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大战超人》 开启DC宇宙

2016-04-15 18:49杨蕾
财经天下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施耐德蝙蝠侠漫威

杨蕾

当扎克·施耐德决定把蝙蝠侠引入到超人的对立面时,他才意识到构建电影宇宙是件多么困难的事。代表光明和黑暗的两个标志性漫画英雄人物将肩负着开启DC宇宙的重任。

50岁的扎克·施耐德,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即使穿着修身的衬衫和马甲,也会随性地挽起袖子,露出大大小小的纹身。扎克·施耐德是一位擅长漫画改编电影的导演,《守望者》《斯巴达300勇士》《超人:钢铁之躯》等都已证明,他在忠于原著的同时,也能使电影自身的特色活跃起来。

扎克·施耐德享受把漫画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他曾向外媒《FilmInk》说:“对我而言,我很享受把这些大IP调动起来,利用电影语言讲故事,吸引观众买票进场的这个过程。”

自童年接触《星球大战》后,扎克·施耐德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电影。从拍摄小短片开始,他凭借处女作《活死人黎明》在好莱坞名声大噪,如今更被华纳兄弟影业视为扶持DC漫画拓展宇宙成长的关键人物。

扎克·施耐德喜欢涂涂画画,等待工作人员翻译回答时,他会忍不住在纸上画些什么。作为漫画《黑暗骑士归来》的铁杆粉丝,他觉得自己与这部漫画作者弗兰克·米勒在审美上有很多共识。《黑暗骑士归来》也对扎克·施耐德有所启发,他认为漫画里描绘的是年长版蝙蝠侠,很真实。反观广受好评的好莱坞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打造的蝙蝠侠三部曲,扎克·施耐德却认为在那个蝙蝠侠的世界里,超人的存在会特别格格不入,“所以我们才要重启宇宙,只有这样才能把所有角色聚在一起。我们要让蝙蝠侠在这个世界里存在,就只能这样做”。

《蝙蝠侠大战超人》是DC宇宙继《超人:钢铁之躯》后的第二部作品,筹备和制作花了3年时间,制作费用不到4亿美元。开拍前,扎克·施耐德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构思系列电影计划和准备剧本。“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计划,故事要一步步展开,比如怎么体现各个超级英雄之间的关系、蝙蝠侠和《自杀小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正义联盟》两部里的关系,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乐在其中。”

于是在《蝙蝠侠大战超人》里,扎克·施耐德树立了一套自己的超级英雄标准,超人不信任哥谭神秘的义警,蝙蝠侠不信任几乎毁掉大都会的外星人。“这部电影里,有很多对于正义和仁慈的思考,蝙蝠侠更多的到底是复仇还是正义?蝙蝠侠曾经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超人是我们的敌人,我们都要把他毁灭掉。从超人的角度来看,又会觉得蝙蝠侠是一个不受控制的义警,总是自作主张,决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这种做法在别人看来也是有问题的。”扎克·施耐德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说道。

蝙蝠侠和超人的心态和想法,与各自的身份有很大关联。在DC宇宙里,超人是“光明之子”,拥有超越人类的强大力量和极高的道德观,容不下黑暗。而蝙蝠侠被称作“黑暗骑士”,生长在犯罪横流的哥谭市,为了维持正义,难免有很多阴暗面和不义之举。

《蝙蝠侠大战超人》中,好莱坞知名演员、导演本·阿弗莱克饰演那位老一点的蝙蝠侠,扎克·施耐德认为他是最佳人选。“这个蝙蝠侠最好有些厌世,就是比较饱经沧桑的那种,本·阿弗莱克是当下影星里最能诠释这个词的。他本身就有庄严的气质,我们只需要给他的头发添上几缕银丝,把他变得更粗犷健壮一些。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身材也很高大,身高1米93,穿上战靴有1米98,正合我意。我不想要小个子的蝙蝠侠,我要的就是他这样的。”

本·阿弗莱克认为自己这版蝙蝠侠年纪更大,更加聪明,内心的愤怒会更多,也更黑暗。他有意想执导蝙蝠侠独立电影,“不过现在这个项目还在开发阶段,看剧本的阶段,所以我的下一步重点在《正义联盟》里”。《财经天下》周刊得到本·阿弗莱克的亲口证实。

截至去年10月底,漫威宇宙系列12部电影的全球总票房,已经突破90亿美元。漫威宇宙系列电影和超级英雄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连漫威影业CEO兼制作人凯文·费奇的名字在美国都是家喻户晓。

《蝙蝠侠大战超人》的灵感来源于《超人:钢铁之躯》续集的讨论。做完《超人:钢铁之躯》后,扎克·施耐德和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安排哪个反派出场。后来一致达成共识:不照老套路做常规续集,讲述一个新的故事。扎克·施耐德提出将蝙蝠侠引进来,所有人都同意了,开始构思如何让这两个标志性的超级英雄陷入争斗。扎克·施耐德说自己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要打,两人的目标虽然相同,但是手段和道德观都不同。“超人的神力里,也潜伏着骇人的威胁。像蝙蝠侠这样的无政府主义者可不会希望这样的力量随意散布,不受控制。超人肯定也不会放过一个同时扮演法官、审判和行刑者的义警。蝙蝠侠,他就不守秩序啊!”

《蝙蝠侠大战超人》开启了DC宇宙影视计划的帷幕。与漫威电影宇宙类似,DC的电影宇宙也由超级英雄组成。漫威的“复仇者联盟”成员包括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托尔、绿巨人、黑寡妇等,而DC的“正义联盟”成员包括了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等。在去年的圣迭戈动漫展上,DC公布了2016到2020年的电影计划,包括《自杀小队》、《蝙蝠侠》电影、《绿灯军团》、《海王》、《神奇女侠》、《正义联盟》上下部、《闪电侠》等近10部电影大作,意图追上漫威宇宙扩张的速度。

DC漫画拓展宇宙起步晚,但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智囊团:查尔斯·罗文(《蝙蝠侠大战超人》《自杀小队》《神奇女侠》等电影的制作人)、理查德·萨克尔、韦斯利·科勒(擅长制作风格残酷又奇特的电影)、杰夫·琼斯(DC漫画的首席创意官)以及华纳兄弟影业的负责人。查尔斯·罗文是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三部曲的制作人,他解释DC宇宙将由以上智囊团协同设计。

虽然都是漫画改编电影,DC宇宙与漫威宇宙在风格上完全不同。华纳兄弟CEO凯文·特苏哈拉曾表示,“DC根植于现实主义,比漫威更显锋芒,不随大流”。扎克·施耐德和团队也通过努力使得《蝙蝠侠大战超人》更接近现实,“虽然这部电影从场面上看非常的宏大,但是反映的还是这两人私人化的关系,情感上还是比较细腻的”,他希望自己执导的几部DC电影可以有一种超越漫画世界的色彩。

作为DC宇宙成长的关键人物,扎克·施耐德认为打造电影宇宙非常困难,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当你制作一部电影时,要让这部电影的主角跟其它电影的主角相互联系起来,大家都出现在一场沙盘游戏中,而且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当有了打造电影宇宙的计划之后,我们才发现:天啊,原来这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猜你喜欢
施耐德蝙蝠侠漫威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新蝙蝠侠》一次失败的重启
漫威“开山之作”卖了240万美元
漫威电影宇宙编年史——中篇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施耐德电气推出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
搞懂这些你才能看懂漫威电影
向施耐德学习“战略力” 等
2009施耐德电气智慧家居高端研讨会
APC审时度势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