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016-04-15 00:21江苏省常州市平冈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4期
关键词:槐花语文课程文本

江苏省常州市平冈小学 姜 艳

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江苏省常州市平冈小学 姜 艳

文本解读对于有效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文本阅读能够反映一名语文教师本身的文学功底与基本素养。如果教师的文本解读存在错误,课堂教学效率是难以提高的,这样也势必科学正确地引领学生。孙双金是十分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在其著作《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中强调:“语文课要想取得效率,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解读文本”。就语文教师而言,提升自身的内功,回归语文,对文本正确到位地把握是非常关键的“铁门槛”。

我们所研究的文本解读,实际上具体指教师课前对文本的一种静态解读,实际上为教师通过披文入情这种方式,和作品、作者中的社会生活,也就是描述的人、景、事、物之间展开对话,能够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解读文本蕴含的思想、文本的语言、成文法则等这样的过程。教师只有对课前的“静态文本解读”做到精确的保证,才能在充满动态性的课堂教学中,使得文本承载的“文、道、质”达到同构共生,进而深入学生的内心。

一、能够对文本解读最终的目标取向做到把握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作为一种十分关键的交际工具,在人类文化的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即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一定要面向所有的学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简而言之,阅读教学在目标取向方面需要着眼于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借助于阅读增进对世界的认知,进而能够创新改造这个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实际上为从宏观层面关于文本解读应该确定的目标取向的认知。在微观处理所有课文方面,要以《小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在解读每一文本过程中完成宏观目标的落实,进而保证形成的三维目标具体、科学、切合学生的实际。

二、对文本解读的基本操作程序予以优化

教师应当按照什么样的程序进行“静态文本解读”?这一问题可以说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先“深入”,后“巧出”是文本解读的最高层次。文本解读是一个深入巧出的过程,既要深入地理解与感悟,又要“出得”自然通透。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和感受统统同“灌”给学生,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能力,渗透引导。

1.“深入”

所谓“深入”,就是要入乎其内,老师能够将教材越读越“厚”,可以多元化进行解读,能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即学生、普通读者、教师的立场解读教材,通过语言领会情境境,通过词语品味语言,通过意境领悟感情,由情品味,能够对文学作品蕴含的魅力与神韵充分把握。窦桂梅、孙双金等许多名师都很重视而且善于深入地解读文本,如窦老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解读(参见《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3期P4—8《我这样细读文本》一文),孙老师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解读(参见《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年第3期P9—10《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文)都真正做到了“力透纸背”,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2.“巧出”

所谓“巧出”,就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必须依《小语课程标准》为指导,设定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不同年段的目标以及不同单元的具体目标,确定单元重点,对文本展开再次解读,找准字、段、词、句、篇训练的内容、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文本具有的特点还有年段目标、《课标》总目标,在相关的文本中的编写意图,尽可能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保证三维目标切实可行,并能够精彩预设教学手段、重难点、教学采用的方法。沈大安阐述:“对文本解读,教师可能非常深刻而且独到,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面对的对象是6岁至12岁的儿童。深入浅出是小学教学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这样才能够贴近儿童的实际认知水平,充满童趣与童真。”

还是举《槐乡五月》一课为例,教师在解读这一文本时,应先凭借自己对槐花的了解,走进文本,充分感受到“花美人更美”的自然之美,并充分感受到文章如诗般的语言和对称押韵的节奏美。全文首先描绘了槐花的多、白、香,让人沉浸在槐乡这梦幻般的世界里。接下来,作者又用大量笔墨描绘了槐乡孩子的槐花乐。孩子的率真纯朴、槐花世界的神奇,人在尽情享受自然之乐的境界吸引着每一个读者。最后,文章用一句话总结了全文的内容。文中无论是写花还是写人,用词都值得细细涵咏。如“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的“浸”字,“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的“醉”字,“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中的“飘”字。此刻,教师以《小语课程标准》为指导,确定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以及不同的年段的具体目标,单元重点,单元目标、对文本展开再次解读,进一步在把握文本的认识价值和发展语言的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1)能感受槐花的“多、白、香”的美丽;(2)能感受槐花带给槐乡孩子的快乐;(3)能体会“浸”“醉”“飘”等字词的含义,并能引用文中的内容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说具体,并体会文章分总结构的写作方法。基于这样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学生的阅读体验一定能逐渐提升,语言发展也具有了生长点。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一边是利用自身的文化积累和已有参考资料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一边却是在构思阅读教学的合理设计——如何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更好地教给学生们。当我们语文教师将整个身心投入其中去的时候,那将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最好的体认。解读文本,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让我们在语文教学求真之旅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猜你喜欢
槐花语文课程文本
槐花花开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槐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槐花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