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柠源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英语口语石化现象成因及解决策略
莫柠源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摘要:对于英语的学习者来说,英语口语石化问题普遍存在。为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针对英语口语石化问题的成因主要从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双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进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改善英语口语石化现象。
关键词:口语石化;英语;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对英语人才的口语能力要求普遍提高,因为英语口语能力一方面体现了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职业能力的要求,各个行业都对其期望很高。因此,设法提高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参差不齐,存在各种问题。影响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因素有很多,然而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中介语石化现象,这是由Larry Selinker提出的,是指学习者本可以根除的,却又反复出现的语言错误,它影响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进程,可使语言学习在某一阶段停滞不前。口语表达中出现错误是情有可原的,问题的关键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这就需要及时认清并更正错误。针对这一影响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第一要务是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因素所在及其表现形式,进而寻找有效而具体的改善策略。
一、 英语口语石化现象成因分析
一些学者对口语石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1]-[3],认为石化现象的形成包含多种因素。教师和学习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互动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存在问题,应该是共存的,互相影响的。因此这里笔者主要从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度对英语口语石化的形成进行分析,以便对英语口语石化现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因素
1. 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过多关注流利性和交际策略的使用
在口语教学中,流利性是对口语能力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是学习者口语流利性欠佳,有时为了鼓励学习者积极进行口语表达,教师过多注重评估学习者口语的流利度,甚至只以流利度来评价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以偏概全。而对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准确度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力,有时也没有及时地纠错反馈,因此有些学习者无法自我辨识自己表达的错误所在,还有些学习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知道如何改正,但因为教师的态度而忽视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准确性,认为错误不影响交流,教师都没有指正就不是问题。一味追求流利,最终导致某些错误没有及时根除、反复出现,从而产生英语口语石化现象。与此同时,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对交际策略的过度强化也会导致石化(Selinker, 1978)。例如利用简化等手段来弥补交际过程中无法实现的信息传递,这样做的好处是完成了信息交流的目的,缺点是会引起学习者对交际需求的自我满足,误认为交际目的已达成,万事大吉,不再深入学习,那么语言学习也就不会再进步,从而导致口语石化的产生。
2. 教师话语在示范性及可理解性方面的欠缺
学习者所能接收到的输入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尽量避免教师自己存在英语口语石化现象。如果教师存在英语口语石化现象,很难帮助学习者认清石化的危害以及识别错误,更别说给予反馈了。教师话语对学习者来说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示范作用。如果教师的输入本身就是不地道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这种错误对学习者的潜在影响却是长远的、根深蒂固的。正如Selinker所提出的培训转移一样,学习者从教师那里接收到的错误语音、语调和语法等信息,学习者在不清楚错误的情况下是会尝试模仿的,这种潜在影响得不到及时改善就变得很难根除。另外,教师话语还需要增强可理解性。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都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话语。有些学习者因为种种原因在理解教师输入方面确实存在困难,碍于课堂环境等因素又不及时询问教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长此以往语言能力很难提高,导致英语口语石化也是自然的。
3. 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如果教师在上述方面不存在问题,而学习者又处于良好状态,教师应该注意保证输入数量,提高输入质量,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英语口语课程虽然实践性很强,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不适合存在个性差异的现代学习者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迫切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尽可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在输入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保证学习者的要求。学习者的输入不应只局限于教师,况且学习者对教师的输入不一定全部习得。同时,单一的教学方法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输出机会,尤其是英语口语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更需要创造多样化的输出方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都需要灵活多样并应该设法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不然,学习者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学习会止步不前。
(二)学习者因素
1. 学习者对英语口语石化现象自我意识感不强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有必要明晰影响学习进程的因素。了解英语口语石化现象的表征及潜在危害有利于学习者正视石化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现实是学习者存在对石化现象自我意识感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学习者倾向于接受这种现象,误认为只要交际双方在不影响信息交流的情况下,并且流利表达,有些错误的出现是可以接受的,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即使知道错误存在也没有刻意改正,认为石化没有影响口语交际。另一方面,有些学习者没有意识到石化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不清楚它会造成语言学习上的止步不前。此外,有些学习者根本无法自我辨认石化现象,更加意识不到其危害性。在这种自我意识不到位的情况下,石化的不良影响更加突出。
2. 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动机较弱
一方面,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接触英语的机会有限,除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外,学习者很难自觉接触到英语。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输入和输出必然是不够的,需要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寻找学习机会。然而,现实情况是较少学习者能够自觉学习,结果是口语输出时问题逐一暴露,很多学习者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初级学习阶段,没有明显进步。另外,因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等了解不多,很容易出现语用石化,闹出笑话。另一方面,英语口语实践性很强,需要学习者经常练习,珍惜每一次输出的机会。然而,有些学习者因为性格等原因,即使面对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会放弃,不管会与不会都不愿开口;还有的学习者因怕说错被他人笑话而不敢开口。不开口连辨识错误的机会都没有,那也就无法改正。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足够的输出,英语口语能力不可能提高,最终会导致口语石化。
