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滑落的道德

2016-04-15 18:35朱艳萍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讹诈做好事传统美德

朱艳萍

在本周一的班会课上,我抛给孩子们一个老话题:路遇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怕被讹诈而不愿扶、不敢扶的学生占了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不算少。

毋庸置疑,“彭宇案”之后,扶摔倒的老人已经成了社会难题。在普遍缺乏安全感的社会中,孩子想要远离“是非”,进行自我保护,无可厚非。只是当自我保护教育和基本道德相悖时,我们会感到更多的心酸与无奈。做好事被讹诈的事件经常发生,这是一个让人难堪的现实,但这并不等于善良就有“原罪”,不代表自私冷漠就应该是所有人的生存法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老人的境遇未来都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境遇。无论世道如何,善良都是值得称赞的美德,而我们所说的“好人”,就是能够尽力帮助别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好人”,因为道德重建要从孩子抓起,只有做到身体力行,社会风气才能有所改变。

有人质问“当冷漠成为一种习惯,道德成为一种奢侈时,人还能剩下什么呢?”我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现象,可我觉得相对于这极少数无德的个案,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当代的“活雷锋”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守墓老兵欧兴田、最美拾荒婆婆陈贤妹。这些草根人物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道德的内涵,展示着人性美好的一面,传播着正能量,并成为这个时代文明的主旋律。

公道自在人心,美德照亮世界。有老人跌倒,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因为怕被讹诈,就不去扶,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因为我们也有老去的一天。如果等你老了,在路边跌倒,路人一个个从你身边走过,却没人来扶你,你有何感想?所以,有老人在路上跌倒,一定要扶,就算扶起老人后被诬告,但我相信,真相终有天下大白的时候。

当文明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时,一切都会变得更加自然:走在路上,碰到问路的,热心指一指;碰到有人摔倒,上前扶一扶;看到盲人过马路,帮忙引一引;公交车上,有“老、弱、病、残、孕”上车时,人们应不约而同地起身让座;在电影院的售票处,大家会自觉地排好队伍;在食堂就餐时,大家会秩序井然地等待购餐且不大声喧哗。同时,文明不只是在每年的3月5日“学习雷锋日”那一天,而是要让这种美德体现在每一天,每一刻,融入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举手之劳,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当这些都成为习惯时,我们会觉得生活是如此惬意;当这一切都成为国人的自觉行动时,文明还需要提醒吗?当中国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内化为人民的道德素养的时候,世界会由衷地感叹:中国不愧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家家有老,伸一把手,其实,不良之人总是少数,我相信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好的、善良的、有良心的,至少你是,他是,我是。我始终坚信,人间自有天理在,好人总比坏人多。

文明社会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让好习惯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自觉,才能改变社会风气。扶起滑落的道德,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我会继续教育孩子们当好人,做好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不一定能改变社会,甚至不能改变别人,但我们能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只黑夜中的小小萤火虫,活出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单位:山东滕州市张汪镇城后张庄小学)

猜你喜欢
讹诈做好事传统美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讹诈》中的不礼貌现象分析
以盗窃机动车牌讹诈车主钱财的行为应定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