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奥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一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表达了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也让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家乡位于南阳。
2015年7月18日,一大早从北京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飞行,班机降落在了南阳姜营国际机场。7月的南阳好似一座火炉。与北京不同,这里的空气格外闷热,哪怕稍微动一下都会导致大汗淋漓。机场距市中心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一眨眼就来到了宾馆。洗了澡换了衣服便匆匆出发,向期待已久的武侯祠奔去。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说起“南阳四圣”,恐怕没有一个南阳人不知道。而诸葛亮正是其中的“智圣”。诸葛亮,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境)人。他幼年丧父,深受战乱流离之苦。家祸国难,这位“少年俊逸之才”的青年不得不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诸葛亮不甘寂寞,他胸怀大志,广交士林。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至此,27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皆称为“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位于具有“天下第一岗”之称的卧龙岗。卧龙岗是国家AAAA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其端发源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诸葛庐在其内,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故名卧龙岗。武侯祠依岭就势坐落期间。祠宇坐西向东偏南,现存廊庑155间,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主要建筑分布在阶阶抬高的中轴线上,颇具韵律感和节奏感。石坊、仙人桥、山门、大拜殿、茅庐、宁远楼依次坐落在中轴线上,与两侧的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半月台、躬耕亭等形成两进四合院落。与此平行、对称布列的还有北路三顾祠院,南路卧龙道院。
来到武侯祠的时候天空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这不但没有减少参观者的雅兴,反而使游客们触景生情,悠悠的思绪仿佛一下回到了10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回到了诸葛亮风清云淡的草庐田园。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小草的芬芳,时间好像停滞在这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安静……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穿过武侯祠门前的“千古人龙”的牌坊,来到武侯祠。走过山门,拾级而上,绕过镌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牌坊,走上仙人桥,迎面是大拜殿。殿中矗立着诸葛亮及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大型泥塑。大殿前侧为明代碑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祠后部分建筑主要有诸葛茅庐、野云庵、古柏亭、半月台、宁远楼等。诸葛草庐,亦称诸葛庵,是武侯祠最主要的景观。
初入武侯祠,映入眼帘的全是绿色。绿色的树叶、绿色的苔藓、绿色的湖水,一切都是绿得那么自然,绿得浑然一体,仿佛原本就是个绿的世界。“雨打莲花浮萍散,风吹杨柳往事空。”还是那时的树,还是那时的水,还是那座草庐,斯人已逝,芳香仍在。身在此地,心已回到了1000多年前。
武侯祠现存有约300余通碑刻题记,篆、隶、楷、草皆有之。其中篆书《汉诸葛孔明旧庐指道碑萌》,隶书《草庐对》,楷书《诸葛传》,草书《出师表》等,在书法艺术和雕刻技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祠内有歌颂诸葛亮历史功绩的对联:“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走过大拜殿便是卧龙潭。卧龙潭位于山门左北侧,仙人桥水之下游,分为上下两潭,传为诸葛亮躬耕陇亩浴身濯足、洗涤乘凉之处。原为天然水潭,潭中有清泉一眼,如龙吐水,四季涌水不断,泉水成为诸葛亮躬耕田园的灌溉水源,保证了这位隐士衣食无患。潭边松竹掩映,绿树成荫,酷热夏季,诸葛亮劳作之余,常于绿荫之下弹琴会友,切磋学问,谈论天下大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因为潭中常有蛟龙出没,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诸葛亮又被称为“卧龙先生”,因此此潭被称为“卧龙潭”。
穿过卧龙潭来到野云庵,首先看到的是庵前写着的“云归大漠随舒卷,门对寒流自古今”的对联。沿大拜殿后面拾级而上,约百余米处有一既高且平的场地,这里是诸葛亮与他的亲朋师友经常聚会的地方。此处高深幽静,群山环抱,松涛常鸣。后面是巍巍伏龙山,下面是诸葛亮留下的各种遗迹,楼阁祠宇在眼底或隐或现;对面的乐山,玲珑碧翠,如排几案;隔谷相望的旗山,更显出卧虎的雄姿。在这里能看到隆中龙盘虎踞的气势,领略到躬耕处田园淡泊的风光。乾隆年间将这处古建筑改名为“卧龙深处”。这个名字既高雅又恰切,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光绪末年,才改名为“野云庵”。