3. 学习者学习态度需要端正
众多研究表明学习者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排除教师、学习环境等因素,学习者自身的态度问题也是引起英语口语石化的因素之一。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又有很多,但学习者主观态度是需要首先端正的。学习者主观上会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有些学习者擅长笔语表达,因而放弃口语能力的训练,或是本来就不擅长表达,张不开口,或是只会只言片语。还有学习者受家长、教师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不愿意学习、不积极学习。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口语是要实践练习才能有所进步的,不进则退,石化现象也必然产生。
二、英语口语石化现象解决策略
英语口语石化现象很普遍,有些错误很好改正,关键是要认清错误,及时更正。针对上述对英语口语石化现象成因的分析,笔者从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度提出了如下解决策略。一方面,教师有责任让学习者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目标,这样学习者可以进行自我衡量,找出差距;另一方面,学习者自身也要克服困难,尽量避免在口语表达时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和学习者需要共同面对问题,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努力改善英语口语石化问题。
(一)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帮助学习者认清石化现象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角色,严格要求自己,教师话语对学习者来说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在保证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前提下注重自身口语的准确性,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积极消除自身的口语石化问题。其次,要让学习者明白口语石化现象及其表征,训练学习者能够辨认口语石化现象,让学习者意识到其潜在危害性。但同时也要强调口语石化的产生属于正常过程,不代表语言学习不成功,要学习者正视这种现象,口语石化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习者不能认清问题的严重性,不去及时更改,任由自己错误下去,要鼓励学习者积极努力地克服困难,语言学习是会更进一步的。再次,教师对学习者口头输出的评估要全面准确。既要注重流利度,又要关注准确度,这样才有助于学习者取得长足的进步。不能因为学习者口语表达非常流利就忽视其准确性,不能单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做极有可能误导学习者,又不利于学习者继续进步。对学习者的口语评估要客观全面。另外,因为纠错反馈方式很多,各有不同的适应环境。教师对学习者口语石化进行反馈时,要注意方法,要让学习者真正明白问题所在,同时又要避免学习者产生消极情绪,尽量采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认清问题所在。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输入与输出质量
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教师应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及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努力营造接近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教师积极互动。其次,教师要提高语言输入质量。一方面加强教师话语的可理解性与标准性,另一方面是要注重输入的语言知识的可理解性,正如Krashen的n+1原则所指出的,把握好输入的难易程度,设法符合学习者的阶段水平。积极拓宽语言输入的方式。语言输入不再局限于教师单方面讲授,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参与进来。布置任务由学习者讲授或学习者同伴间互动;也可利用原声电影等方式使输入更加生动,语言更加地道,同时能体现文化差异,避免语用石化。再次,教师要善于提出语言输出任务。输出对于口语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输出任务要能够体现学习者语言学习状况,具有针对性,并且能够有效评估任务。在输出方式上,可以模拟真实情景,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的性格等个体因素差异,应设身处地为学习者着想,努力提高学习者参与度。最后,在提高输入质量方面,教师可依据学习者表现归纳总结出学习者常见的英语口语石化现象并进行讲解,或是在教学中将这些常见石化现象以突出方式展示给学习者,让学习者有一个自我意识过程,以便加深印象更好地改善英语口语石化问题。
(三)学习者需要增强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对口语石化现象的自我意识
首先,学习者要提高学习动机。语言学习是要与人交际的,口语水平必须提高,不可避免的口语石化现象就必须得到改善。要避免消极情绪,积极面对口语石化现象,增强自信心。在意识到石化问题所在后,因石化具有系统性,要加以分析,及时反思,不仅是简单改过,要及时做记录,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同伴间可以互相监督,这样,英语口语石化问题势必会得到改善,语言学习会更上一层楼。其次,学习者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能任性让环境影响学习进程,即使出现不利因素,也要积极面对,持之以恒会有所收获的。再次,学习者对石化的危害性要自觉提高意识,能够自我监控输出,不是仅仅一味关注流利性,误认为口语流利就是口语好,还要注重准确性的提高。学习者要积极在课堂上展示口语,以便及时发现错误。或是在课外时间与同伴、教师等积极交流,互相纠错,增强自我意识或得到反馈来改善英语口语石化问题。
三、结语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与人交际,能够进行良好沟通,所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口语表达中,交换信息是目的,表达准确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英语口语表达时既要做到流利,又要保证内容无误。影响口语进步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介语石化现象。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度分析了英语口语石化的成因,结果显示教师和学习者双方都存在相应的问题,且问题的解决还需依靠教师和学习者本人。前提是要正视英语口语石化现象,石化本身并不可怕,只是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干扰现象。关键是要引起注意,根除错误,以便让语言学习继续前进。教师和学习者双方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解决英语口语石化问题,这样英语口语能力才能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 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M].New York: Wiley and Sons, 1967.
[3] Selinker S. 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10): 209-231.
[责任编辑:才璎珠]
The Causes of Oral Fossilization and Its Solving Strategies
Mo Ning-yua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61 ,China)
Abstract:Oral fossilization is ubiquity for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In order to develop practicable strategies, the causes of oral fossilization are analyzed from teachers and learn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y both have problems, and then solv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oral fossilization.
Key words:oral fossilization; cause; strategy.
作者简介:莫柠源(1984-),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1117);绥化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JJ20130232)。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3-0133-04
收稿日期:2016-01-15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