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东华 秦建清/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苏紫菜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施东华 秦建清/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在江苏沿海,条斑紫菜的养殖、生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由于其富含蛋白质、多糖和维生素,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全世界,是江苏出口食品创汇最多的品种之一。据统计,2015年江苏出口紫菜2801批/8627.5吨/14594.3万美元。然而,迅猛发展的同时,近年来紫菜行业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急需引起关注,并得到积极、合理的解决。
1、重金属残留遭遇技术壁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趋于苛刻,并利用技术壁垒措施(TBT/ SPS协议)限制进口。据了解,近年来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部分国家已经对紫菜产品中的镉、碘、总砷等予以重点关注。由于紫菜原藻生长在近海海水中,在海区生长时对部分物质具有定向富集作用,会吸收某些元素和残留物,从而可能造成某些重金属元素超标,产品出口受制于贸易技术壁垒。
2、分级标准执行不力,呈现乱象
现行的干紫菜分级标准是按照江苏紫菜协会制订的标准来执行的,相较于老标准分级更细,具体指标更明确。但在检验检疫过程中发现,多数企业未按现行的分级标准来实施,标注级别的随意性较大。主要是因为:通过投标方式的销售,让买主通过看样出价,不需要凭级别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乱标等级的做法;另一方面由于交易市场缺少明确的验收标准,对肆意乱标等级和将硅藻、绿藻当作紫菜流通的行为没有采取限制措施。
3、异物控制不力(不包括金属异物)
由于养殖海区缺少有效的清洁措施,导致养殖紫菜的海域中存在较多的杂草、泡沫屑等异物,给一次加工紫菜带来许多困难,直接导致产品中杂质的泛滥。原因主要是:部分企业对原藻中杂质的挑拣并不重视,甚至有个别企业不经认真挑拣就直接清洗加工;盈利空间低导致企业无力或极不愿意购买异物选别机(一台日本进口的异物选别机售价高达20多万元),许多企业只能依靠那些廉价但视力不佳的年老妇女人工挑拣;近海河道的治理没有引起重视,导致许多杂物(杂草、垃圾等)通过河道排放进入近海区域,直接给紫菜养殖带来了污染。
4、紫菜价格偏低,压榨生存空间
近年来,随着紫菜业的快速发展,原藻养殖面积、紫菜加工企业有了大幅增加,干紫菜的产量也大大提高,但价格却滞涨,甚至可以说,当前紫菜的价格处于贱卖状态。另外,目前紫菜企业极大多数为私营小企业,在政府项目补贴、资金周转、贷款等方面缺少扶持力度,不利于企业质量改造、提升,制约了紫菜业的发展。
1、加强检验监测
为确保出口紫菜的安全卫生,树立紫菜的国际信誉,检验检疫部门责无旁贷,必须继续加强对出口紫菜的检测和监测,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出境。同时,要继续推动紫菜行业的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国际质量标准化管理,以“安全、高质、诚信”推动紫菜走向世界。
2、加强部门合作、信息共享
一要充分发挥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海域水质的监测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机制;二要加强陆源污染的控制,减少其对海洋的污染;三要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逐步改善海洋水体环境,确保紫菜、水产品养殖水体的安全可靠;四要重点加强对相关紫菜加工企业的加工用海水、淡水及海泥的检测分析,做好扑草净等农药残留的本底调查工作,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及专业指导;五要推动政府在紫菜项目上的补贴,金融机构要在企业资金周转、贷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3、加强行业指导、培训、引领
随着紫菜业的发展,海区养殖、紫菜加工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继续扩大养殖、增加产量已经不可行。为此,行业协会应在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育苗培育、品种改良、国外技术性壁垒研究(TBT/SPS)、法规标准等方面加强宣传、指导、培训,不断增强企业履行生产质量责任、加强自检自控能力的自觉性,引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更好地促进江苏省紫菜业的发展。□