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律的门里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
“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律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呢。”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都是些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惟一障碍。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再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律之门中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卫士提过的问题。他向卫士招了招手;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卫士不得不向他俯下身子,他俩的高矮差距已变得对他大大不利。
“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吗?”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选自《外国小说名篇导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解 读]卡夫卡(1883-1924年)是奥地利现代派小说家。他的作品生前发表得不多,很大一部分都是逝世后经他的密友马克思·布洛德整理出版的。因为他笔下变形的人物和变态的心理暗合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益动荡的社会局势中人们空虚、困顿的精神状态,所以让他在逝世后名声鹊起,从而在西方多次出现过“卡夫卡热”。
《法律门前》写于1914年底,是小说《审判》中神甫讲给约瑟夫·卡听的那则关于守门卫士的传说。它是小说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按理应该把它放到整篇小说的上下文中去解读,但是它被卡夫卡自己作为独立的短篇收到短篇小说集《乡村医生》中,于1917年发表,所以我们有理由将它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来理解。
小说叙述一个“乡下人”要走进敞开的法律之门,被守门卫士拦住;“乡下人”弯腰在门外窥视神秘的“法律殿堂”时,卫士告诫他:“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呢。”乡下人不明白进入法律之门为何有如此多困难,只好决定“还是等一等”。当乡下人为讨好卫士花光所有,仍然没有效果时,收受贿赂的卫士却大言不惭地说:“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最后,直到乡下人老死,也没有能够进入“法律殿堂”,还停留在第一道门前,令他不解的是人人向往的法律之门在许多年间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人要求进去,“乡下人”这才从卫士那儿得到答案:这门是专为他个人设的。小说采用了“之”字形情节结构。乡下人满怀期待要走进法律之门是第一折,他给守卫送礼后彷徨和等待的心理活动描写是第二折,他临死时才得到答案为第三折。在情节的一波三折中,读者透过守卫的答语得知“法律”在人间的意义:它诱惑你进入,又阻挡你进入;它摆在你面前,又好像与你完全无关;它不向你呈现自身,只为你显示它的神圣和权威;它使你守候一生,却不给你任何窥视它的机会;它缠绕着你的心灵,耗尽你的光阴,却完全无视你的存在。总之它是冷漠的,又要使你付出加倍的热情,它就这样只为你敞开大门,你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它从远处笼罩着、统治着你的全部生活。
小说中的“乡下人”,显然是社会中大集体的指称,它代表着大多数社会地位卑微的人,它相对于“法”的制定者而存在。卫士象征着法律的维护者、实施者。乡下人想进入法律之门就是指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希望从法律中得到保护或得到利益,但是小说深刻地诠释了这种希望最终必然是失望。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守门卫士“一个比一个厉害”,暗示着法律的规条是一条比一条严密;守门卫士“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表明了法律表面上是保障下层人们的生命财产,但没有实质的帮助,即便你采用贿赂的手段也往往是没有作用的;“守门人”搞不清楚是“四周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就揭示社会变黑暗了,绝不是眼睛在欺骗。尽管从法律之门“迸射出来一道不灭的亮光”,也只能表示法律始终是存在的,但只是看得见而已,“乡下人”是不能进入光后的世界的。由于“乡下人”想要进入法律殿堂,因而法律之门专为他而开,守门卫士也专为他而设,乡下人死了,门便也关上了。人们希望得到一些利益,法律就是为阻止人们不择手段地得到利益而设下的,所以如果没人挑战法律,法律就根本不会存在。
小说在结尾乡下人快离开人世的时候,写道:
“‘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吗?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进入法律之门难吗?不难。那为什么人们至死无法走进“法律之门”呢?原因是自己不敢迈出踏进去的脚步,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为时已晚矣!我们不禁想起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府衙门: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老百姓的处境不正好跟小说中的“乡下人”如出一辙吗?表面看来小说的主题表现的是法律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的,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然而,透过表层我们会发现小说的深层意蕴则并非如此,它是在通过一种变形和荒诞的手法,含蓄地揭开人的欲望与欲望的实现存在着的矛盾,深度地关注着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西方国家相当多的人的精神困顿,揭露的是社会底层的人们费尽全力也无法走出社会为他们设置的魔圈的残酷现实。
小说在实质上是悲观的,但作者正是以这样的悲观表达了对现存制度的失望和抗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的思想意义又是积极的。
[作者单位:重庆开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