在野云庵一侧就是那久负盛名的“诸葛草庐”。草庐外有几座香炉,香烟袅袅,给草庐增添了几分雅静。
现如今诸葛草庐呈八角形,顶呈八角是取诸葛亮巧布八阵之意。木雕回廊,环绕四周。草庐屋檐的牌匾上刻有“诸葛草庐”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挺拔。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诸葛草庐,高4米,八角攒尖式。每角悬挂一风铃,每当清风徐来,便叮当作响,好像向人们叙说着发生在这里的三顾茅庐。草庐的大门上悬挂着南阳知府顾嘉蔷于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748年)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联为: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下联是: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庚梁父可有遗音。上联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垄亩,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他走出草庐,只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后来出将入相,致身富贵于成都,并非他本来的意愿。诸葛亮在《上后主表》中曾写到:“臣死之时,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在他死时,家中仅有桑田15顷,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不图荣华富贵,不谋私利,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下联的设问是否定的,告诉人们,像诸葛亮那样的后来者是没有的。诸葛亮吟唱着梁父,在此修身立行以及他那高尚的品质,是万古莫及的。充分表现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
草庐外的门楣上悬挂匾额一方,上书“诸葛草庐”四个大字,是我国近代文学家、史学泰斗郭沫若先生于1973年4月题写的。草庐内的门楣上,也有一匾,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在1940年拜谒草庐时留下的手笔,上书“诸葛庐”三字,他的字,洒脱自如,翰逸神飞,是不可多得的墨宝。庐内竖立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石碑一通,碑阳刻“汉诸葛孔明旧庐”七字,碑阴篆刻“旧庐指道”云:“诸葛先生旧庐在今府城西南五里,去适襄邓官路之南二百三十步……”言明诸葛亮躬耕旧庐所在。草庐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和纪念意义。坐于之中可近观四周景致,正如古人所谓“身居一庐八面景”。龙岗十景中之八景:古柏亭、野云庵、半月台、躬耕亭、小虹桥、抱膝石、老龙洞等绕庐而建,如众星拱月。这些景点虽同置一院,但无拥塞局促之感,碑廊相连,错落相间,互为对景,形成秀丽怡静的环境,步移景异,使游人流连不尽。站在草庐内,仿佛又听到了刘备、诸葛亮进行的那一场秘密会谈。那么他们会谈的内容又是什么呢?看一看立于草庐门前的这四块碑刻,上面的文字揭开了这个秘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未年,朝政腐败,群雄逐鹿,争战不已。曹操、孙权在这场豪强争战中各得天时、地利,雄据一方。势力单薄的刘备,寄住新野,难展大志。后来经过徐庶的推荐,刘备亲往南阳,三请诸葛亮。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也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深感刘备求贤若渴、态度诚恳,又有“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志向,就在这草庐之中会见了刘备,并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对当时的国家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建议刘备占据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和好西南各族人民,对外联合孙权,以对抗“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内改新政治,一旦时机成熟,就从荆、益两路北伐中原,成统一大业。刘备听后,连连称赞。这碑刻上的文字,就是他们这次谈话的内容记录,它就是千古名篇《草庐对》。一番草庐对话,表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非凡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这场谈话对以后三国鼎峙局面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古柏亭位于茅庐左侧,此处原为一棵参天古柏,传为诸葛亮亲手所植,后人借古柏喻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建亭纪念。“古柏亭”三字为清咸丰四年(1854年)南阳知县钮雷所书,古拙苍劲,入木三分。古柏亭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四角挑梁各系一风铎。亭内后壁为清咸丰年间知府顾嘉蘅立《真儒仪像几番钦》碑。旁立顾嘉蘅所书《杜工部古柏行》碑。亭周围古柏林立,树龄最大者800多年。清人杨铸有诗赞之:“老柏参天几百寻,至今亭畔叶森森。”
