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到终身成就奖之后,埃尼奥·莫里康内居然又凭《八恶人》荣膺2016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在原声爱好者眼里,这比小李子陪跑22年才获奖更令人欣慰。现代的人们,一定不会认同电影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我们是在用眼睛观看电影,但也是在用耳朵体验电影。电影配乐,是电影声音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它承载着电影中最梦幻、最非理性的部分,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每一位观众。
聊城的崔查德发来邮件:“尽管很喜欢电影原声,但对这个部分的理性认知,远不及听见配乐就会热泪盈眶的情感来得更激动人心。所以想在这里请教小编:能不能讲一下电影原声的方法论问题?以及电影配乐的功能性问题。多谢!”
编辑回信:“姑且假设:这位读者所言的电影原声,所指其实是好莱坞电影—这里进行的解释,也都是以此为基础。
配乐是构成电影本体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常常担负着表达情感、烘托气氛、连贯场景的重任。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出产地的美国,在系列大片的成功累计下,慢慢形成了系统的“好莱坞式配乐风格”。既然说方法论,就要说电影在音乐中的功用。大致而论,其功用不外以下几种:
在听觉上营造时空感:在既往的学习与生活经验里,观众养成了对某个时代某个地区会有某种音乐的惯性认知,电影原声就会紧抓这个部分,让观众在视觉之外的听觉上,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心理上煽动情感:当角色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或者需要让观众体会到更强烈的情感继而与角色产生心理互动时,音乐就能凸显作用。
除此之外,电影配乐还有预示、配合与角色化的作用。
“预示”是指提示观众即将发生的事件。这个事件可能在同一场景里发生,也可能延续到下一场景中,音乐通常在场景开始之前就响起。“预示”的价值在于兴奋转移,即让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处于情绪的积累状态,永远没有完全放松的时刻。每一个场景都会为下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留下些许兴奋点。这种戏剧化的音乐先于画面出现:它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引发他们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情节的期待。
作为“预示”的对立面,配合是指音乐恰到好处地与画面协同,而非先于其出现。强化或提升画面气氛,而非预示情节内容。因此,葬礼场景要配合悲伤的小调;婚礼场景要配合浪漫的音乐。不过,配合画面的音乐,有时也会刻意与画面上的情景营造冲突,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提升情感体验的感染力。
音乐也能成为电影“角色”。作曲者可以在角色登场之前就以音乐预示他/她的出场,比如007系列电影中,每次邦德将有重要动作,主题音乐一定会响起。这类配乐比对白或旁白更有感染力,因为音乐直接绕过谨慎的认知思考区域,作用于大脑中的情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