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
很多年前,在得克萨斯州一个小镇的小学里,8名学生被随意挑出来,带入一间很大的房子。与众不同总是令人兴奋的,为什么没有挑中别的孩子呢?为什么仅仅是我们8个人呢?
正当孩子们开始不安时,老师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30多岁的陌生男子。这男人笑眯眯地给每个孩子发了一颗穿着美丽外衣的糖果,并说:“这颗糖果是我送给你们的,从现在开始,它就属于你们啦!”
一个孩子欢呼跳跃起来说:“那我可以把它吃掉吗?”男人说:“当然,它是你的,你可以随时吃掉它。不过,一会儿我出去一趟。如果谁能坚持着不吃掉这颗糖,而是等我回来以后再吃,就会得到两颗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说完他和老师一起转身离开了。
漫长的等待开始了,那个陌生男人到底会不会回来呢?他回来以后,真的还会把同样好吃的糖果分给大家吗?没有人回答孩子们的问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糖果在孩子们的眼里,变得越来越大了。
终于,有一个孩子忍不住了,他剥掉糖纸,把糖一口放进了嘴巴,并且不由自主地“吧嗒”出声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又有几个孩子忍不住了,他们三下五除二地剥开了糖果,空中充溢着甜香。不过,仍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拼命咽着口水,忍受着诱惑。等啊等,那个陌生而和蔼的男人终于回来了,而且他真的抱着一个糖罐,那些没有吃糖的孩子,每人又得到了两颗糖。
这个等待的时间有多久呢?40分钟。40分钟对一个成年人来说算不了太久,但对于一个世事懵懂的孩子来说,几乎相当于数年。
这是心理学上一个经典的实验——“延迟满足”。上面所说的并不是实验的全部,而只是一个开始。那个男人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跟踪这8个孩子整整20年。最后的研究证明,凡是能够抵御短暂诱惑的学生,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早早就吃了糖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等到参加工作后,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人,基本上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比较坚韧,大多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那么,这个实验的精髓是什么呢?是忍耐和等待,在未知结果的情形下,安之若素地坚守。真正的坚守,是没有人给予你任何承诺。也许我们始终等不到那第二颗糖,但等待依然是有意义的,因为无限的可能性存在于等待的分分秒秒中。
(苏童摘自《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Ⅱ》 江苏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