出茅庐,见精致石券拱桥,轻若飞虹,即“小虹桥”。桥下碧藻红鱼,水清可见。一玲珑假山兀自突起,打破了园内规整平面,增加了园景的层次变化和高低起伏。“抱膝石”和“梁父岩”隐于假山丛石之中。《三国志·诸葛亮传》云:“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为诸葛亮家乡山东的一种古谣。立梁父岩上遥想孔明当年在溶溶月光之下,风送花香之中,或抱膝长咏“梁父吟”,或思兴国扶汉之策,何等富有诗意。
过小虹桥来到三顾堂。其位于关张殿后,是刘备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对话的纪念性建筑,初建于康熙五十一年,咸丰年间知府顾嘉蘅重建。匾额为康熙年间知府罗景所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木步架与硬山砖墙组合,古朴素雅,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其前出廊。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二人分宾主而坐,书童侍立侧旁,再现了备亮一番晤对纵论天下的情景。明陈正伦《卧龙岗》诗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据雄。"三顾晤对可谓历史性的会谈。
与三顾祠相对,卧龙潭东,一垅土冈横卧潭东侧,岗岭林木茂密,郁郁葱葱,“澹宁读书台”掩映其中。诸葛亮《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澹宁即取此语。传说诸葛亮经常在此读书,“旨寻六家业窥五际,内学七纬旁通三微。”书台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前出月台,环境幽静,给人以淡泊宁静之感。“书台夕照”为龙岗胜景,由此西望武侯祠,视野开阔,亭台楼殿掩映于丛林树石潭水间,与夕阳余晖相映成趣,正如明陈洪谟诗赞:“半亩青松巢水鹤,一帘斜日贯晴虹。”
“澹宁”书台北侧岗埠之下是一组古朴典雅的建筑,即卧龙书院,也称“诸葛书院”。诸葛亮足智多谋,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历代敬仰,建此书院以布教化。清朱璘《重修诸葛书院》诗“潜见随时观物理,身心得力教儿孙”即此意。自元以来,书院为武侯祠重要组成部分,学庙浑然一体。书院始建年代可上溯至宋,宋人宋祁《孔明书台》云:“君不见孔明书院遗庙旁,古书不见台荒凉。”据武侯祠遗碑元翰林院学士承旨程钜夫《敕赐南阳诸葛书院》碑载:元至大二年(1309年)“建学庙即尊祀之”,计“静成”、“明志”、“广才”等庐舍四十六间,学田余顷,并设官养土。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官府鸠工重修,饰圣哲遗像,制祭器百件。明清时期书院屡有修葺。康熙二十一年巡抚阎兴邦、知府朱璘重修书院,配祀三国名士名将。康熙五十一年知府罗景迁建书院于现址并以“卧龙”名之,书院再臻隆盛。书院现存山长署、诸生斋等四十间,均为硬山砖木结构。
龙岗之巅距祠院主体建筑10米处有一造型玲珑,俊雅秀丽的七级古塔,即龙角塔。清咸丰年间,南阳天灾人祸重重,为确保龙岗隐圣风水,知府顾嘉蘅倡建此塔。塔为六角形重檐式实心结构,青石基座,高11米。第三层有镌刻在汉白玉石板上的“奎屡联斗牛”五个遒劲大字。一二四层砖刻人物、动物、仙人等图案,雕刻精细,逼真传神,塔顶刹下六角各伸一青石龙头,龙口衔一铁环,风动悦耳。
南阳武侯祠融合了园林建筑、祠庙建筑和当地民居的风格,展现了高水平的建筑艺术,其平面形式丰富,空间组合多变,群体布局和谐,环境配置优美。而祠内碑石林立,巍然成景,也是一大特色。武侯祠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400余通,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数居首位,被誉称为“卧龙碑林”,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均备,是记载武侯祠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碑刻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李孟初碑》、汉《赵菿碑》等3通汉碑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其他如传岳飞手书《出师表》碑、郑板桥《难得糊涂》碑、戴明说《宛南八咏》碑、元无名氏《卧龙岗》碑、于右任《新唐抗战胜利纪念碑》等或以书法取胜,或以文辞见长。祠内还收藏汉代圆雕天禄、辟邪等石刻及不少与武侯祠相关的文物珍品,如传为“诸葛琴”的元代“幽篁嘎咏”琴、传为“诸葛鼓”的北流行铜鼓、清康熙刻板《忠武志》、《龙岗志》以及董其昌、郑板桥、吴佩孚、于右任等名人墨宝,均为武侯祠增添异彩。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时值三伏,酷热难耐,但飘飘洒洒的雨丝却从头到脚浇了个淋漓酣畅。当一阵微风徐徐吹来时,望着层峦叠嶂的巍巍青山,忽觉一股凉意,万千思绪……
我不禁再次想起了诸葛亮,想起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临别武侯祠,忽然有旁观了一个王朝兴衰历史的感觉。诸葛亮虽有盖世之才,可好似天妒英才,他积劳成疾,因病早逝。正如诗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南阳,是诸葛亮成才的摇篮;草庐,是刘备、诸葛亮君臣三顾相见、如鱼得水的场所。它没有色彩缤纷的雕梁画栋,也没有气势恢宏的壁画浮雕,然而,这简陋的草屋,却造就了一代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为将为相之人多矣,而布衣躬耕,受三顾而起,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当首推诸葛武侯。南阳诸葛草庐,因“三顾”闻名于世,彪炳史册,流芳千古!
卧龙岗的青草默默无声一望无际,头顶上的雨丝纷纷扬扬淅淅沥沥。武侯祠,历尽沧桑饱经风霜,仍在不知疲倦地静候着慕名而来的川流不息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