设。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可结合所教内容,利用意外制造教学话题,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回课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小组学习、自由讨论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英语素养,进而提高课堂的生成效率。
必修五Unit 5 First aid中讲了一些像injure、broken toe、burn、a sprained ankle、nosebleed等关于受伤方面的词汇,教师们在讲解这些词汇时可以向学生提问:If these accidents happened to your friends, what would you do?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情景剧表演,利用英语表述急救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从而生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保证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的平衡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中课堂已经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充满活力的交互平台。沟通交流过程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但是我们也无法预知所有的教学生成,教学的过程与体验是教学生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为保证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关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弹性学习,实现与学生的心灵交流,扩大操作的空间和交互学习的氛围。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可使课堂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结构也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例如在必修七Unit 2 Robot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电影中(譬如《变形金刚》等)剪辑一小段有关机器人的英语视频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随后提问: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obot?请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还可以就“机器人的出现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一话题开展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就这一话题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辩论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在良好的预设效果下,提升教学生成的质量,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扫清英语学习的障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王朝玺. 2015.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策略[J]. 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5):32-33.
尹惠英. 2013. 精心预设英语课堂,构建生成型和谐课堂——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的建构[J]. 英语广场(下旬刊)(10):144-145.
仲七江. 2014. 基于教学生成视角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39):352-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