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问题分析

2016-04-15 18:02靳田
2016年9期
关键词: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

靳田

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直在稳步的实施利率市场化,现阶段,在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基本已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已经打开了存款端上浮空间,但完全放开尚未实现,这项工作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此外,还应该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实际上,我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国际上各个国家的经验,促使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中,在介绍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选择问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国选择;国际经验

前言:所谓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指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利率。二战之后,国际上众多的国家都实施了利率管制,实施初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后来逐渐的暴露出诸多的弊端,由此促使各个国家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我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促使改革顺利的完成,提升利率发展的市场化程度。

一、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一)微观层面的经验

第一,利率水平先升后降,存贷利差先降后升。在未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众多的国家都实施了利率管制,因此,与市场均衡水平相比,利率多低于这一水平,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率水平逐渐的出现提升,而存贷利差则出现了降低。美国、日本、韩国在实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的方式,随着实施过程中的推进,三国的存贷款利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上升,以美国为例,美国进行改革之后,1981年7月,联邦基金率显著的提升,与历史坐高水平相比,高出22.36%,至今这一利率高度也未被超越,此后,利率水平开始逐渐的下降(见图1)。

图1美国存贷款利率变动趋势

第二,行业经验风险陡增,中小银行出现倒闭潮。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贷款利率会出现升高,出现逆向选择,加剧了道德风险,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1]。贷款利率升高之后,资金重新调整价格,部分优质客户规避风险的能力比较高,此时,他们退出市场,寻找其他的融资渠道,这样一来,市场中所剩下的借款人均为高风险客户,当这些借款企业出现倒闭破产时,将会严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进而导致一些中小规模的银行出现倒闭潮。

第三,银行经营策略调整,非息收入成新增长点。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对原有的经营策略积极的进行调整,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收入结构进行调整,将非利息收入占据的比重调高,1979年~1989年间,美国银行业非利息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16%左右,占据的比重也逐渐的上升至31.3%;另一方面是对发展模式进行积极的改革,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经营规模,1996年,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1996年3月,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正式合并,建立东京三菱银行[2]。

(二)宏观层面的经验

第一,货币信贷投放扩张,物价总水平波动加剧。在存贷款利差减小的影响下,银行贷款的投放率增加,显著的扩张了信用总量,从数据方面来看,在1980年~1986年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逐渐上升,增速平均10%左右,而日本1988~1994年间,货币供应量平均每年增加6%左右。货币量导致物价总水平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而且有些国家中还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阿根廷实施利率市场化时,采取激进式方式,货币投放量更多,导致这一现象十分严重,在国家范围内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

第二,汇率升值趋势明显,资本流动暗藏玄机。在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下,境外的基本源源不断的流入各个国家,这些境外资本的目的在于套利,导致各个国家的本币出现大幅度的升值,1984年为起始的10年间,日元不断升值,严重的影响了日本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的中国选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

1993年,我国即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构想,并通过相关决议的制定与实施,确定了改革的基本设想及基本思路。1996年,我国正式的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1996~1999年间,我国主要进行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2000年开始,在外币市场中开始推进改革,2004年开始,在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中实施改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外币市场、人民币贷款市场改革完成,货币市场及债权市场改革基本完成,存款市场利率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具体利率市场化进行见图2。

图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二)实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的措施

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可知,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监管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了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实施计划经济,经理管理高度集中,促使金融管理模式也高度集中,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转变为市场经济,也改变了原有的金融经营格局,金融监管模式也发现了相应的变化,逐渐的转变为分业监管。现阶段,我国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还应对监管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于充分发挥监管体系的作用;第二,完善配套的制度,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安全网络中,主干部分将会使存款保险制度,通过该项制度的建立,促使小储户的利用受到有效地保障,此外,还应该逐步的建设相应的信用风险结构、救助破产机制等,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三,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在现有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中,主要手段是调整传统货币数量,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调控效果比较好,不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当中,必然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完善的利率传导机制,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第四,提高风险监测与管理的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在市场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进行融资,提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并提高系统性风险,基于此,金融体系在监测与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必须要切实的提升能力,准确的识别与评估影响金融稳定性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预防及管理,规避与防范风险;第五,提高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当广度与深度不足时,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还比较小,占据的GDO比重远小于美国和日本的234%和252%,这也说明,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可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要在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渐的提升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三、结论

我国在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借鉴美国、日本、阿根廷等国家的成功经验,不仅有效的放开存款利率,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促使利率市场化改革尽快完成。(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孔丽娜,郑新.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1,(04):42-46.

[2]胡新智,袁江.渐进式改革: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1,(06):132-145+6.

[3]李苗.以国际领先银行经验分析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39-40+63.

[4]巴曙松,华中炜,朱元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比较:路径、绩效与市场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33-46.

猜你喜欢
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
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构建
供给侧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